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器、封堵系统及封堵器中收紧件的打结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531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封堵器,用于封堵脉管系统中的缺损,所述封堵器包括:两封堵盘及收紧件,所述两封堵盘用于覆盖所述缺损的不同开口;所述收紧件包括收紧线,所述收紧线用于穿置于所述缺损中,并连接所述两封堵盘,所述两封堵盘之间的收紧线的长度能够通过所述收紧线的自由端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设置封堵器的封堵系统及封堵器中收紧件的打结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堵器、封堵系统及封堵器中收紧件的打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封堵人体内缺损的封堵器、封堵系统,以及该封堵器腰部的打结方法,所述封堵器可封堵卵圆孔,也可用于封堵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技术介绍
卵圆孔一般在胎儿出生后第1年闭合,若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卵圆孔未闭(PatentOvalForamen,PFO),成年人中有20%~25%的卵圆孔不完全闭合。卵圆孔未闭是指卵圆窝部的原发膈与继发膈未完全融合,中间存在一个永久性的裂隙样缺损,,从而导致心房水平分流的一种畸形。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导管技术的发展,经导管介入封堵器成为微创治疗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以及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方法。经导管介入封堵器是经导管介入治疗方法中常用的医疗器械,由于卵圆孔未闭与房间隔缺损在解剖上有所不同,需要在封堵房间隔缺损装置的基础上,对封堵卵圆孔未闭的装置进行必要的改进。现有技术中的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包括双盘封堵面和一个与所述双盘封堵面垂直的圆柱细腰组成,圆柱细腰将原发隔与继发隔挤压变形,双盘封堵面对变形后的缺损夹合固定以阻挡血液流通。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只适合治疗原发隔与继发隔交叠较短的卵圆孔未闭,对于交叠较长的卵圆孔未闭很难起到封堵器效果,治疗后原发膈与继发膈之间容易产生较大的残余分流,血液流过卵圆孔时将引发血液流速的改变,可诱发血栓形成,为此患者需延长抗凝治疗的时间,若形成的血栓进入血液循环,还可造成栓塞等严重的不良事件;并且,传统封堵器的双盘封堵面之间的距离固定,无法根据卵圆孔的结构调节腰部的距离,使封堵器顺应卵圆孔的解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封堵器,用于封堵脉管系统中的缺损,所述封堵器包括:两封堵盘及收紧件,所述两封堵盘用于覆盖所述缺损的不同开口;所述收紧件包括收紧线,所述收紧线用于穿置于所述缺损中,并连接所述两封堵盘,所述两封堵盘之间的收紧线的长度能够通过所述收紧线的自由端调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封堵系统,其包括封堵器及输送器,所述封堵器用于封堵脉管系统中的缺损,所述封堵器包括:两封堵盘及收紧件,所述两封堵盘用于覆盖所述缺损的不同开口;所述收紧件包括收紧线,所述收紧线用于穿置于所述缺损中,并连接所述两封堵盘,所述两封堵盘之间的收紧线的长度能够通过所述收紧线的自由端调节;所述输送器用于释放所述封堵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封堵器中收紧件的打结方法,所述收紧件由收紧线缠绕打结制成,所述收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锁紧段、第一区段、第二区段以及调节段,所述打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一区段围成一线圈得到基础线环;将所述第一区段中的剩余部分从所述基础线环中穿出得到锁紧线环;将所述调节段穿过所述锁紧线环,使得所述第二区段在所述封堵器的两封堵盘之间形成调节线环,从而得到所述收紧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封堵系统的两封堵盘分别覆盖于缺损不同开口的周围,通过调节两封堵盘之间的收紧线的长度,以控制两封堵盘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提高两封堵盘与缺损部位周边组织的贴合程度,从而稳定地封堵所述缺损,即植入封堵器后,确保了缺损部位的变形程度较小,不影响封堵盘内皮化,减少残余分流的产生,避免了由于个别患者的缺损结构特异而需要定制封堵器的麻烦,有效拓展了封堵器的适用范围,使更多的患者从微创手术中获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封堵系统释放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封堵系统的放大图。图3是图2中III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封堵器的支撑骨架其中一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封堵器的支撑骨架的另一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支撑骨架上设置有阻流膜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封堵器的支撑骨架的另一结构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封堵器的支撑骨架的另一结构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封堵器的支撑骨架的另一结构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封堵器的支撑骨架的另一结构的示意图。图11-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封堵器的封堵盘与收紧件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封堵器的收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7-图20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封堵器的收紧线的打结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中,距操作者相对较远的一端为远端,距操作者相对较近的一端为近端。