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93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机、送板机械臂、三台丝印机及收料机,相邻的两台所述丝印机之间、以及所述丝印机与所述收料机之间设有送料翻转机械手。所述上料机包括产品承载座、第一输送带、升降推板、第一真空吸板、翻转上板机构、影像整合平台,所述翻转上板机构包括第二伸缩装置、转动曲柄、翻转轴、翻板支撑杆,所述影像整合平台包括第一台板、自动夹持拍板结构、第一三轴旋转台、第一对位相机,所述丝印机上设有三轴旋转位移平台和第二对位相机;所述收料机包括进料传送装置、升降装置、收料框传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达到上料、输送、对位校正、收料流程全自动进行,有效提高电路板印刷精度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
技术介绍
目前在半自动丝网印制FPC/PCB技术当中,主要是单台面印刷机,由承印吸风平台、升降机构、印刷机构等组成,其原理是:将FPC/PCB放置在承印吸风平台上,升降机构用于给印刷机构调节高度,印刷机构对FPC/PCB进行丝印,这种印刷机存在以下缺陷:1、人工上料后需要等待印刷机构对FPC/PCB丝印完成后再进行下料,对于每块FPC/PCB的丝印而言,都需要人工重复操作,很不方便。2、人工上料时需要目测给FPC/PCB进行定位,由于FPC/PCB的定位要求很高,导致人工定位非常慢,影响印刷效率。3、机体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能够达到上料、输送、对位校正、收料流程全自动进行,有效提高电路板印刷精度及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机、送板机械臂、三台丝印机及收料机,相邻的两台所述丝印机之间、以及所述丝印机与所述收料机之间设有送料翻转机械手;所述上料机包括产品承载座、第一输送带、升降推板、第一真空吸板、翻转上板机构、影像整合平台,所述产品承载座上设有斜立的靠板,所述产品承载座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所述第一真空吸板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传送方向的后端上方,所述第一真空吸板正对所述靠板底部且其远离所述靠板的一侧设有第一伸缩装置;所述升降推板设于所述靠板与所述第一真空吸板之间且可收缩至所述第一输送带下方;所述翻转上板机构包括第二伸缩装置、转动曲柄、翻转轴、翻板支撑杆,所述翻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方且其一端通过所述转动曲柄与所述第二伸缩装置连接,所述翻板支撑杆设于所述第一真空吸板两侧且与所述翻转轴连接,所述翻板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驱动在竖直面和水平面之间翻转,所述翻板支撑杆的靠近所述第一真空吸板的一端设有扣抓;所述影像整合平台设于所述翻转上板机构的一侧,包括第一台板、自动夹持拍板结构、第一三轴旋转台、第一对位相机,所述第一台板上设有第二输送带及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一侧的凹部,所述翻板支撑杆翻转至水平面时承托在所述凹部上,所述自动夹持拍板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台板的长宽两个方向,所述第一三轴旋转台设于所述第一台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对位相机设于所述第一三轴旋转台上,所述第一台板对应所述第一对位相机开设有第一摄影窗;所述丝印机上设有三轴旋转位移平台,所述三轴旋转位移平台上设有第二对位相机;所述收料机包括进料传送装置、升降装置、收料框传送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于所述进料传送装置一侧,所述收料框传送装置设于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收料框传送装置的传动方向与所述进料传送装置的传动方向相垂直。进一步的,所述送板机械臂包括第一横移模组、第一升降气缸、纵梁及至少两个第二真空吸板,所述第一升降气缸设于所述第一横移模组的滑块上且连接所述纵梁,所述第二真空吸板两两平行设于所述纵梁上。进一步的,所述送料翻转机械手包括第二横移模组、第二升降气缸、横梁、机械手臂,所述第二升降气缸设于所述第二横移模组的滑块上且连接所述横梁的中部,所述机械手臂设于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机械手臂的端部设有180度旋转气缸及垂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机械手指,所述机械手指与所述180度旋转气缸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三轴旋转位移平台包括第二三轴旋转台、中框、第二台板,所述中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三轴旋转台并可在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台板滑动连接在所述中框上并可以Y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对位相机设于所述中框上,所述第二台板上对应所述第二对位相机开设有第二摄影窗。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夹持拍板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台板长度方向两侧的前后夹持拍板、设于所述第一台板宽度方向两侧的左右夹持拍板,所述前后夹持拍板及所述左右夹持拍板均连接有推动气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对位相机及所述第二对位相机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步进电机滑轨、第二步进电机滑轨、摄像头连接座、摄像头,所述第二步进电机滑轨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步进电机滑轨的滑块上,所述摄像头连接座设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滑轨的滑块上,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摄像头连接座滑动连接且可上下滑动,所述摄像头连接座上设有上下调节螺杆及锁紧旋钮。进一步的,所述进料传送装置包括座板、两个固定座及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滚轮组件,两个所述固定座平行地滑动连接在所述座板上,且所述固定座间设有调节螺杆,所述滚轮组件包括若干直线排布的滚轮及驱动所述滚轮转动的步进电机。进一步的,所述收料框传送装置包括横移固定板、传动皮带、横移电机、线性导轨及滑动板,所述传动皮带设于所述横移固定板上,所述线性导轨设于所述传动皮带的两侧,所述滑动板设于所述线性导轨上,所述横移电机设于所述横移固定板底部并连接所述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带动所述滑动板在所述线性导轨上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台、设于所述升降台两侧的升降滑杆和升降轴承,所述升降台内设有升降电机,所述横移固定板的底部与所述升降滑杆、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可调节长度的收料框,所述收料框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自上而下设有承托产品的凸块,所述滑动板上设有若干收料框定位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设置斜立的靠板可将电路板斜立放置在产品承载座上,通过第一输送带输送,第一真空吸板吸附住电路板底部并收缩,将电路板底端置于翻转上板机构的扣抓,然后升降推板升起顶开电路板顶端,同时翻转轴进行翻转将电路板90度翻转至影像整合平台上;斜立式投料自动翻板的操作能够有效避免电路板刮伤或造成压痕,有效提高上料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影像整合平台设置有第一对位相机,可准确识别电路板的位置,再配合第一三轴旋转台能够自动对位、校正印刷所需精度,极大地提高印刷的质量。