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麦苗粉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30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6
一种大麦苗粉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仓,加工仓内分隔为5个部分,其中包括大麦苗加工部分、甜叶菊加工部分、竹炭粉纳米化部分、物料混合部分、物料深加工部分;所述大麦苗切段部分内部设置切段机,所述甜叶菊粉碎部分内部设置粉碎机,所述甜叶菊超微粉碎部分内部设置第二超微粉碎机,所述竹炭粉纳米化部分外部设置进料口,内部设置高能纳米冲击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大麦苗粉生产设备,集成度高,可以同时加工大麦苗、甜叶菊和竹炭粉,对大麦苗粉进行切断、漂烫、冷却、烘干、粉碎步骤,并将三者混合得到营养均衡、口味较好且不容易导致腹泻的大麦苗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麦苗粉生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麦苗粉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选用保健养身产品上,青睐于天然、绿色,能够具有和其它保健品同等功效,且在使用中不会产生副作用的植物产品。大麦苗粉因其是纯天然食物,不是化学药物。大麦苗粉是鲜嫩大麦青苗制成的粉料,有资料表明,大麦苗粉具有一定的降糖降脂功效而成为三高患者的营养补充剂。大麦叶粉是“碱性食品之王”,草药的一种。大麦叶粉含有丰富的钾、钙、镁、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数十种酶,可改善酸性体质,净化血液、促进新陈代谢,具有增强肌体抗感染、抗菌、镇痛等作用。经由医学界研究确定,大麦苗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已被列为传统六大营养素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效果;但是目前的大麦苗粉在使用时存在腹泻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人体对大麦苗粉的吸收利用。另外,大麦苗粉中糖含量较低,在口感上偏差,饮用时需要加入一些补充甜味的添加剂,作为一种健康食品,还需要避免含糖量过高,因此可以在健康食品中添加甜叶菊粉末或甜叶菊浓缩液作为单纯的甜味添加剂。甜叶菊粉末和甜叶菊浓缩液的原料是已经作为甜味剂原料而使用的原产于巴拉圭的菊科多年生植物甜叶菊,其安全性已经确定,只需单独应用或在食品中添加,通过饮食等就可以使血糖值、血压、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还具有改善胃肠或肝脏疾病的药理作用。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分析可以看出,有必要设计一种生产大麦苗粉,同时在大麦苗粉中补充甜味添加剂和防止腹泻的添加剂的设备,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大麦苗粉生产设备,该设备集成度高,可以将大麦叶进行精加工处理,并可以同时加工甜叶菊和竹炭粉,生成可直接食用的大麦苗粉。