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梅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511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杨梅采摘装置,包括底座、球形壳、切割机构和连接杆,所述球形壳固定在底座前表面,且端部留有缺口,所述底座后表面垂直固定有连接杆,两个所述切割机构可拆卸式且相对安装在底座两侧,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刀和驱动组件,所述球形壳前端球面设置有供切割刀穿过的弧形长孔,所述切割刀一端穿过弧形长孔伸进球形壳内,另一端露在外侧,且与驱动组件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架、驱动气缸和活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底座、球形壳、切割机构和连接杆结合,可实现对高出杨梅的采摘,相对手动采摘可提高杨梅采摘的效率,且降低站高采摘摔倒的几率,同时可对采摘的杨梅收集,避免出现掉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杨梅采摘装置
本技术属于杨梅采摘
,具体涉及一种杨梅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杨梅,又称圣生梅、白蒂梅,属于杨梅科杨梅属小乔木或灌木植物,该属有50多个种,原产中国浙江余姚,在中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均有分布,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而杨梅采摘过程中,部分杨梅生长在较高处,增加采摘的不便,因此需要用到相应的采摘工具对高出杨梅进行采摘。现有的有些成熟的杨梅生长处较高,站在高处采摘容易出现摔倒的危险,而手动采摘较为麻烦且费力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杨梅采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杨梅采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有些成熟的杨梅生长处较高,站在高处采摘容易出现摔倒的危险,而手动采摘较为麻烦且费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杨梅采摘装置,包括底座、球形壳、切割机构和连接杆,所述球形壳固定在底座前表面,且端部留有缺口,所述底座后表面垂直固定有连接杆,两个所述切割机构可拆卸式且相对安装在底座两侧,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刀和驱动组件,所述球形壳前端球面设置有供切割刀穿过的弧形长孔,所述切割刀一端穿过弧形长孔伸进球形壳内,另一端露在外侧,且与驱动组件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架、驱动气缸和活动杆。优选的,“L”型的所述固定架相对位于球形壳两侧,其一端延伸至底座侧面,且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端部固定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内部活塞杆与切割刀相背面螺纹旋合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杆对称固定在切割刀相背面。优选的,所述固定架表面设置有圆形环,所述活动杆自由端活动穿过圆形环露在外侧,且端部螺纹旋合安装有限位板,所述固定架内直角面固定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底座前表面垂直固定有缓冲台,所述缓冲台位于球形壳内部,其前端为立体半圆形,所述缓冲台下端直径为上端直径的两倍,所述缓冲台为缓冲棉。优选的,所述球形壳下端球面设置有供杨梅穿过的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嵌入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截面为类“T”型,且所述密封板为橡胶板。优选的,两个所述切割刀相对端为三角形,所述连接杆包括外螺管和内螺杆,且二者长度可旋合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将底座、球形壳、切割机构和连接杆结合,可实现对高出杨梅的采摘,相对手动采摘可提高杨梅采摘的效率,且降低站高采摘摔倒的几率,同时可对采摘的杨梅收集,避免出现掉落的情况。(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连接杆,既可控制底座移动,又可根据需要调节长度,一定范围内保证切割机构与杨梅树枝接触切割,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仰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驱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座;2、球形壳;3、切割机构;31、切割刀;32、驱动组件;321、固定架;322、驱动气缸;323、活动杆;4、缓冲台;5、连接杆;6、弧形长孔;7、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杨梅采摘装置,包括底座1、球形壳2、切割机构3和连接杆5,球形壳2固定在底座1前表面,且端部留有供杨梅穿过的缺口,且缺口可供多个杨梅同时穿过,底座1后表面垂直固定有连接杆5,两个切割机构3可拆卸式且相对安装在底座1两侧,切割机构3包括切割刀31和驱动组件32,球形壳2前端球面设置有供切割刀31穿过的弧形长孔6,切割刀31一端穿过弧形长孔6伸进球形壳2内,另一端露在外侧,且与驱动组件32可拆卸式连接,驱动组件32包括固定架321、驱动气缸322和活动杆323,通过将底座1、球形壳2、切割机构3和连接杆5结合,可实现对高出杨梅的采摘,相对手动采摘可提高杨梅采摘的效率,且降低站高采摘摔倒的几率,同时可对采摘的杨梅收集,避免出现掉落的情况。