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虹虹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29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箱,其结构包括箱体、箱门、密封圈、控制箱、压力表、真空冷却装置,箱门铰接连接于箱体前端,密封圈与箱体过渡配合,密封圈通过箱体与箱门过渡配合,控制箱铆合连接于箱体右端前部分,压力表焊接连接于箱体右端上部分,真空冷却装置设于箱体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气机对食品的水汽和真空箱内的空气进行吸气,使得真空箱内的气压降低,使得食物本身的沸点下降,让食品自身产生沸腾,从而带出高温水汽进行快速降温的目的,进而使得冷却速度加快,而气阀通过过滤器将过滤后的冷空气泵入降温的循环中,也让灰尘和细菌含量降低,使得食物的质量被灰尘和细菌的影响减小,进而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箱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箱。
技术介绍
在食品加工领域,通常涉及到对加工成品的冷却操作,将经过油炸、烘焙等加工工艺得到的成品冷却至室温以下,再进行称重、包装等工序。而冷却部分是将食品的品温降低到接近食品的冰点但不冻结的一种冷加工方祛.它是延长食品贮藏期的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而在现有的技术之下,冷却装置一般为风冷式或者水冷式冷却箱,原理是将高温食品放置在箱体内,轴流风机将冷空气泵入箱体对食品进行冷却,而这些类型的冷却箱存在着冷却速度较慢,并且在轴流风机泵入的冷空气中可能含有灰尘、细菌,容易对食品的品质造成影响,进而影响食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箱,其结构包括箱体、箱门、密封圈、控制箱、压力表、真空冷却装置,所述箱门铰接连接于箱体前端,所述密封圈与箱体过渡配合,所述密封圈通过箱体与箱门过渡配合,所述控制箱铆合连接于箱体右端前部分,所述压力表焊接连接于箱体右端上部分,所述真空冷却装置设于箱体内部;所述真空冷却装置主要由真空箱、吸气机、防震管、捕水管、气阀、水环泵、过滤器、冷却箱、降温塔、水阀、循环泵所组成,所述真空箱上端设有吸气机所述吸气机与防震管过渡配合,所述捕水管与防震管间隙配合,所述捕水管与过滤器嵌固连接,所述气阀通过箱体与过滤器过渡配合,所述水环泵与过滤器过渡配合,所述水环泵与捕水管下端过盈配合,所述过滤器于箱体内部上部分嵌固连接,所述冷却箱通过水阀与捕水管下端过渡配合,所述冷却箱下端与降温塔上端过渡配合,所述降温塔通过循环泵与冷却箱下端过渡配合。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箱主要由换热器、回热器、压缩机、机身所组成,所述换热器通过水阀与捕水管过渡配合,所述回热器与换热器间隙配合,所述压缩机与机身下端螺栓连接,所述压缩机与回热器过渡配合。更进一步的,所述降温塔主要由减速马达、风机、过水盘、淋雨网、淋水填料、进风窗所组成,所述减速马达螺栓连接于降温塔上端,所述风机与减速马达嵌固连接,所述过水盘设于降温塔内侧下部分,所述淋雨网设于风机下端,所述淋水填料与淋雨网下端与降温塔嵌固连接,所述进风窗与降温塔外侧下部分嵌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吸气机对食品的水汽和真空箱内的空气进行吸气,使得真空箱内的气压降低,使得食物本身的沸点下降,让食品自身产生沸腾,从而带出高温水汽进行快速降温的目的,进而使得冷却速度加快,而气阀通过过滤器将过滤后的冷空气泵入降温的循环中,也让灰尘和细菌含量降低,使得食物的质量被灰尘和细菌的影响减小,进而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真空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冷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降温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箱体-1、箱门-2、密封圈-3、控制箱-4、压力表-5、真空冷却装置-6、真空箱-61、吸气机-62、防震管-63、捕水管-64、气阀-65、水环泵-66、过滤器-67、冷却箱-68、降温塔-69、水阀-610、循环泵-611、换热器-681、回热器-682、压缩机-683、机身-684、减速马达-691、风机-692、过水盘-693、淋雨网-694、淋水填料-695、进风窗-69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箱,其结构包括箱体1、箱门2、密封圈3、控制箱4、压力表5、真空冷却装置6,所述箱门2铰接连接于箱体1前端,所述密封圈3与箱体1过渡配合,所述密封圈3通过箱体1与箱门2过渡配合,所述控制箱4铆合连接于箱体1右端前部分,所述压力表5焊接连接于箱体1右端上部分,所述真空