一种大麦苗粉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仓,加工仓内分隔为5个部分,其中包括大麦苗加工部分、甜叶菊加工部分、竹炭粉纳米化部分、物料混合部分、物料深加工部分;所述大麦苗加工部分外部设置进料口、热水入口、冷却水入口、排湿排气口、排水口,大麦苗加工部分内部通过隔板分为大麦苗切段部分、大麦苗漂烫部分、大麦苗冷却部分、大麦苗烘干部分和大麦苗超微粉碎部分;所述大麦苗切段部分内部设置切段机,切段机的物料入口与大麦苗加工部分的进料口相连通,切段机的物料出口与大麦苗漂烫部分连通;所述大麦苗漂烫部分的隔板设有隔热层,大麦苗漂烫部分外部与大麦苗加工部分的热水入口连接,大麦苗漂烫部分内部设置漂烫机,所述漂烫机的物料入口与切段机的物料出口连通,漂烫机与所述热水入口通过热水管连接,热水管设有阀门,漂烫机内部设置加热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漂烫机的物料出口与大麦苗冷却部分连通;所述大麦苗冷却部分外部与大麦苗加工部分的冷却水入口连通,冷却水入口处设有滤网,大麦苗冷却部分内部设置冷却筒,冷却筒呈圆柱形,顶部设有物料入口,冷却筒的物料入口与漂烫机的物料出口连通,冷却水入口通过冷却水管与冷却筒顶部联通,冷却水管设有阀门,冷却筒底部设有排水阀,排水阀通过排水管与大麦苗加工部分的排水口连接,冷却筒内部设有冷却装置、温度控制装置、甩干滚筒和电机,冷却筒的物料出口与大麦苗烘干部分连通;所述大麦苗烘干部分顶部设有排湿排气管,所述排湿排气管与大麦苗加工部分的排湿排气口连通,排湿排气口上设有向大麦苗加工部分外部排风的排风扇,大麦苗烘干部分内部设有烘干机,所述烘干机的物料入口与冷却筒的物料出口相连接,烘干机内部设有加热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计,烘干机的物料出口与大麦苗超微粉碎部分连通;大麦苗超微粉碎部分内部设有第一超微粉碎机,所述第一超微粉碎机的物料入口与烘干机的物料出口连通,第一超微粉碎机的物料出口与物料混合部分连通;所述甜叶菊加工部分外部设置进料口,内部通过隔板分为甜叶菊粉碎部分、甜叶菊超微粉碎部分;所述甜叶菊粉碎部分内部设置粉碎机,粉碎机的物料入口与甜叶菊加工部分的进料口连通,粉碎机包括多个粉碎电机和粉碎辊,粉碎辊多层布置,粉碎辊通过传动装置与粉碎电机连接,粉碎辊下方设置出料斗,出料斗呈喇叭形,出料斗下方设置物料出口,甜叶菊粉碎部分的物料出口与所述甜叶菊超微粉碎部分连通;所述甜叶菊超微粉碎部分内部设置第二超微粉碎机,第二超微粉碎机的物料入口与甜叶菊粉碎部分的物料出口连通,第二超微粉碎机的物料出口与物料混合部分连通;所述竹炭粉纳米化部分外部设置进料口,内部设置干法高能纳米冲击磨,干法高能纳米冲击磨的物料入口与竹炭粉纳米化部分的进料口连通,干法高能纳米冲击磨的物料出口与物料混合部分连通;所述物料混合部分外部设置进料口,内部设置混合搅拌装置,所述混合搅拌装置顶部设置4个进料管,4个进料管分别与第一超微粉碎机的物料出口、第二超微粉碎机的物料出口、干法高能纳米冲击磨的物料出口和物料混合部分外部设置的进料口一一对应连通,每个进料管上都设置流量控制阀,混合搅拌装置内部设有搅拌叶片,混合搅拌装置外部设有电机,混合搅拌装置下部设有物料出口,混合搅拌装置的物料出口与物料深加工部分连通。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物料深加工部分内部设置制糖机、药片机或制粒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麦苗粉生产设备,集成度高,可以同时加工大麦苗、甜叶菊和竹炭粉,对大麦苗粉进行切断、漂烫、冷却、烘干、粉碎步骤,并将三者混合得到营养均衡、口味较好且不容易导致腹泻的大麦苗粉。附图说明图1是大麦苗生产设备正面外部视图;图2是大麦苗生产设备的大麦苗加工部分正面剖视图;图3是大麦苗生产设备的甜叶菊加工部分、竹炭粉纳米化部分、物料混合部分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加工仓,11-大麦苗加工部分,111-大麦苗切段部分,1111-切段机,112-大麦苗漂烫部分,1121-漂烫机,113-大麦苗冷却部分,1131-冷却筒,114-大麦苗烘干部分,1141-烘干机,115-大麦苗超微粉碎部分,1151-第一超微粉碎机,12-甜叶菊加工部分,121-甜叶菊粉碎部分,1211-粉碎机,12111-粉碎辊,1212-出料斗,122-甜叶菊超微粉碎部分,1221-第二超微粉碎机,13-竹炭粉纳米化部分,131-干法高能纳米冲击磨,14-物料混合部分,141-混合搅拌装置,1411-搅拌叶片,1412-电机,2-进料口,3-热水入口,4-冷却水入口,5-排湿排气口,6-排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更容易地被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阐述。