本实施例中,优选的,“L”型的固定架321相对位于球形壳2两侧,其一端延伸至底座1侧面,且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1上,另一端端部固定有驱动气缸322,驱动气缸322内部活塞杆与切割刀31相背面螺纹旋合连接,当活塞杆相对移动到极限时,两个切割刀31端部距离极近却不接触,当活塞杆相背移动至极限时,切割刀31相对端位于球形壳2内壁,两个活动杆323对称固定在切割刀31相背面,固定架321表面设置有圆形环,活动杆323自由端活动穿过圆形环露在外侧,活动杆323可增加切割刀31移动和安装稳固性,且端部螺纹旋合安装有限位板,方便后续切割刀31的取下更换,固定架321内直角面固定有加强筋,通过设置有驱动组件32,可驱动切割刀31对杨梅树枝的自动裁剪,节省手动裁剪消耗的力。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1前表面垂直固定有缓冲台4,缓冲台4位于球形壳2内部,其前端为立体半圆形,缓冲台4下端直径为上端直径的两倍,缓冲台4为缓冲棉,利用缓冲台4,可对掉落的杨梅进行缓冲,降低其表面因为冲击碰撞造成损坏的几率,间接增加杨梅完整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球形壳2下端球面设置有供杨梅穿过的矩形孔,矩形孔内嵌入安装有密封板7,密封板7截面为类“T”型,且密封板7为橡胶板,利用密封板7,方便后续杨梅的取出,且密封板7安装和拆卸简单方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切割刀31相对端为三角形,连接杆5包括外螺管和内螺杆,且二者长度可旋合调节,连接杆5端部安装有控制驱动气缸322工作的开关,利用连接杆5,既可控制底座1移动,又可根据需要调节长度,一定范围内保证切割机构3与杨梅树枝接触切割,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中驱动气缸322的型号为SC50X100-50-S-FA;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时,两个切割刀31相对距离最大,可握住连接杆5端部,控制底座1靠近高处的杨梅,且杨梅通过缺口位于球形壳2内,可打开开关,两个驱动气缸322同时工作,内部活塞杆相对移动,控制两个切割刀31对杨梅树枝进行切割,切割的杨梅先掉落在缓冲台4端部,并沿着圆周面滑落在球形壳2底部,待切割好后,活塞杆相背移动带动切割刀31相背移动至球形壳2内壁处,再将开关关上,并将整个工具移动至下一处,采取相同操作即可,而收集的杨梅,最终可从球形壳2下端的矩形孔拿出,通过将底座1、球形壳2、切割机构3和连接杆5结合,可实现对高处杨梅的采摘,相对手动采摘可提高杨梅采摘的效率,且降低站高采摘摔倒的几率,同时可对采摘的杨梅收集,避免出现掉落的情况。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杨梅采摘装置,包括底座(1)、球形壳(2)、切割机构(3)和连接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壳(2)固定在底座(1)前表面,且端部留有缺口,所述底座(1)后表面垂直固定有连接杆(5),两个所述切割机构(3)可拆卸式且相对安装在底座(1)两侧,所述切割机构(3)包括切割刀(31)和驱动组件(32),所述球形壳(2)前端球面设置有供切割刀(31)穿过的弧形长孔(6),所述切割刀(31)一端穿过弧形长孔(6)伸进球形壳(2)内,另一端露在外侧,且与驱动组件(32)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2)包括固定架(321)、驱动气缸(322)和活动杆(3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杨梅采摘装置,包括底座(1)、球形壳(2)、切割机构(3)和连接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壳(2)固定在底座(1)前表面,且端部留有缺口,所述底座(1)后表面垂直固定有连接杆(5),两个所述切割机构(3)可拆卸式且相对安装在底座(1)两侧,所述切割机构(3)包括切割刀(31)和驱动组件(32),所述球形壳(2)前端球面设置有供切割刀(31)穿过的弧形长孔(6),所述切割刀(31)一端穿过弧形长孔(6)伸进球形壳(2)内,另一端露在外侧,且与驱动组件(32)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2)包括固定架(321)、驱动气缸(322)和活动杆(3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梅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L”型的所述固定架(321)相对位于球形壳(2)两侧,其一端延伸至底座(1)侧面,且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1)上,另一端端部固定有驱动气缸(322),所述驱动气缸(322)内部活塞杆与切割刀(31)相背面螺纹旋合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杆(323)对称固定在切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始兴县创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