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98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添加到水系中时次溴酸的效果良好地发挥的水处理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含有以下的成分(a)~成分(c)且pH为10以上的水处理剂、及/或含有碱剂、氯胺化合物及溴化物盐的水处理剂,其中,(a)氯胺化合物、(b)溴化物盐、(c)聚合物中的羧基含有率为0.8g‑COOH/g‑聚合物以下的羧基聚合物1质量%~18质量%,一种水处理剂,其制造后的总氯检测率为95%以上且总氯浓度中的游离氯含有率为0.05%(以C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水处理剂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剂等水处理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蓄热水系、纸浆工序水系、集尘水系、洗涤塔水系等各种水系中,为了对水系的配管内或过滤膜等获得防止生物附着、防止粘泥或杀微生物(例如细菌、真菌、藻类等)等效果的目的,使用次卤酸(例如次氯酸、次溴酸等)。作为一例,在冷却水的开放循环冷却水等中流通次卤酸而获得上述效果。在上述次卤酸中,次溴酸比次氯酸具有更高的杀菌力,因此次溴酸在水系中的使用受到关注。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水的杀菌方法,在水中分别添加氯系氧化剂与稳定化次溴酸组合物,且上述稳定化次溴酸组合物包含溴系氧化剂、或溴化合物与氯系氧化剂的反应物、以及氨基磺酸化合物。例如专利文献2中,为了控制水系中的微生物引起的污染,提出了一种杀生物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a)通过将未稳定化的次氯酸钠与作为稳定剂的氨基磺酸在碱性溶液中混合而制备pH至少为11的稳定化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次氯酸盐的工序;(b)制备作为溴化物离子源的溴化钠的工序;以及(c)将前述工序(b)中制备的该溴化物离子源添加到前述工序(a)中制备的该稳定化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次氯酸盐中的工序(例如,参照权利要求1及段落[0047]等)。另外,例如专利文献3中,作为用于控制生物附着的稳定化溴溶液的制造方法,提出了一种制造稳定化溴溶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使作为溴源的溴化钠溶液与作为稳定剂的固体氨基磺酸盐化合而生成混合物的工序;b.向前述混合物中缓慢添加作为氧化剂的次氯酸钠溶液的工序;然后,c.在前述混合物中缓慢添加作为碱源的氢氧化钠溶液,将前述混合物的pH调整为至少13的工序(例如,参照权利要求1及段落[0022]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20983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表2005-51908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表2002-54029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4-1400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添加到水系中时次溴酸的效果良好地发挥的水处理的技术。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者等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可提供一种在添加到水系中时次溴酸的效果良好地发挥的水处理的技术,从而完成了本技术。即,本技术如下所述。[1]一种水处理剂,其含有以下的成分(a)~成分(c)且pH为10以上:(a)氯胺化合物、(b)溴化物盐、(c)聚合物中的羧基含有率为0.8g-COOH/g-聚合物以下的羧基聚合物1质量%~18质量%。[2]根据前述[1]所述的水处理剂,其中,所述氯胺化合物与溴化物盐的摩尔比为1:0.1~1.0。[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水处理剂,其中,所述水处理剂为粘泥控制用、防腐蚀用或防垢用中的至少任一种。[4]根据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处理剂,其中,所述水处理剂中的所述(a)氯胺化合物及所述(b)溴化物盐是对混合了碱剂、稳定剂及溴化物盐的混合溶液与氧化剂进行混合而获得者。[5]根据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处理剂,其中,所述水处理剂的制造后的总氯检测率为95%以上且总氯浓度中的游离氯含有率以Cl2计为0.05%以下。[6]一种水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其对混合了碱剂、稳定剂及溴化物盐的混合溶液与氧化剂进行混合。[7]根据前述[6]所述的水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稳定剂为氨基磺酸化合物。[8]根据前述[6]或[7]所述的水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氧化剂为氯系氧化剂。[9]根据前述[6]~[8]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溶液的pH为13以上。