大麦苗粉生产设备,包括加工仓(1),加工仓(1)将所有加工设备封装整合为一体,加工仓(1)内分隔为5个部分,其中包括大麦苗加工部分(11)、甜叶菊加工部分(12)、竹炭粉纳米化部分(13)、物料混合部分(14)、物料深加工部分;其中,大麦苗加工部分(11)用于大麦苗的切碎、漂烫、冷却、烘干和粉碎,甜叶菊加工部分(12)用于甜叶菊的粉碎,竹炭粉纳米化部分(13)用于将筛选出的竹炭粉颗粒纳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麦苗粉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仓(1),加工仓内分隔为5个部分,其中包括大麦苗加工部分(11)、甜叶菊加工部分(12)、竹炭粉纳米化部分(13)、物料混合部分(14)、物料深加工部分;/n所述大麦苗加工部分(11)外部设置进料口(2)、热水入口(3)、冷却水入口(4)、排湿排气口(5)、排水口(6),大麦苗加工部分(11)内部通过隔板分为大麦苗切段部分(111)、大麦苗漂烫部分(112)、大麦苗冷却部分(113)、大麦苗烘干部分(114)和大麦苗超微粉碎部分(115);/n所述大麦苗切段部分(111)内部设置切段机(1111),切段机(1111)的物料入口与大麦苗加工部分(11)的进料口相连通,切段机(1111)的物料出口与大麦苗漂烫部分(112)连通;/n所述大麦苗漂烫部分(112)的隔板设有隔热层,大麦苗漂烫部分(112)外部与大麦苗加工部分(11)的热水入口(3)连接,大麦苗漂烫部分(112)内部设置漂烫机(1121),所述漂烫机(1121)的物料入口与切段机(1111)的物料出口连通,漂烫机(1121)与所述热水入口(3)通过热水管连接,热水管设有阀门,漂烫机(1121)内部设置加热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漂烫机(1121)的物料出口与大麦苗冷却部分(113)连通;/n所述大麦苗冷却部分(113)外部与大麦苗加工部分(11)的冷却水入口(4)连通,冷却水入口(4)处设有滤网,大麦苗冷却部分(113)内部设置冷却筒(1131),冷却筒(1131)呈圆柱形,冷却筒(1131)顶部设有物料入口,冷却筒(1131)的物料入口与漂烫机(1121)的物料出口连通,冷却水入口(4)通过冷却水管与冷却筒(1131)顶部联通,冷却水管设有阀门,冷却筒(1131)底部设有排水阀,排水阀通过排水管与大麦苗加工部分(11)的排水口(6)连接,冷却筒(1131)内部设有冷却装置、温度控制装置、甩干滚筒和电机,冷却筒(1131)的物料出口与大麦苗烘干部分(114)连通;/n所述大麦苗烘干部分(114)顶部设有排湿排气管,所述排湿排气管与大麦苗加工部分(11)的排湿排气口(5)连通,排湿排气口(5)上设有向大麦苗加工部分(11)外部排风的排风扇,大麦苗烘干部分(114)内部设有烘干机(1141),所述烘干机(1141)的物料入口与冷却筒(1131)的物料出口相连接,烘干机(1141)内部设有加热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计,烘干机(1141)的物料出口与大麦苗超微粉碎部分(115)连通;/n大麦苗超微粉碎部分(115)内部设有第一超微粉碎机(1151),所述第一超微粉碎机(1151)的物料入口与烘干机(1141)的物料出口连通,第一超微粉碎机(1151)的物料出口与物料混合部分(14)连通;/n所述甜叶菊加工部分(12)外部设置进料口,内部通过隔板分为甜叶菊粉碎部分(121)、甜叶菊超微粉碎部分(122);/n所述甜叶菊粉碎部分(121)内部设置粉碎机(1211),粉碎机(1211)的物料入口与甜叶菊加工部分(12)的进料口连通,粉碎机(1211)包括多个粉碎电机和粉碎辊(12111),粉碎辊(12111)多层布置,粉碎辊(12111)通过传动装置与粉碎电机连接,粉碎辊(12111)下方设置出料斗(1212),出料斗