一种便于行走的芭蕾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40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芭蕾伞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行走的芭蕾伞,包括伞柄、伞骨、伞面和旋转机构;所述伞骨固接在伞柄外侧壁;所述伞面设置在伞骨上;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伞柄的底端;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矩形块、空腔、齿轮、齿条、T形推板、连接板和弹簧;所述第一矩形块套接在伞柄的底端,且所述伞柄与第一矩形块转动配合;所述空腔设置在第一矩形块的内部;所述齿轮固接在伞柄的侧壁;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空腔的内壁,且齿轮与齿条呈相互啮合状态;所述连接板固接在齿条的两端;所述弹簧的一端固接在连接板的侧壁,另一端固接在空腔的内壁;实现了伞柄的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行走的芭蕾伞
本技术涉及芭蕾伞应用
,具体为一种便于行走的芭蕾伞。
技术介绍
伞是一种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一般用油纸、油布或塑料布等做成,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他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对人们在雨天和炎日下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其中折叠伞因其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和收纳;芭蕾伞也属于折叠伞的一种,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现有的芭蕾伞一般不具有旋转功能,不利于将伞面上的水甩掉,给人们的使用也带来了许多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行走的芭蕾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行走的芭蕾伞,以解决现有的芭蕾伞一般不具有旋转功能,不利于将伞面上的水甩掉,给人们的使用也带来了许多不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行走的芭蕾伞,包括伞柄、伞骨、伞面和旋转机构;所述伞骨固接在伞柄外侧壁;所述伞面设置在伞骨上;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伞柄的底端;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矩形块、空腔、齿轮、齿条、T形推板、连接板和弹簧;所述第一矩形块套接在伞柄的底端,且所述伞柄与第一矩形块转动配合;所述空腔设置在第一矩形块的内部;所述齿轮固接在伞柄的侧壁;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空腔的内壁,且齿轮与齿条呈相互啮合状态;所述连接板固接在齿条的两端;所述T形推板贯穿设置在第一矩形块的侧壁,且T形推板的一端固接在连接板的侧壁;所述弹簧的一端固接在连接板的侧壁,另一端固接在空腔的内壁。进一步,所述第一矩形块的底部固接有第二矩形块;所述第二矩形块的底部插接有把手;所述把手通过固定机构连接在第二矩形块内。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压紧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沉孔、直杆、圆形板、气囊、第二沉孔和环形块;所述第一沉孔设置在第二矩形块的底部;所述环形块固接在第一沉孔的底部;所述第二沉孔设置在环形块的侧壁;所述直杆固接在把手的顶部;所述圆形板固接在把手的顶部。进一步,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气囊、活塞缸和压板;所述气囊设置在环形块的内壁;所述活塞缸对称设置在第二矩形块的内部,且通过导气管与气囊呈连通状态;所述压板设置在活塞缸的输出端。进一步,所述直杆与第二沉孔呈滑动配合状态。进一步,所述第一沉孔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设置了旋转机构,通过第一矩形块、空腔、齿轮、齿条、T形推板、连接板和弹簧的配合使用,使得伞柄可以不断产生来回转动,进而便于将伞面上的雨水甩走,提高了本装置的整体使用效果。2、本技术中,设置了固定机构,通过第一沉孔、直杆、圆形板、气囊、环形块、第二沉孔、气囊、活塞缸和压板的配合使用,使得把手稳定地连接在第二矩形块上,便于安装把手,提高了本装置的整体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便于行走的芭蕾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便于行走的芭蕾伞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结构图;图4为图3中B区域结构图;图5为图3中C区域结构图;图例说明:1、伞柄;2、伞骨;3、伞面;4、旋转机构;41、第一矩形块;42、空腔;43、齿轮;44、齿条;45、T形推板;46、连接板;47、弹簧;5、第二矩形块;6、把手;7、固定机构;71、驱动组件;711、第一沉孔;712、直杆;713、圆形板;714、第二沉孔;715、环形块;72、压紧组件;721、气囊;722、活塞缸;723、压板;8、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5,一种便于行走的芭蕾伞,包括伞柄1、伞骨2、伞面3和旋转机构4;所述伞骨2固接在伞柄1外侧壁;所述伞面3设置在伞骨2上;所述旋转机构4设置在伞柄1的底端;