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震专利>正文

收集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513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城镇生态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蓄水池、井筒以及多个肥料井;其中,多个肥料井均嵌设在绿化带一侧的土壤内,且多个肥料井沿着绿化带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肥料井配设有井盖,且井盖的侧壁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高于地面设置,进料口与地面之间形成有倾斜的导料板;蓄水池设置在绿化带的下方,蓄水池的外部的土壤内设置有第一井筒,第一井筒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经由第一管路分别连通于肥料井以及蓄水池,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将蓄水池内的水输送给肥料井。可见,充分利用了雨水、落叶以及枯草等,形成肥料,反施肥给绿化带等,既保护了环境,有辅助绿化带等植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集再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城镇生态建设
,尤其是涉及一种收集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绿化带指的是供绿化的条形地带,可以消除视觉疲劳、净化环境、美化城市、减少交通事故等作用,在城市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绿化带中的植物上的植物常常会产生大量的落叶和枯草,四处飞散,腐烂在其他地方,不仅破坏环境,而且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集再利用系统,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集再利用系统,应用于绿化带,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蓄水池、井筒以及多个肥料井;其中,多个所述肥料井均嵌设在所述绿化带一侧的土壤内,且多个所述肥料井沿着所述绿化带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肥料井配设有井盖,且所述井盖的侧壁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高于地面设置,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地面之间形成有倾斜的导料板;所述蓄水池设置在所述绿化带的下方,所述蓄水池的外部的土壤内设置有第一井筒,所述第一井筒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经由第一管路分别连通于所述肥料井以及所述蓄水池,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蓄水池内的水输送给所述肥料井。进一步地,所述肥料井设置有排泄阀;所述绿化带的一侧的土壤内设置有第二井筒,所述第二井筒内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经由第二管路分别连通于所述肥料井的排泄阀以及所述绿化带,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肥料井内的肥料输送给所述绿化带。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进料口呈部分环状。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进料口沿着所述井盖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料板的数量也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导料板与多个所述进料口相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为泵体。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与市政的雨水井相连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阀门。进一步地,所述井盖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多个花盆,多个所述花盆与多个所述井盖相一一对应,所述花盆置于所述井盖的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收集再利用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绿化带的树叶、枯草等被收集到肥料井内,第一输送装置将蓄水池内收集的雨水输送至肥料井内,树叶和枯草等发酵形成肥料,可将此肥料施给本绿化带和其他绿植等。可见,充分利用了雨水、落叶以及枯草等,形成肥料,反施肥给绿化带等,既保护了环境,有辅助绿化带等植物的生长。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绿化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肥料井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蓄水池,2-井筒,3-肥料井,4-井盖,5-进料口,6-导料板,7-第一输送装置,8-花盆,9-绿化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收集再利用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收集再利用系统,应用于绿化带9,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蓄水池1、井筒2以及多个肥料井3;其中,多个肥料井3均嵌设在绿化带9一侧的土壤内,且多个肥料井3沿着绿化带9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肥料井3配设有井盖4,且井盖4的侧壁开设有进料口5,进料口5高于地面设置,进料口5与地面之间形成有倾斜的导料板6,收集再利用系统导料板6的一端位于进料口5的下方,且导料板6的一端与肥料井3相连接,导料板6的相对的另一端与地面相抵,且导料板6与地面倾斜设置,便于将绿化带9的中的落叶和枯草经过导料板6清扫收集至肥料井3内;蓄水池1设置在绿化带9的下方,蓄水池1的外部的土壤内设置有第一井筒2,第一井筒2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7,第一输送装置7经由第一管路分别连通于肥料井3以及蓄水池1,第一输送装置7用于将蓄水池1内的水输送给肥料井3。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绿化带9的树叶、枯草等被收集到肥料井3内,第一输送装置7将蓄水池1内收集的雨水输送至肥料井3内,树叶和枯草等发酵形成肥料,可将此肥料施给本绿化带9和其他绿植等。可见,充分利用了雨水、落叶以及枯草等,形成肥料,反施肥给绿化带9等,既保护了环境,有辅助绿化带9等植物的生长。其中,将第一输送装置7设置在单独的井筒2内,主要是便于对第一输送装置7进行调式、检修或者更换等。其中,可选地,第二输送装置为现有技术中的泵体。其中,肥料井和井筒的数量以及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肥料井3设置有排泄阀;绿化带9的一侧的土壤内设置有第二井筒2,第二井筒2内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经由第二管路分别连通于肥料井3的排泄阀以及绿化带9,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将肥料井3内的肥料输送给绿化带9。(图中未示出)其中,将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单独的井筒2内,主要是便于对第二输送装置进行调式、检修或者更换等。其中,可选地,第二输送装置为现有技术中的泵体。在该实施例中,可利用第二输送装置将肥料井3内发酵好的肥料输送给绿化带9,避免了人工操作。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进料口5的数量为一个,且进料口5呈部分环状。在该实施例中,结构简单,便于成型,而且使得能从不同的方位将落叶和枯草收集至肥料井3内。当然,不仅限于此,进料口5为多个,且多个进料口5沿着井盖4的周向均匀分布;导料板6的数量也为多个,且多个导料板6与多个进料口5相一一对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蓄水池1与市政的雨水井相连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阀门。(图中未示出)在该实施例中,当蓄水池1过满的时候,可将多余的水排出至市政的雨水井内。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井盖4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图中未示出),用于气体的流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多个花盆8,多个花盆8与多个井盖4相一一对应,花盆8置于井盖4的顶端。在该实施例中,既起到美观的作用,也起到掩盖、保护肥料井3的井盖4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人们由于好奇心去打开井盖4,造成危险。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集再利用系统,应用于绿化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井筒以及多个肥料井;/n其中,多个所述肥料井均嵌设在所述绿化带一侧的土壤内,且多个所述肥料井沿着所述绿化带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n所述肥料井配设有井盖,且所述井盖的侧壁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高于地面设置,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地面之间形成有倾斜的导料板;/n所述蓄水池设置在所述绿化带的下方,所述蓄水池的外部的土壤内设置有第一井筒,所述第一井筒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经由第一管路分别连通于所述肥料井以及所述蓄水池,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蓄水池内的水输送给所述肥料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集再利用系统,应用于绿化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井筒以及多个肥料井;
其中,多个所述肥料井均嵌设在所述绿化带一侧的土壤内,且多个所述肥料井沿着所述绿化带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肥料井配设有井盖,且所述井盖的侧壁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高于地面设置,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地面之间形成有倾斜的导料板;
所述蓄水池设置在所述绿化带的下方,所述蓄水池的外部的土壤内设置有第一井筒,所述第一井筒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经由第一管路分别连通于所述肥料井以及所述蓄水池,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蓄水池内的水输送给所述肥料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井设置有排泄阀;
所述绿化带的一侧的土壤内设置有第二井筒,所述第二井筒内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经由第二管路分别连通于所述肥料井的排泄阀以及所述绿化带,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肥料井内的肥料输送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吴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