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及其防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33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服装及其防风结构,包括管状体,所述管状体的末端设置有供肢体伸出的管口,所述管状体的侧壁沿周向缝制有环形的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与管口的距离为5~15cm。该服装防风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装及其防风结构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服装及其防风结构。
技术介绍
服装,一般多指衣服,如上衣、裤子等。服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起就已出现,当时古人将一些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穿在身上。人类最初的衣服多是用兽皮,而裹身的最早“织物”是用麻和草等纤维制成的。对社会来说,服装已经是遮体、装饰的生活必须用品。服装的主要功能也是为了维持人体的热平衡,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但目前市场上的服装结构在袖管口或者裤管口处常常采用宽松的设计,此种设计在人们穿戴的过程中容易漏风,特别是在骑自行车、电动车等过程中,寒风容易从袖管口或裤管口往里钻。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服装及其防风结构,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服装防风结构,包括管状体,所述管状体的末端设置有供肢体伸出的管口,所述管状体的侧壁沿周向缝制有环形的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与管口的距离为5~15cm。进一步的,所述管状体包括外层布料和内层布料,所述弹性带位于外层布料和内层布料之间,所述弹性带缝制在内层布料的外侧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管状体的内侧壁沿周向缝制有环形的挡风片,所述挡风片上缝制有封闭的环形腔,所述弹性带设置于环形腔内。进一步的,所述管状体由单层布料或双层布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管状体为裤管或袖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服装,包括裤子和/或上衣,所述裤子的两个裤管采用上述的服装防风结构,所述上衣的两个袖管采用上述的服装防风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裤子的臀部处设置有护臀结构,所述裤子的膝盖部设置有护膝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护臀结构包括一内层布和一外层布,所述内层布和外层布之间形成有气流空间,所述外层布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气流空间和外界的第一透气孔,所述内层布和裤子一体成型,所述内层布上开设有连通多个连通气流空间和裤子内侧的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和第一透气孔交错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护膝结构包括一分隔布,所述分隔布缝制在裤子上并与裤子的膝盖部之间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放置有弹性软垫,所述弹性软垫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设置有开关容纳腔开口的封口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封口结构包括多根细绳,所述多根细绳纵向缝制在裤子上,所述分隔布上开设有多个与细绳相对应的穿绳孔,所述穿绳孔位于容纳腔的开口附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服装防风结构管状体,在管状体的末端设置供肢体伸出的管口,并在管口附近缝制环形的弹性带,通过弹性带可以使管状体的管口紧贴人体的肢体表面,在穿着的服装上采用该服装防风结构,即可避免寒风从管口处进入到服装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护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护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管状体;2、管口;3、弹性带;4、挡风片;5、环形腔;6、裤子;7、裤管;8、护臀结构;9、护膝结构;10、内层布;11、外层布;12、气流空间;13、第一透气孔;14、第二透气孔;15、分隔布;16、容纳腔;17、细绳;18、穿绳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一种服装防风结构,包括管状体1,所述管状体1的末端设置有供肢体伸出的管口2,所述管状体1的侧壁沿周向缝制有环形的弹性带3,所述弹性带3与管口2的距离为5~15cm,优选为10cm。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管状体1包括外层布料和内层布料,所述弹性带3位于外层布料和内层布料之间,所述弹性带3缝制在内层布料的外侧面上。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管状体1由单层布料或双层布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管状体1为裤管或袖管。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管状体1的内侧壁沿周向缝制有环形的挡风片4,所述挡风4片上缝制有封闭的环形腔5,所述弹性带3设置于环形腔5内。实施例三,如图3-5所示,一种服装,包括裤子6和/或上衣,所述裤子6的两个裤管7采用上述的服装防风结构,所述上衣的两个袖管采用上述的服装防风结构。在本实施例三中,所述裤子6的臀部处设置有护臀结构8,所述裤子6的膝盖部设置有护膝结构9。在本实施例三中,所述护臀结构8包括一内层布10和一外层布11,所述内层布10和外层布11之间形成有气流空间12,所述外层布11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气流空间12和外界的第一透气孔13,所述内层布10和裤子一体成型,所述内层布10上开设有连通多个连通气流空间12和裤子6内侧的第二透气孔14,所述第二透气孔14和第一透气孔13交错分布。在本实施例三中,所述护膝结构9包括一分隔布15,所述分隔布15缝制在裤子6上并与裤子6的膝盖部之间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纳腔16,所述容纳腔16内放置有弹性软垫,所述弹性软垫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容纳腔16的开口处设置有开关容纳腔16开口的封口结构。在本实施例三中,所述封口结构包括多根细绳17,所述多根细绳17纵向缝制在裤子6上,所述分隔布15上开设有多个与细绳17相对应的穿绳孔18,所述穿绳孔18位于容纳腔16的开口附近。该服装防风结构管状体,在管状体1的末端设置供肢体伸出的管口2,并在管口2附近缝制环形的弹性带,通过弹性带3可以使管状体1的管口2紧贴人体的肢体表面,在穿着的服装上采用该服装防风结构,即可避免寒风从管口2处进入到服装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但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任何简单的修改、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装防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体,所述管状体的末端设置有供肢体伸出的管口,所述管状体的侧壁沿周向缝制有环形的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与管口的距离为5~15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防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体,所述管状体的末端设置有供肢体伸出的管口,所述管状体的侧壁沿周向缝制有环形的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与管口的距离为5~1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防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包括外层布料和内层布料,所述弹性带位于外层布料和内层布料之间,所述弹性带缝制在内层布料的外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防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的内侧壁沿周向缝制有环形的挡风片,所述挡风片上缝制有封闭的环形腔,所述弹性带设置于环形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装防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由单层布料或双层布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服装防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为裤管或袖管。


6.一种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裤子和/或上衣,所述裤子的两个裤管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服装防风结构,所述上衣的两个袖管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跃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韵教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