(3)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丝印机上设有三轴旋转位移平台及第二对位相机,集自动对位、位移于一体,能够提高印刷的准确性和多用性。(4)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设置的上料机能够自动完成送料、装框及换框等操作,达到省时省人工的效果。(5)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相较于同类产品精简了复杂的零部件,可节省造价约50%,具有印刷精度好、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料机不包括影像整合平台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料机的翻转上板机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料机的影像整合平台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送板机械臂的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三轴旋转位移平台的结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n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机、送板机械臂、三台丝印机及收料机,相邻的两台所述丝印机之间、以及所述丝印机与所述收料机之间设有送料翻转机械手;/n所述上料机包括产品承载座、第一输送带、升降推板、第一真空吸板、翻转上板机构、影像整合平台,所述产品承载座上设有斜立的靠板,所述产品承载座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所述第一真空吸板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传送方向的后端上方,所述第一真空吸板正对所述靠板底部且其远离所述靠板的一侧设有第一伸缩装置;所述升降推板设于所述靠板与所述第一真空吸板之间且可收缩至所述第一输送带下方;/n所述翻转上板机构包括第二伸缩装置、转动曲柄、翻转轴、翻板支撑杆,所述翻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方且其一端通过所述转动曲柄与所述第二伸缩装置连接,所述翻板支撑杆设于所述第一真空吸板两侧且与所述翻转轴连接,所述翻板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驱动在竖直面和水平面之间翻转,所述翻板支撑杆的靠近所述第一真空吸板的一端设有扣抓;/n所述影像整合平台设于所述翻转上板机构的一侧,包括第一台板、自动夹持拍板结构、第一三轴旋转台、第一对位相机,所述第一台板上设有第二输送带及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一侧的凹部,所述翻板支撑杆翻转至水平面时承托在所述凹部上,所述自动夹持拍板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台板的长宽两个方向,所述第一三轴旋转台设于所述第一台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对位相机设于所述第一三轴旋转台上,所述第一台板对应所述第一对位相机开设有第一摄影窗;/n所述丝印机上设有三轴旋转位移平台,所述三轴旋转位移平台上设有第二对位相机;所述收料机包括进料传送装置、升降装置、收料框传送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于所述进料传送装置一侧,所述收料框传送装置设于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收料框传送装置的传动方向与所述进料传送装置的传动方向相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机、送板机械臂、三台丝印机及收料机,相邻的两台所述丝印机之间、以及所述丝印机与所述收料机之间设有送料翻转机械手;
所述上料机包括产品承载座、第一输送带、升降推板、第一真空吸板、翻转上板机构、影像整合平台,所述产品承载座上设有斜立的靠板,所述产品承载座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所述第一真空吸板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传送方向的后端上方,所述第一真空吸板正对所述靠板底部且其远离所述靠板的一侧设有第一伸缩装置;所述升降推板设于所述靠板与所述第一真空吸板之间且可收缩至所述第一输送带下方;
所述翻转上板机构包括第二伸缩装置、转动曲柄、翻转轴、翻板支撑杆,所述翻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方且其一端通过所述转动曲柄与所述第二伸缩装置连接,所述翻板支撑杆设于所述第一真空吸板两侧且与所述翻转轴连接,所述翻板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驱动在竖直面和水平面之间翻转,所述翻板支撑杆的靠近所述第一真空吸板的一端设有扣抓;
所述影像整合平台设于所述翻转上板机构的一侧,包括第一台板、自动夹持拍板结构、第一三轴旋转台、第一对位相机,所述第一台板上设有第二输送带及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一侧的凹部,所述翻板支撑杆翻转至水平面时承托在所述凹部上,所述自动夹持拍板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台板的长宽两个方向,所述第一三轴旋转台设于所述第一台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对位相机设于所述第一三轴旋转台上,所述第一台板对应所述第一对位相机开设有第一摄影窗;
所述丝印机上设有三轴旋转位移平台,所述三轴旋转位移平台上设有第二对位相机;所述收料机包括进料传送装置、升降装置、收料框传送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于所述进料传送装置一侧,所述收料框传送装置设于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收料框传送装置的传动方向与所述进料传送装置的传动方向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板机械臂包括第一横移模组、第一升降气缸、纵梁及至少两个第二真空吸板,所述第一升降气缸设于所述第一横移模组的滑块上且连接所述纵梁,所述第二真空吸板两两平行设于所述纵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CCD对位电路板双面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翻转机械手包括第二横移模组、第二升降气缸、横梁、机械手臂,所述第二升降气缸设于所述第二横移模组的滑块上且连接所述横梁的中部,所述机械手臂设于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机械手臂的端部设有180度旋转气缸及垂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机械手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幸思强徐康明吴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市格兰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