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寒凉区水稻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511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稻栽培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寒凉区水稻种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种子处理、播种前准备、播种、秧田管理、移栽插秧、适时收割、喷施微生物腐解菌剂、秸秆全量还田、整地等几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解决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中耕深稳定性不高、秸秆覆盖率小、覆盖不严密、还田不均匀、作业幅宽不一致、合垄不严密等机械化耕作质量问题,还解决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后秸秆腐解率低、时间过长、秸秆漂浮率过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减少化肥用量,可使吉林省中东部水稻种植区的水稻每公顷增产7%以上,每公顷增加经济效益1700元以上,对开发秸秆资源潜在利用空间,提高作物产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寒凉区水稻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寒凉区水稻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秸秆还田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国内外研究表明,稻草整株全量和稻草半量切碎的还田方式使千粒重有所增加;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累积,可以提高土壤N,P,K等元素的含量,同时明显增加其有效性,促进土壤养分循环,为作物生长提高充足的肥力,最终提高产量;秸秆还田能显著刺激土壤微生物大量繁殖和活度的提高,0-20cm耕层细菌数增加142.9%,真菌数增加了115.0%,另外溶磷真菌的数量也明显增加;长期秸秆还田后杂草多样性和密度显著降低,抑制了杂草种子萌发。虽然秸秆还田有众多优点,但是由于机械、技术以及寒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水田的缺氧环境使秸秆有效分解所需积温不足,秸秆腐烂慢,营养元素释放量小,针对这些问题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秸秆腐解剂,结果表明,生物复合菌剂加速秸秆腐烂速度,促进秸秆中营养元素释放,在生物菌剂作用下,秸秆中速效磷大量释放期提前1个月,速效钾释放量增加1倍。根据国内外多数研究报告,水稻秸秆还田趋向于全量机械化,并结合秸秆腐解菌使用,能够加快秸秆腐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废弃物的污染,增加作物产量,从而有利于产业发展和增产增效。水稻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源。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已成为一项提高土壤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愈来愈受到重视。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大、秸秆产量大,由于国家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和我省创建生态省的战略目标,目前政府规定全域禁止焚烧秸秆。但是由于缺乏适宜的水稻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仍存在大量秸秆被就地焚烧和弃置现象,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导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水稻产量逐年提高的背后是化肥大量施入与不适当的施用,这导致了稻田土壤酸化,有机质下降,土壤物理结构破坏,进而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面源污染等问题纷纷出现。因此,大力推广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合理利用水稻秸秆资源,开发秸秆资源潜在利用空间,缓解对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对保障粮食安全、土壤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一项严峻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水稻秸秆全量还田中耕深稳定性不高、秸秆覆盖率小、覆盖不严密、还田不均匀、作业幅宽不一致、合垄不严密等机械化耕作质量问题以及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后秸秆腐解率低、时间过长、秸秆漂浮率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合理利用水稻秸秆资源、有效减少化肥用量、促进水稻增产增收的基于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