[10]根据前述[6]~[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溶液是混合了粉末溴化物盐作为所述溴化物盐的溶液。[11]根据前述[6]~[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其中,进一步混合成羧基聚合物1质量%~18质量%,所述羧基聚合物中的羧基含有率为0.8g-COOH/g-聚合物以下。[12]一种水处理剂,其含有碱剂、氯胺化合物及溴化物盐,所述水处理剂的制造后的总氯检测率为95%以上且总氯浓度中的游离氯含有率以Cl2计为0.05%以下。[13]根据前述[12]所述的水处理剂,其中,所述水处理剂是对混合了碱剂、稳定剂及溴化物盐的混合溶液与氧化剂进行混合而获得的。[14]根据前述[13]所述的水处理剂,其中,所述水处理剂的pH为13以上。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可提供一种在添加到水系中时次溴酸的效果良好地发挥的水处理的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记载的效果未必受到限定,可为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任意效果。附图说明图1表示添加各试样1~4时的水系(pH8~9)中的总氧化剂浓度的经时变化。试样1:氯胺化合物(×),试样2:氯胺化合物+溴化物(△),试样3:氯胺化合物+羧基聚合物(□),试样4:氯胺化合物+羧基聚合物+溴化物(◇)。所述羧基聚合物的羧基量为0.77g-COOH/g-聚合物。将仅添加氯胺化合物时的浓度设为100%。图2表示使水处理剂中的羧基聚合物的羧基含有率(g-COOH/g-聚合物)变化且将各水处理剂添加到水系(pH8~9)中时的水系中的次溴酸浓度(%)及总氧化剂浓度(%)的关系。羧基聚合物在水系中的浓度为5mg-聚合物/L,添加后48小时的测定。将不加入羧基聚合物时的次溴酸浓度设为100%。图3表示使水处理剂中的羧基聚合物的羧基含有率(g-COOH/g-聚合物)变化且将各水处理剂添加到水系(pH8~9)中时的水系中的次溴酸浓度(%)及总氧化剂浓度(%)的关系。羧基聚合物在水系中的浓度为30mg-聚合物/L,添加后48小时的测定。将不加入羧基聚合物时的次溴酸浓度设为100%。图4表示使水处理剂中的羧基聚合物的含量变化且将各水处理剂添加到水系(pH8~9)中时的水系中的羧基聚合物的浓度(mg/L)及次溴酸浓度(%)的关系。将不加入羧基聚合物时的次溴酸浓度设为100%。图5表示将本技术的水处理剂添加到水系(pH8~9)中时的水系中的次溴酸浓度(mg/L以Cl2计)的经时变化。图6表示关于试验例29(实施例1)、试验例30及试验例31(比较例1及比较例2)的各水处理剂,各水处理剂制造后经过固定时间时的各水处理剂中的总氯检测率(%)的变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用以实施本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表示本技术的具代表性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本技术的范围并不由此限定性地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百分率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以质量表示。另外,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与下限值可根据需要任意组合。<1.本技术的概要>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添加到水系中时次溴酸的效果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剂,其含有以下的成分(a)~成分(c)且pH为10以上:/n(a)氯胺化合物、/n(b)溴化物盐、/n(c)聚合物中的羧基含有率为0.8g-COOH/g-聚合物以下的羧基聚合物1质量%~18质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118 JP 2019-007092;20190329 JP 2019-0652901.一种水处理剂,其含有以下的成分(a)~成分(c)且pH为10以上:
(a)氯胺化合物、
(b)溴化物盐、
(c)聚合物中的羧基含有率为0.8g-COOH/g-聚合物以下的羧基聚合物1质量%~18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剂,其中,所述氯胺化合物与所述溴化物盐的摩尔比为1:0.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处理剂,其中,所述水处理剂为粘泥控制用、防腐蚀用或防垢用中的至少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处理剂,其中,所述水处理剂中的所述(a)氯胺化合物及所述(b)溴化物盐是对混合了碱剂、稳定剂及溴化物盐的混合溶液与氧化剂进行混合而获得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处理剂,其中,所述水处理剂的制造后的总氯检测率为95%以上且总氯浓度中的游离氯含有率以Cl2计为0.05%以下。


6.一种水处理剂的制造方法,其对混合了碱剂、稳定剂及溴化物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肇永井直宏
申请(专利权)人: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