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一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封堵系统100,其包括封堵器20及用于释放封堵器20的输送器50,封堵器20用于封堵脉管系统中的缺损,所述缺损包括但不限于卵圆孔、动脉导管、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本申请中以所述缺损为卵圆孔200为例,说明封堵系统100用于治疗卵圆孔未闭的优势,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缺损还可以是上述提到的其他缺损。封堵器20包括两封堵盘及收紧件,所述两封堵盘用于覆盖卵圆孔200的不同开口,即卵圆孔200位于左心房以及右心房中的两侧开口;收紧件包括收紧线21,并由收紧线21缠绕打结形成。收紧线21用于穿置于卵圆孔200中,并连接所述两封堵盘;两封堵盘之间的收紧线21的长度能够通过收紧线21的自由端调节。本专利技术的封堵系统100植入人体后,两封堵盘分别覆盖于卵圆孔200相对两侧开口的周围,即原发膈301与继发膈303两侧面上邻近卵圆孔200的区域均被两封堵盘覆盖,通过调节两封堵盘之间的收紧线21的长度,以控制两封堵盘之间的距离,以适应患者解剖结构,有利于提高两封堵盘与卵圆孔200周围的组织的贴合程度从而稳定地封堵卵圆孔200。在植入封堵器20后,确保了两膈膜(原发膈301与继发膈303)的变形程度较小,不影响两膈膜向封堵盘内皮化,减少残余分流的产生,避免了由于个别患者的卵圆孔200结构特异而需要定制封堵器的麻烦,有效拓展了PFO封堵器的适用范围,使更多的患者从微创手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堵器,用于封堵脉管系统中的缺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包括:/n两封堵盘,用于覆盖所述缺损的不同开口;以及/n收紧件,包括收紧线,所述收紧线用于穿置于所述缺损中,并连接所述两封堵盘,所述两封堵盘之间的收紧线的长度能够通过所述收紧线的自由端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堵器,用于封堵脉管系统中的缺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包括:
两封堵盘,用于覆盖所述缺损的不同开口;以及
收紧件,包括收紧线,所述收紧线用于穿置于所述缺损中,并连接所述两封堵盘,所述两封堵盘之间的收紧线的长度能够通过所述收紧线的自由端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封堵盘分别为第一封堵盘与第二封堵盘,所述收紧线包括:
线结;
与所述线结连接的连接段,连接在所述第一封堵盘与所述第二封堵盘之间;以及
与所述线结连接的锁紧段与调节段,分别包括一所述自由端;
所述锁紧段、所述调节段与所述线结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封堵盘背离所述第一封堵盘的一侧,所述连接段的长度能够通过所述调节段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封堵盘的几何中心,及/或所述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二封堵盘的几何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盘上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多个位置相互靠近,及/或所述第二封堵盘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多个位置相互靠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为所述收紧线围成的调节线环,所述调节线环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二封堵盘连接所述线结,所述调节线环远离所述线结的部分穿置于所述第一封堵盘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线环的一端穿置于所述线结中连接所述调节段;
当所述线结未被拉紧时,所述调节段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调节线环的一端在所述线结中滑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封堵盘与所述第二封堵盘之间的调节线环的长度;
所述锁紧段用于拉紧所述线结,使得所述线结勒紧位于其中的调节线环的一部分,固定所述第一封堵盘与所述第二封堵盘之间的调节线环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结包括相互连接的基础线环及锁紧线环,所述调节线环的一端连接所述基础线环,所述调节线环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锁紧线环连接所述调节段;
当所述基础线环及所述锁紧线环未被拉紧时,所述调节段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调节线环的一端在所述锁紧线环中滑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封堵盘与所述第二封堵盘之间的调节线环的长度;拉动所述锁紧段使得所述锁紧线环与所述基础线环依次逐渐收紧,使得所述调节线环的一部分被勒紧锁定在所述锁紧线环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线包括与所述锁紧段连接的第一区段,以及与所述调节段连接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相互连接;
所述基础线环由所述第一区段围成,所述锁紧线环由所述第一区段的剩余部分从所述基础线环内穿出而形成;
所述第二区段围成所述调节线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结还包括增强线环,
所述增强线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础线环,所述增强线环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基础线环与所述锁紧线环之间的缝隙连接所述调节线环。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意一项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线为可吸收生物相容性缝合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封堵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胜赵江浪陈杰赵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诺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