寒凉区水稻种植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寒凉区水稻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种子处理:(1)晒种:平铺厚度为8~10cm,晾晒1~2天,每天翻动3~4次;(2)选种:将水稻种子置入比重为1.1~1.2的盐水中,去除漂浮在水面的秕谷,然后将选出的种子用清水清洗2~3次;(3)浸种消毒:将种子在药液中浸泡,所述药液为杀菌剂和水按照90~110mL:100斤的比例复配得到的混合液,所述浸泡的温度为18~22℃,浸泡的时间为4~6天;(4)催芽:将浸种消毒完毕的种子堆放起来进行催芽,堆积厚度≤50cm,温度控制在28~30℃,每天翻动2~3次,当80%种子破胸,即胚根突破谷壳时,放到阴凉处降温晾干以备播种;S2、播种前准备:整地作床,准备育苗土;S3、播种:4月5日到4月15日在育苗土中进行播种育苗,播种后覆土,用沙子覆盖一层,然后用丁扑乳油的水溶液进行封闭;S4、秧田管理:播种至出苗期,出苗前如果苗床缺水,应及时浇一次透水,温度控制在25~30℃,出苗70~80%时揭去地膜;出苗期至2.5叶期,温度控制在25~28℃,晴天通风炼苗,床土保持湿润;2.5叶期至移栽期,当外界气温超过20℃时,要进行通风炼苗,插秧前4~5天晚间不盖膜炼苗,并施加追肥;S5、移栽插秧:5月15日到5月25日进行移栽插秧;S6、适时收割:当90%~100%的稻粒成熟变黄,或穗轴有三分之一变黄,为最适收获期,完成水稻收割工作;S7、喷施微生物腐解菌剂:秋季水稻收割后,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前1~3天,喷施微生物腐解菌剂,喷施量为40~60kg/公顷;S8、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秸秆全量还田,还田方法为5~7cm切断还田,秸秆粉碎长度≤10cm;S9、整地:水稻收割后,土壤含水量≤25%时,对田地进行旋耕,旋耕深度≥15cm,旋耕后的稻田在第二年春季插秧前15~25d放水泡田,泡田深度高出旋耕后的土壤表面2~3cm,泡田时间为3~5d,泡田后进行搅浆平地,搅浆平地后保持2~3cm水层沉浆,沉浆完毕,进行插秧工作,具体操作方式及田间管理方法同上述步骤S5-S9,如此周年循环。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浸种消毒过程中的杀菌剂包含咯菌啨和/或精甲霜灵,当所述杀菌剂为咯菌啨和精甲霜灵的混合物时,由咯菌啨与精甲霜灵按照每1000mL24~26g:37~38g的比例混合而成。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整地作床的方法为在播种前10~15天扣棚,苗床地翻8~12cm后作床,播种前1~2天浇透底水;所述育苗土为旱田表土或山地腐殖土,所述旱田表土或山地腐殖土为带有粘性且必须是前一年未施用过除草剂的土壤,所述育苗土的使用量为2~3立方米/公顷,所述育苗土的粒径为50~60目,在每立方米育苗土中加入200~300g硫酸铵、25~75g尿素、100~150g二铵、50~150g硫酸钾和10~15g质量分数为40~60%的甲霜灵粉剂后,堆放2~3天。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播种的播种方式为人工插秧或机械插秧,所述人工插秧采用的是434孔的简塑育秧盘,所述434孔的简塑育秧盘的用量为330~380个/公顷,所述人工插秧的播种量为40~60g/盘;所述机械插秧采用的是30cm×56cm的育秧盘,所述30cm×56cm的育秧盘的用量为300~340个/公顷,所述机械插秧的播种量为100~120g/盘;所述丁扑乳油的水溶液是将丁扑乳油与水按照每100平方米20~40mL:20~40kg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丁扑乳油的有效成分为25~35wt%的丁草胺和5~15wt%的扑草净。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追肥为每80~120盘人工插秧盘或每40~60盘机械插秧盘的秧苗浇施硫酸铵水溶液,所述硫酸铵水溶液是将硫酸铵用水稀释成的450~550倍水溶液。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插秧密度为15~17穴/m2,每穴大小为8~10寸×6~8寸。优选的,水稻的施肥管理包括施用尿素250~350kg/公顷、二铵50~150kg/公顷和氯化钾50~150kg/公顷,具体施用方法为,底肥:秋天收割后或移栽前结合深翻施加尿素100~200kg/公顷,二铵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寒凉区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nS1、种子处理:/n(1)晒种:平铺厚度为8~10cm,晾晒1~2天,每天翻动3~4次;/n(2)选种:将水稻种子置入比重为1.1~1.2的盐水中,去除漂浮在水面的秕谷,然后将选出的种子用清水清洗2~3次;/n(3)浸种消毒:将种子在药液中浸泡,所述药液为杀菌剂和水按照90~110mL:100斤的比例复配得到的混合液,所述浸泡的温度为18~22℃,浸泡的时间为4~6天;/n(4)催芽:将浸种消毒完毕的种子堆放起来进行催芽,堆积厚度≤50cm,温度控制在28~30℃,每天翻动2~3次,当80%种子破胸,即胚根突破谷壳时,放到阴凉处降温晾干以备播种;/nS2、播种前准备:整地作床,准备育苗土;/nS3、播种:4月5日到4月15日在育苗土中进行播种育苗,播种后覆土,用沙子覆盖一层,然后用丁扑乳油的水溶液进行封闭;/nS4、秧田管理:/n播种至出苗期,出苗前如果苗床缺水,应及时浇一次透水,温度控制在25~30℃,出苗70~80%时揭去地膜;/n出苗期至2.5叶期