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磊专利>正文

一种防风保暖衣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329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风保暖衣套装,包括衣身和裤身,所述衣身的前片缝合有第一保暖层,第一保暖层的侧边缝合于衣身的前片与衣身的后片的摆缝位置、衣身的前片与衣袖的缝合位置上,所述衣身的后片缝合有第二保暖层,第二保暖层的侧边缝合于衣身的后片与衣袖的缝合位置上,所述裤身的前片的中档线位置缝合有第三保暖层,第三保暖层的侧边缝合于裤身的前片与裤身的后片的内侧缝合位置上,所述衣身的面料和裤身的面料均采用梭织面料,所述第一保暖层、第二保暖层以及第三保暖层均通过吸湿排汗纤维和棉纤维机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衣裤的缝合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且成衣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风保暖衣套装
本技术涉及服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风保暖衣套装。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追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参加运动健身。在天气寒冷的季节,在户外健身会存在受寒、冻伤的情况,因此在户外健身时需要穿具有防风和保暖功能的衣服,避免身体受到外界低温刺激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保障成衣质量且提高工作效率的防风保暖衣套装。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风保暖衣套装,包括衣身和裤身,所述衣身的前片缝合有第一保暖层,第一保暖层的侧边缝合于衣身的前片与衣身的后片的摆缝位置、衣身的前片与衣袖的缝合位置上,所述衣身的后片缝合有第二保暖层,第二保暖层的侧边缝合于衣身的后片与衣袖的缝合位置上,所述裤身的前片的中档线位置缝合有第三保暖层,第三保暖层的侧边缝合于裤身的前片与裤身的后片的内侧缝合位置上,所述衣身的面料和裤身的面料均采用梭织面料,由于梭织面料相对于针织面料而言具有密度高、交织点多的特点,防风效果好,避免寒风穿透衣物对穿戴者的身体造成损害,所述第一保暖层、第二保暖层以及第三保暖层均通过吸湿排汗纤维和棉纤维机织而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衣身的衣领采用领角呈半圆形的领型,衣领上设有弹性带,弹性带的宽度为1cm,弹性带采用罗纹组织结构,利于衣身能够被不同头型大小的穿戴者穿上,衣身的衣摆、衣袖的袖口以及裤身的裤脚均设有第一束紧带,第一束紧带的宽度为1cm,裤身的裤腰设有第二束紧带,第二束紧带的宽度为2cm,利于降低热量流失,提高保暖效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湿排汗纤维为莫代尔纤维,以莫代尔纤维作为纬纱,以棉纤维作为经纱,第一保暖层、第二保暖层以及第三保暖层均由纬纱和经纱相互浮沉交织而成。通过吸湿排汗纤维吸取身体产生的汗液,避免汗液蒸发吸热降低身体热量,配合棉纤维的保暖效果,利于保障身体温度的稳定,避免由于身体温度降低导致穿戴者感到不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纬纱以每两根纬纱为一组,同组内的两根纬纱的经纬纱交织的浮沉规律相同,两根纬纱均按照每过一根经纱,再压一根经纱的方式进行经纬纱循环浮沉编织,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同组的两根纬纱与同一根经纱的浮沉方式相反。通过经纱和纬纱的交叉浮沉编织,使得第一保暖层、第二保暖层以及第三保暖层均能够同时具有吸湿和保暖效果,提高了第一保暖层、第二保暖层以及第三保暖层的功能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梭织面料采用美利奴羊毛材料,美利奴羊毛手感柔软而有弹性,利于提高衣物的穿戴舒适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通过将第一保暖层和第二保暖层的侧面缝合于衣身的前片和后片的缝合位置上,以及将第三保暖层的侧面缝合于裤身的前片和后片的内侧缝合位置上,避免了进行第一保暖层、第二保暖层以及第三保暖层的定位操作,利于缝合操作的快速进行,提高工作效率,且避免人工定位的误差,利于保障成衣质量的稳定性。