冷却装置6设于箱体1内部;所述真空冷却装置6主要由真空箱61、吸气机62、防震管63、捕水管64、气阀65、水环泵66、过滤器67、冷却箱68、降温塔69、水阀610、循环泵611所组成,所述真空箱61上端设有吸气机62所述吸气机62与防震管63过渡配合,所述捕水管64与防震管63间隙配合,所述捕水管64与过滤器67嵌固连接,所述气阀65通过箱体1与过滤器67过渡配合,所述水环泵66与过滤器67过渡配合,所述水环泵66与捕水管64下端过盈配合,所述过滤器67于箱体1内部上部分嵌固连接,所述冷却箱68通过水阀610与捕水管64下端过渡配合,所述冷却箱68下端与降温塔69上端过渡配合,所述降温塔69通过循环泵611与冷却箱68下端过渡配合,所述冷却箱68主要由换热器681、回热器682、压缩机683、机身684所组成,所述换热器681通过水阀610与捕水管64过渡配合,所述回热器682与换热器681间隙配合,所述压缩机683与机身684下端螺栓连接,所述压缩机683与回热器682过渡配合,所述降温塔69主要由减速马达691、风机692、过水盘693、淋雨网694、淋水填料695、进风窗696所组成,所述减速马达691螺栓连接于降温塔69上端,所述风机692与减速马达691嵌固连接,所述过水盘693设于降温塔69内侧下部分,所述淋雨网694设于风机692下端,所述淋水填料695与淋雨网694下端与降温塔69嵌固连接,所述进风窗696与降温塔69外侧下部分嵌固连接。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本装置先将所需冷却的食品打开箱体1前的箱门2放入真空箱61内,接着合上箱门2并确认与密封圈3是否合并,接着通过控制控制箱4启动真空冷却装置6内的吸气机62,对真空箱61内的空气试吸入,并检查压力表5的压力是否异常,无异常后正式启动吸气机62,正式启动后,真空箱61内压力降低,使得内部沸点降低,进而食品自行沸腾,而后将食物沸腾产生的水汽一并通过吸气机62吸入防震管63,接着通过防震管63的水汽进入捕水管64,将水与空气分开,接着空气通过气阀65被吸进过滤器67,过滤后进入水环泵66,而水被捕水管64分离后部分不经过水阀610进入水环泵66对空气进行冷却,而大部分通过水阀610进入冷却箱68内的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箱,其结构包括箱体(1)、箱门(2)、密封圈(3)、控制箱(4)、压力表(5)、真空冷却装置(6),其特征在于:/n所述箱门(2)铰接连接于箱体(1)前端,所述密封圈(3)与箱体(1)过渡配合,所述密封圈(3)通过箱体(1)与箱门(2)过渡配合,所述控制箱(4)铆合连接于箱体(1)右端前部分,所述压力表(5)焊接连接于箱体(1)右端上部分,所述真空冷却装置(6)设于箱体(1)内部;/n所述真空冷却装置(6)主要由真空箱(61)、吸气机(62)、防震管(63)、捕水管(64)、气阀(65)、水环泵(66)、过滤器(67)、冷却箱(68)、降温塔(69)、水阀(610)、循环泵(611)所组成,所述真空箱(61)上端设有吸气机(62)所述吸气机(62)与防震管(63)过渡配合,所述捕水管(64)与防震管(63)间隙配合,所述捕水管(64)与过滤器(67)嵌固连接,所述气阀(65)通过箱体(1)与过滤器(67)过渡配合,所述水环泵(66)与过滤器(67)过渡配合,所述水环泵(66)与捕水管(64)下端过盈配合,所述过滤器(67)于箱体(1)内部上部分嵌固连接,所述冷却箱(68)通过水阀(610)与捕水管(64)下端过渡配合,所述冷却箱(68)下端与降温塔(69)上端过渡配合,所述降温塔(69)通过循环泵(611)与冷却箱(68)下端过渡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箱,其结构包括箱体(1)、箱门(2)、密封圈(3)、控制箱(4)、压力表(5)、真空冷却装置(6),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门(2)铰接连接于箱体(1)前端,所述密封圈(3)与箱体(1)过渡配合,所述密封圈(3)通过箱体(1)与箱门(2)过渡配合,所述控制箱(4)铆合连接于箱体(1)右端前部分,所述压力表(5)焊接连接于箱体(1)右端上部分,所述真空冷却装置(6)设于箱体(1)内部;
所述真空冷却装置(6)主要由真空箱(61)、吸气机(62)、防震管(63)、捕水管(64)、气阀(65)、水环泵(66)、过滤器(67)、冷却箱(68)、降温塔(69)、水阀(610)、循环泵(611)所组成,所述真空箱(61)上端设有吸气机(62)所述吸气机(62)与防震管(63)过渡配合,所述捕水管(64)与防震管(63)间隙配合,所述捕水管(64)与过滤器(67)嵌固连接,所述气阀(65)通过箱体(1)与过滤器(67)过渡配合,所述水环泵(66)与过滤器(67)过渡配合,所述水环泵(66)与捕水管(64)下端过盈配合,所述过滤器(67)于箱体(1)内部上部分嵌固连接,所述冷却箱(68)通过水阀(610)与捕水管(64)下端过渡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莉香郑虹虹
申请(专利权)人:郑虹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