(1212)呈喇叭形,出料斗(1212)下方设置物料出口,甜叶菊粉碎部分(121)的物料出口与所述甜叶菊超微粉碎部分(122)连通;/n所述甜叶菊超微粉碎部分(122)内部设置第二超微粉碎机(1221),第二超微粉碎机(1221)的物料入口与甜叶菊粉碎部分(121)的物料出口连通,第二超微粉碎机(1221)的物料出口与物料混合部分(14)连通;/n所述竹炭粉纳米化部分(13)外部设置进料口,竹炭粉纳米化部分(13)内部设置干法高能纳米冲击磨(131),干法高能纳米冲击磨(131)的物料入口与竹炭粉纳米化部分(13)的进料口连通,干法高能纳米冲击磨(131)的物料出口与物料混合部分(14)连通;/n所述物料混合部分(14)外部设置进料口,内部设置混合搅拌装置(141),所述混合搅拌装置(141)顶部设置4个进料管,4个进料管分别与第一超微粉碎机(1151)的物料出口、第二超微粉碎机(1221)的物料出口、干法高能纳米冲击磨(131)的物料出口和物料混合部分(14)外部设置的进料口(2)一一对应连通,每个进料管上都设置流量控制阀,混合搅拌装置(141)内部设有搅拌叶片(1411),混合搅拌装置(141)外部设有电机(1412),混合搅拌装置(141)下部设有物料出口,混合搅拌装置(141)的物料出口与物料深加工部分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麦苗粉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仓(1),加工仓内分隔为5个部分,其中包括大麦苗加工部分(11)、甜叶菊加工部分(12)、竹炭粉纳米化部分(13)、物料混合部分(14)、物料深加工部分;
所述大麦苗加工部分(11)外部设置进料口(2)、热水入口(3)、冷却水入口(4)、排湿排气口(5)、排水口(6),大麦苗加工部分(11)内部通过隔板分为大麦苗切段部分(111)、大麦苗漂烫部分(112)、大麦苗冷却部分(113)、大麦苗烘干部分(114)和大麦苗超微粉碎部分(115);
所述大麦苗切段部分(111)内部设置切段机(1111),切段机(1111)的物料入口与大麦苗加工部分(11)的进料口相连通,切段机(1111)的物料出口与大麦苗漂烫部分(112)连通;
所述大麦苗漂烫部分(112)的隔板设有隔热层,大麦苗漂烫部分(112)外部与大麦苗加工部分(11)的热水入口(3)连接,大麦苗漂烫部分(112)内部设置漂烫机(1121),所述漂烫机(1121)的物料入口与切段机(1111)的物料出口连通,漂烫机(1121)与所述热水入口(3)通过热水管连接,热水管设有阀门,漂烫机(1121)内部设置加热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漂烫机(1121)的物料出口与大麦苗冷却部分(113)连通;
所述大麦苗冷却部分(113)外部与大麦苗加工部分(11)的冷却水入口(4)连通,冷却水入口(4)处设有滤网,大麦苗冷却部分(113)内部设置冷却筒(1131),冷却筒(1131)呈圆柱形,冷却筒(1131)顶部设有物料入口,冷却筒(1131)的物料入口与漂烫机(1121)的物料出口连通,冷却水入口(4)通过冷却水管与冷却筒(1131)顶部联通,冷却水管设有阀门,冷却筒(1131)底部设有排水阀,排水阀通过排水管与大麦苗加工部分(11)的排水口(6)连接,冷却筒(1131)内部设有冷却装置、温度控制装置、甩干滚筒和电机,冷却筒(1131)的物料出口与大麦苗烘干部分(114)连通;
所述大麦苗烘干部分(114)顶部设有排湿排气管,所述排湿排气管与大麦苗加工部分(11)的排湿排气口(5)连通,排湿排气口(5)上设有向大麦苗加工部分(11)外部排风的排风扇,大麦苗烘干部分(114)内部设有烘干机(1141),所述烘干机(1141)的物料入口与冷却筒(1131)的物料出口相连接,烘干机(1141)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芳程鸿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旺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