进一步的,第一保暖层、第二保暖层以及第三保暖层的造型利于剪裁生产,降低制造损耗,利于控制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风保暖衣套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衣身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防风保暖衣套装的面料的编织结构示意图。其中,1-衣身,11-衣袖,12-衣领,13-衣摆,14-袖口,2-裤身,21-裤脚,22-裤腰,31-前片,32-后片,41-第一保暖层,42-第二保暖层,43-第三保暖层,51-摆缝位置,52-中档线位置,61-吸湿排汗纤维,62-棉纤维,71-弹性带,72-第一束紧带,73-第二束紧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一种防风保暖衣套装,包括衣身1和裤身2,所述衣身1的前片31缝合有第一保暖层41,第一保暖层41的侧边缝合于衣身1的前片31与衣身1的后片32的摆缝位置51、衣身1的前片31与衣袖11的缝合位置上,所述衣身1的后片32缝合有第二保暖层42,第二保暖层42的侧边缝合于衣身1的后片32与衣袖11的缝合位置上,所述裤身2的前片31的中档线位置52缝合有第三保暖层43,第三保暖层43的侧边缝合于裤身2的前片31与裤身2的后片32的内侧缝合位置上,所述衣身1的面料和裤身2的面料均采用梭织面料,所述第一保暖层41、第二保暖层42以及第三保暖层43均通过吸湿排汗纤维61和棉纤维62机织而成,所述衣身1的衣领12采用领角呈半圆形的领型,衣领12上设有弹性带71,弹性带71的宽度为1cm,弹性带71采用罗纹组织结构,衣身1的衣摆13、衣袖11的袖口14以及裤身2的裤脚21均设有第一束紧带72,第一束紧带72的宽度为1cm,裤身2的裤腰22设有第二束紧带73,第二束紧带73的宽度为2cm,所述吸湿排汗纤维61为莫代尔纤维,以莫代尔纤维作为纬纱,以棉纤维62作为经纱,第一保暖层41、第二保暖层42以及第三保暖层43均由纬纱和经纱相互浮沉交织而成,所述纬纱以每两根纬纱为一组,同组内的两根纬纱的经纬纱交织的浮沉规律相同,两根纬纱均按照每过一根经纱,再压一根经纱的方式进行经纬纱循环浮沉编织,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同组的两根纬纱与同一根经纱的浮沉方式相反,所述梭织面料采用美利奴羊毛材料。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风保暖衣套装,包括衣身(1)和裤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1)的前片(31)缝合有第一保暖层(41),第一保暖层(41)的侧边缝合于衣身(1)的前片(31)与衣身(1)的后片(32)的摆缝位置(51)、衣身(1)的前片(31)与衣袖(11)的缝合位置上,所述衣身(1)的后片(32)缝合有第二保暖层(42),第二保暖层(42)的侧边缝合于衣身(1)的后片(32)与衣袖(11)的缝合位置上,所述裤身(2)的前片(31)的中档线位置(52)缝合有第三保暖层(43),第三保暖层(43)的侧边缝合于裤身(2)的前片(31)与裤身(2)的后片(32)的内侧缝合位置上,所述衣身(1)的面料和裤身(2)的面料均采用梭织面料,所述第一保暖层(41)、第二保暖层(42)以及第三保暖层(43)均通过吸湿排汗纤维(61)和棉纤维(62)机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风保暖衣套装,包括衣身(1)和裤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1)的前片(31)缝合有第一保暖层(41),第一保暖层(41)的侧边缝合于衣身(1)的前片(31)与衣身(1)的后片(32)的摆缝位置(51)、衣身(1)的前片(31)与衣袖(11)的缝合位置上,所述衣身(1)的后片(32)缝合有第二保暖层(42),第二保暖层(42)的侧边缝合于衣身(1)的后片(32)与衣袖(11)的缝合位置上,所述裤身(2)的前片(31)的中档线位置(52)缝合有第三保暖层(43),第三保暖层(43)的侧边缝合于裤身(2)的前片(31)与裤身(2)的后片(32)的内侧缝合位置上,所述衣身(1)的面料和裤身(2)的面料均采用梭织面料,所述第一保暖层(41)、第二保暖层(42)以及第三保暖层(43)均通过吸湿排汗纤维(61)和棉纤维(62)机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保暖衣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1)的衣领(12)采用领角呈半圆形的领型,衣领(12)上设有弹性带(71),弹性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张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