,温度控制在25~28℃,晴天通风炼苗,床土保持湿润;/n2.5叶期至移栽期,当外界气温超过20℃时,要进行通风炼苗,插秧前4~5天晚间不盖膜炼苗,并施加追肥;/nS5、移栽插秧:5月15日到5月25日进行移栽插秧;/nS6、适时收割:当90%~100%的稻粒成熟变黄,或穗轴有三分之一变黄,为最适收获期,完成水稻收割工作;/nS7、喷施微生物腐解菌剂:秋季水稻收割后,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前1~3天,喷施微生物腐解菌剂,喷施量为40~60kg/公顷;/nS8、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秸秆全量还田,还田方法为5~7cm切断还田,秸秆粉碎长度≤10cm;/nS9、整地:水稻收割后,土壤含水量≤25%时,对田地进行旋耕,旋耕深度≥15cm,旋耕后的稻田在第二年春季插秧前15~25d放水泡田,泡田深度高出旋耕后的土壤表面2~3cm,泡田时间为3~5d,泡田后进行搅浆平地,搅浆平地后保持2~3cm水层沉浆,沉浆完毕,进行插秧工作,具体操作方式及田间管理方法同上述步骤S5-S9,如此周年循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寒凉区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S1、种子处理:
(1)晒种:平铺厚度为8~10cm,晾晒1~2天,每天翻动3~4次;
(2)选种:将水稻种子置入比重为1.1~1.2的盐水中,去除漂浮在水面的秕谷,然后将选出的种子用清水清洗2~3次;
(3)浸种消毒:将种子在药液中浸泡,所述药液为杀菌剂和水按照90~110mL:100斤的比例复配得到的混合液,所述浸泡的温度为18~22℃,浸泡的时间为4~6天;
(4)催芽:将浸种消毒完毕的种子堆放起来进行催芽,堆积厚度≤50cm,温度控制在28~30℃,每天翻动2~3次,当80%种子破胸,即胚根突破谷壳时,放到阴凉处降温晾干以备播种;
S2、播种前准备:整地作床,准备育苗土;
S3、播种:4月5日到4月15日在育苗土中进行播种育苗,播种后覆土,用沙子覆盖一层,然后用丁扑乳油的水溶液进行封闭;
S4、秧田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出苗前如果苗床缺水,应及时浇一次透水,温度控制在25~30℃,出苗70~80%时揭去地膜;
出苗期至2.5叶期,温度控制在25~28℃,晴天通风炼苗,床土保持湿润;
2.5叶期至移栽期,当外界气温超过20℃时,要进行通风炼苗,插秧前4~5天晚间不盖膜炼苗,并施加追肥;
S5、移栽插秧:5月15日到5月25日进行移栽插秧;
S6、适时收割:当90%~100%的稻粒成熟变黄,或穗轴有三分之一变黄,为最适收获期,完成水稻收割工作;
S7、喷施微生物腐解菌剂:秋季水稻收割后,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前1~3天,喷施微生物腐解菌剂,喷施量为40~60kg/公顷;
S8、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秸秆全量还田,还田方法为5~7cm切断还田,秸秆粉碎长度≤10cm;
S9、整地:水稻收割后,土壤含水量≤25%时,对田地进行旋耕,旋耕深度≥15cm,旋耕后的稻田在第二年春季插秧前15~25d放水泡田,泡田深度高出旋耕后的土壤表面2~3cm,泡田时间为3~5d,泡田后进行搅浆平地,搅浆平地后保持2~3cm水层沉浆,沉浆完毕,进行插秧工作,具体操作方式及田间管理方法同上述步骤S5-S9,如此周年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寒凉区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浸种消毒过程中的杀菌剂包含咯菌啨和/或精甲霜灵,当所述杀菌剂为咯菌啨和精甲霜灵的混合物时,由咯菌啨与精甲霜灵按照每1000mL24~26g:37~38g的比例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寒凉区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整地作床的方法为在播种前10~15天扣棚,苗床地翻8~12cm后作床,播种前1~2天浇透底水;
所述育苗土为旱田表土或山地腐殖土,所述旱田表土或山地腐殖土为带有粘性且必须是前一年未施用过除草剂的土壤,所述育苗土的使用量为2~3立方米/公顷,所述育苗土的粒径为50~60目,在每立方米育苗土中加入200~300g硫酸铵、25~75g尿素、100~150g二铵、50~150g硫酸钾和10~15g质量分数为40~60%的甲霜灵粉剂后,堆放2~3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寒凉区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播种的播种方式为人工插秧或机械插秧,所述人工插秧采用的是434孔的简塑育秧盘,所述434孔的简塑育秧盘的用量为330~380个/公顷,所述人工插秧的播种量为40~60g/盘;
所述机械插秧采用的是30cm×56cm的育秧盘,所述30cm×56cm的育秧盘的用量为300~340个/公顷,所述机械插秧的播种量为100~120g/盘;
所述丁扑乳油的水溶液是将丁扑乳油与水按照每100平方米20~40mL:20~40kg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丁扑乳油的有效成分为25~35wt%的丁草胺和5~15wt%的扑草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红光程正海任军王立春武俊男刘春光梁尧刘剑钊程松袁静超刘松涛张水梅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