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学义专利>正文

一种林业虫害洒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5267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虫害洒药装置,涉及林业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车体,车体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的周侧壁套接有行进履带,支撑杆与连接杆转动连接,连接杆与固定夹钳转动连接,固定夹钳与电动伸缩杆卡接,车体的上侧壁通过螺栓与储液箱固定连接,储液箱通过水管与增压泵连通,增压泵与输水管的一端连通,输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环与雾化喷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行进履带、电动伸缩杆、连接杆和固定夹钳,解决了现阶段的林业虫害洒药装置一般具有爬坡力不佳,难以在复杂地形的林区进行洒药作业以及只能进行对林区大规模洒药,难以有针对性地对遭有虫害的林木进行洒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虫害洒药装置
本技术属于林业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林业虫害洒药装置。
技术介绍
在林业生产中,经常会受到遭受各种虫害,大规模的虫害不仅使经济效益大幅度降低,而且也严重破坏林区的生态平衡,目前,常采用喷药法对林木进行虫害防治,这种方法虽然快捷有效,但大量药液弥散在空气中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现阶段的林业虫害洒药装置,一般具有以下不足之处:1.现阶段的林业虫害洒药装置一般具有爬坡力不佳,难以在复杂地形的林区进行洒药作业的问题。2.现阶段的林业虫害洒药装置一般具有只能进行对林区大规模洒药,难以有针对性地对遭有虫害的林木进行洒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虫害洒药装置,通过设置行进履带、电动伸缩杆、连接杆和固定夹钳,解决了现阶段的林业虫害洒药装置一般具有爬坡力不佳,难以在复杂地形的林区进行洒药作业以及只能进行对林区大规模洒药,难以有针对性地对遭有虫害的林木进行洒药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林业虫害洒药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前、后两侧壁的右侧通过轴承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周侧壁套接有行进履带,所述车体的左侧的上侧壁与支撑杆的下端焊接,支撑杆的上端呈球形凹槽型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连接杆的下端呈球形凹槽型结构设置,所述连接杆的通过转轴与固定夹钳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夹钳与电动伸缩杆卡接,所述车体的右侧的上侧壁通过螺栓与储液箱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增压泵的进水口连通,增压泵的安装座通过螺栓与车体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与输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环与雾化喷头连通,雾化喷头的上下两侧壁均开设有喷淋孔。进一步地,第一转轴的周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电机的主轴的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车体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电机的安装座通过螺栓与内腔的下侧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的前、后两侧壁的左侧通过轴承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从动轮的周侧壁与行进履带套接。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的上侧壁通过螺栓与蓄电池的外壳固定连接,蓄电池与电动伸缩杆、电机电性连接,所述车体的左侧壁设置有车把,车把共设置有两个,所述车把的外端套接有防滑软套。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箱的上侧壁开设有加液口,所述储液箱的右侧壁的下端开设有排液口,加液口和排液口均设置有端盖。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环分别设置在电动伸缩杆的第一节伸缩杆和最后一节伸缩杆的周侧壁的右端,固定环呈内部中空的圆环形结构设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行进履带,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与行进履带传动连接,行进履带的爬坡性能更强,能够在复杂地形进行洒药作业,解决了现阶段的林业虫害洒药装置一般具有爬坡力不佳,难以在复杂地形的林区进行洒药作业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连接杆和固定夹钳,利用电动伸缩杆能够将雾化喷头送到病虫害严重的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洒药作业,并且将雾化喷头架在固定夹钳上,通过支撑杆和固定杆能够进行转动,减少了作业人员的体力劳动,解决了现阶段的林业虫害洒药装置一般具有只能进行对林区大规模洒药,难以有针对性地对遭有虫害的林木进行洒药的问题。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林业虫害洒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A的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车体;101、第一转轴;102、主动轮;103、支撑杆;104、连接杆;105、第一齿轮;106、第二转轴;107、从动轮;108、车把;109、防滑软套;2、行进履带;3、固定夹钳;4、电动伸缩杆;401、固定环;5、储液箱;501、加液口;502、排液口;6、增压泵;601、输水管;602、雾化喷头;7、电机;701、第二齿轮;8、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林业虫害洒药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的上侧壁可安装防护外壳,车体1的前、后两侧壁的右侧通过轴承与第一转轴101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02,主动轮102的周侧壁套接有行进履带2,行进履带2采用橡胶材质制成,车体1的左侧的上侧壁与支撑杆103的下端焊接,支撑杆103的上端与连接杆104转动连接,连接杆104的通过转轴与固定夹钳3转动连接,固定夹钳3采用高弹性塑料制成,固定夹钳3与电动伸缩杆4卡接,电动伸缩杆4的类型为市场上常见的种类,在此不做过多叙述,车体1的右侧的上侧壁通过螺栓与储液箱5固定连接,储液箱5内盛放有调配好的杀虫剂溶液,储液箱5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增压泵6的进水口连通,增压泵6的类型为立式多级离心泵,该类型为市场上常见的种类,在此不做过多叙述,增压泵6的出水口与输水管601的一端连通,输水管601采用橡胶软管制成,输水管601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环401与雾化喷头602连通。其中如图1所示,固定环401共设置有两个,雾化喷头602的直径大于固定环401的直径,固定环401分别设置在电动伸缩杆4的第一节伸缩杆和最后一节伸缩杆的周侧壁的右端。其中如图2、3所示,车体1的上侧壁通过螺栓与蓄电池8的外壳固定连接,蓄电池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动伸缩杆4的输入端、电机7的输入端和增压泵6的输入端连接,车体1的左侧壁设置有车把108,车把108的外端套接有防滑软套109,防滑软套109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储液箱5的上侧壁开设有加液口501,储液箱5的右侧壁的下端开设有排液口502,清洗储液箱5时,先将排液口502打开,通过排液口502将冲洗储液箱5的污水进行排放。其中如图4所示,第一转轴101的周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5,第一齿轮105与第二齿轮701啮合连接,第二齿轮701与电机7的主轴的周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05和第二齿轮701均采用直齿轮,电机7的型号为YLJ160-100-4,该型号为市场上常见的型号,在此不做过多叙述。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虫害洒药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前、后两侧壁的右侧通过轴承与第一转轴(10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02),所述主动轮(102)的周侧壁套接有行进履带(2),所述车体(1)的左侧的上侧壁与支撑杆(103)的下端焊接,所述支撑杆(103)的上端与连接杆(10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04)的通过转轴与固定夹钳(3)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夹钳(3)与电动伸缩杆(4)卡接,所述车体(1)的右侧的上侧壁通过螺栓与储液箱(5)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5)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增压泵(6)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增压泵(6)的出水口与输水管(601)的一端连通,所述输水管(601)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环(401)与雾化喷头(60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虫害洒药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前、后两侧壁的右侧通过轴承与第一转轴(10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02),所述主动轮(102)的周侧壁套接有行进履带(2),所述车体(1)的左侧的上侧壁与支撑杆(103)的下端焊接,所述支撑杆(103)的上端与连接杆(10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04)的通过转轴与固定夹钳(3)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夹钳(3)与电动伸缩杆(4)卡接,所述车体(1)的右侧的上侧壁通过螺栓与储液箱(5)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5)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增压泵(6)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增压泵(6)的出水口与输水管(601)的一端连通,所述输水管(601)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环(401)与雾化喷头(60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虫害洒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01)的周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5),所述第一齿轮(105)与第二齿轮(701)啮合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义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张学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