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520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超临界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胶囊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虾青素,又名虾黄质、龙虾壳色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也是类胡萝卜素合成的最高级别产物,呈深粉红色,化学结构类似于β-胡萝卜素。而β-胡萝卜素、叶黄素、角黄素、番茄红素等都是类胡萝卜素合成的中间产物,因此在自然界,虾青素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性。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特别是虾、蟹、鱼、藻体、酵母和鸟类的羽毛中含量较高,是海洋生物体内主要的类胡萝卜素之一,虾青素的抗氧化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10倍,是维生素E的500倍,被称为“超级维生素E”,夏威夷大学与合作公司研究表明虾青素可以促进长寿基因FOXO3的表达,有望帮助人类对抗衰老。现有的微胶囊加工制备技术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物理化学方法,化学法主要有乳化法、界面聚合法、锐孔法和辐射化学法等;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挤压法、喷雾干燥法、静电结合法、气相沉积法、空气悬浮法和分子包埋法等;物理化学法有相分离法、干燥浴法和界面沉积法等。现有的微囊胶体水溶性差、稳定性低,容易发生质变,在现有的虾青素油包埋技术中是使用乳化法对其进行处理,但其油耗量过大、成本较高,并且现有的包埋率较低,从而导致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虾青素微胶囊的稳定性,并降低工艺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对雨声红藻球萃取,得到虾青素提取物;S2、将所述虾青素提取物、乳化剂和水混合并超声乳化,得到虾青素油;S3、将所述虾青素油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得到油相芯材;S4、将所述油相芯材和水相壁材混合并通过喷雾干燥进行包埋,之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虾青素微胶囊;所述水相壁材为麦芽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和β-环糊精。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各物质的用量如下:虾青素提取物0.05g,蔗糖脂肪酸酯0.1g,β-环糊精0.2g,水50mL。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所诉超声乳化的功率为100W,超声时间为10min。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80。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虾青素油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4.76∶0.87。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虾青素油在所述虾青素微胶囊中的质量分数为4.76%。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麦芽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3。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包埋在pH为8~10的条件下进行。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的条件为:温度31℃,压力7.3MPa。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对雨声红藻球萃取,得到虾青素提取物;S2、将所述虾青素提取物、乳化剂和水混合并超声乳化,得到虾青素油;S3、将所述虾青素油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得到油相芯材;S4、将所述油相芯材和水相壁材混合并通过喷雾干燥进行包埋,之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虾青素微胶囊;所述水相壁材为麦芽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混合物。通过上述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虾青素微胶囊的稳定性,且上述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后路环节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对雨声红藻球萃取,得到虾青素提取物;S2、将所述虾青素提取物、乳化剂和水混合并超声乳化,得到虾青素油;S3、将所述虾青素油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得到油相芯材;S4、将所述油相芯材和水相壁材混合并通过喷雾干燥进行包埋,之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虾青素微胶囊;所述水相壁材为麦芽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混合物。参见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后路环节的流程示意图。关于步骤S1: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对雨声红藻球萃取,得到虾青素提取物。本专利技术以雨声红藻球为萃取对象,通过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其中的虾青素。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的条件优选为:温度31℃,压力7.3MPa。在上述超临界条件下,将超临界流体与雨声红藻球混合,使虾青素萃取出来。具体的,在上述超临界条件下,超临界流体与雨声红藻球接触后,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以保证虾青素的纯度。经过上述提取处理,得到虾青素提取物。关于步骤S2~S3:将所述虾青素提取物、乳化剂和水混合并超声乳化,得到虾青素油。将所述虾青素油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得到油相芯材。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乳化剂优选为蔗糖脂肪酸酯和β-环糊精。所述蔗糖脂肪酸酯和β-环糊精的质量比优选为1∶2。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物料的用量搭配优选为:虾青素提取物0.05g,蔗糖脂肪酸酯0.1g,β-环糊精0.2g,水50mL。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超声乳化的条件优选为:功率为100W,时间10min。通过上述超声乳化处理,得到虾青素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为聚山梨酯-80。所述虾青素油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优选为4.76∶0.87。将所述虾青素油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得到油相芯材。关于步骤S4:将所述油相芯材和水相壁材混合并通过喷雾干燥进行包埋,之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虾青素微胶囊。本专利技术中,对于上述油溶性芯材,需选择水溶性壁材进行搭配。本专利技术中,为提高虾青素油的稳定性,所述水相壁材为麦芽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混合物。所述麦芽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优选为1∶3。本专利技术中,将油相芯材和水相壁材混合包埋时,优选在弱碱条件下进行,具体在pH为8~10的条件下进行。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包埋中,所述虾青素油在整体混合物料中的质量分数为4.76%,表面活性剂在整体混合物料中的质量分数为0.87%,整体混合物料的固形物浓度为0.20g/mol(即对应的,虾青素油、表面活性剂在最终虾青素微胶囊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76%、0.87%)。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喷雾干燥进行包埋。喷雾干燥是用雾化器将料液分散成雾滴,再使雾滴直接接触热空气或其它气体从而使雾滴干燥变成粉粒状产品的过程,雾滴干燥时通常需经历两个过程——第一干燥过程即恒速干燥和第二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利用超临界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对雨声红藻球萃取,得到虾青素提取物;
S2、将所述虾青素提取物、乳化剂和水混合并超声乳化,得到虾青素油;
S3、将所述虾青素油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得到油相芯材;
S4、将所述油相芯材和水相壁材混合并通过喷雾干燥进行包埋,之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虾青素微胶囊;
所述水相壁材为麦芽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和β-环糊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各物质的用量如下:
虾青素提取物0.05g,蔗糖脂肪酸酯0.1g,β-环糊精0.2g,水50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诉超声乳化的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红星周尽学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三元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