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第一矩形块41、空腔42、齿轮43、齿条44、T形推板45、连接板46和弹簧47;所述第一矩形块41套接在伞柄1的底端,且所述伞柄1与第一矩形块41转动配合;所述空腔42设置在第一矩形块41的内部;所述齿轮43固接在伞柄1的侧壁;所述齿条44滑动连接在空腔42的内壁,且齿轮43与齿条44呈相互啮合状态;所述连接板46固接在齿条44的两端;所述T形推板45贯穿设置在第一矩形块41的侧壁,且T形推板45的一端固接在连接板46的侧壁;所述弹簧47的一端固接在连接板46的侧壁,另一端固接在空腔42的内壁;工作时,推动T形推板45向前移动,使得T形推板45推动齿条44向前移动,使得弹簧47沉压缩状态,由于齿条44与齿轮43呈相互啮合状态,使得齿轮43开始转动,进而使得伞柄1产生旋转运动,于是伞面3随着伞柄1转动,当停止推动齿条44时,弹簧47将会回复原状,使得齿条44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带动伞柄1产生相反方向的转动,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矩形块41的底部固接有第二矩形块5;所述第二矩形块5的底部插接有把手6;所述把手6通过固定机构7连接在第二矩形块5内;所述固定机构7包括驱动组件71和压紧组件72;所述驱动组件71包括第一沉孔711、直杆712、圆形板713、第二沉孔714和环形块715;所述第一沉孔711设置在第二矩形块5的底部;所述环形块715固接在第一沉孔711的底部;所述第二沉孔714设置在环形块715的侧壁;所述直杆712固接在把手6的顶部;所述圆形板713固接在把手6的顶部;工作时,当需要更换把手6时,先将把手6插入第一沉孔711中,随着把手6顶端的不断上移,将使得直杆712插入第二沉孔714中,实现对把手6的初步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压紧组件72包括气囊721、活塞缸722和压板723;所述气囊721设置在环形块715的内壁;所述活塞缸722对称设置在第二矩形块5的内部,且通过导气管与气囊721呈连通状态;所述压板723设置在活塞缸722的输出端;所述直杆712与第二沉孔714呈滑动配合状态;所述第一沉孔711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凹槽8;工作时,随着把手6插入第一沉孔711内,直杆712也将插入第二沉孔714,同时,圆形板713将会挤压气囊721,使得气囊721产生压缩变形,气囊721内部的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活塞缸722中,于是推动压板723向前移动,进而夹紧把手6,实现对把手6的二次固定,使得把手6不会轻易发生晃动。工作原理:工作时,推动T形推板45向前移动,使得T形推板45推动齿条44向前移动,使得弹簧47沉压缩状态,由于齿条44与齿轮43呈相互啮合状态,使得齿轮43开始转动,进而使得伞柄1产生旋转运动,于是伞面3随着伞柄1转动,当停止推动齿条44时,弹簧47将会回复原状,使得齿条44回到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行走的芭蕾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柄(1)、伞骨(2)、伞面(3)和旋转机构(4);所述伞骨(2)固接在伞柄(1)外侧壁;所述伞面(3)设置在伞骨(2)上;所述旋转机构(4)设置在伞柄(1)的底端;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第一矩形块(41)、空腔(42)、齿轮(43)、齿条(44)、T形推板(45)、连接板(46)和弹簧(47);所述第一矩形块(41)套接在伞柄(1)的底端,且所述伞柄(1)与第一矩形块(41)转动配合;所述空腔(42)设置在第一矩形块(41)的内部;所述齿轮(43)固接在伞柄(1)的侧壁;所述齿条(44)滑动连接在空腔(42)的内壁,且齿轮(43)与齿条(44)呈相互啮合状态;所述连接板(46)固接在齿条(44)的两端;所述T形推板(45)贯穿设置在第一矩形块(41)的侧壁,且T形推板(45)的一端固接在连接板(46)的侧壁;所述弹簧(47)的一端固接在连接板(46)的侧壁,另一端固接在空腔(42)的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行走的芭蕾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柄(1)、伞骨(2)、伞面(3)和旋转机构(4);所述伞骨(2)固接在伞柄(1)外侧壁;所述伞面(3)设置在伞骨(2)上;所述旋转机构(4)设置在伞柄(1)的底端;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第一矩形块(41)、空腔(42)、齿轮(43)、齿条(44)、T形推板(45)、连接板(46)和弹簧(47);所述第一矩形块(41)套接在伞柄(1)的底端,且所述伞柄(1)与第一矩形块(41)转动配合;所述空腔(42)设置在第一矩形块(41)的内部;所述齿轮(43)固接在伞柄(1)的侧壁;所述齿条(44)滑动连接在空腔(42)的内壁,且齿轮(43)与齿条(44)呈相互啮合状态;所述连接板(46)固接在齿条(44)的两端;所述T形推板(45)贯穿设置在第一矩形块(41)的侧壁,且T形推板(45)的一端固接在连接板(46)的侧壁;所述弹簧(47)的一端固接在连接板(46)的侧壁,另一端固接在空腔(42)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行走的芭蕾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块(41)的底部固接有第二矩形块(5);所述第二矩形块(5)的底部插接有把手(6);所述把手(6)通过固定机构(7)连接在第二矩形块(5)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雨中情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