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的充电电路及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72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的充电电路及充电器。该充电电路包括:充电控制电路、与充电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单元、以及负载检测电路;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交流输入端,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正输出端;负载检测电路一端与正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单元连接;充电控制电路接收交流电压并根据控制单元的控制对交流电压进行控制处理后,从正输出端输出输出电压;负载检测电路根据正输出端的信号大小导通或关断,并在导通时输出反馈信号至控制单元。负载检测电路在电池负载插入时导通并产生反馈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反馈信号及负载检测电路的导通或关断状态识别电池负载的插拔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的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的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技术介绍
开关电源一般用于将市电转换成负载所需的直流电,从而为负载提供所需电压和电流。开关电源也可以作为电池负载的充电器,实现电池负载的恒流充电、恒压充电。一般的充电器不具备自动检测电池负载插入和拔出状态的功能,智能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的充电电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的充电电路,包括: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单元、以及负载检测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交流输入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正输出端;所述负载检测电路一端与所述正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接收交流电压并根据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对所述交流电压进行控制处理后,从所述正输出端输出输出电压;所述负载检测电路根据所述正输出端的信号大小导通或关断,并在导通时输出反馈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的充电电路中,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接收交流电压并整流滤波以输出第一直流电压的第一整流滤波电路、接收所述控制单元的开关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转为脉冲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将所述脉冲电压整流为第二直流电压并通过滤波后从所述正输出端输出输出电压的第二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所述交流输入端的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先后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电压转换电路;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依次与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正输出端连接;所述负载检测电路连接在所述正输出端和所述控制单元之间;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负载检测电路导通时,根据所接收的反馈信号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和/或所述控制单元检测与所述负载检测电路的连接端的电流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流信号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的充电电路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和所述正输出端之间的防打火电路;所述防打火电路包括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正输出端,阳极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优选地,所述负载检测电路包括第八电阻R8、第一稳压二极管ZD1、光电耦合器OT、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五电阻R5;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正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阳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OT的发光二极管阳极,所述光电耦合器OT的发光二极管阴极连接负输出端;所述负输出端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OT的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所述光电耦合器OT的三极管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中的控制芯片U1的负载识别端LED。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产生驱动信号的控制芯片U1、接收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以输出启动电压至所述控制芯片U1后采集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辅助绕组电压并输出供电电压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稳压供电电路、接收所述驱动信号并控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进行电压转换的开关电路、采集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辅助绕组电压并输出电压反馈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电压反馈电路、采集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原边绕组电流并输出电流反馈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电流检测电路和吸收原边绕组漏感能量的RCD吸收电路;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供电电路的第一端、所述RCD吸收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供电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供电端VCC;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RCD吸收电路的第二端,并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第三端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供电电路的第三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电压反馈引脚FB;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驱动引脚DRV,第三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电流检测引脚CS;所述控制芯片U1根据接收的所述电压反馈信号和所述电流反馈信号调节所述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大小以控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30)工作,从而调节所述正输出端的所述输出电压的大小。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采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并与所述控制芯片U1内的基准电压比较以控制所述控制芯片U1工作与否的第一直流电压采集电路;所述第一直流电压采集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控制芯片U1的过压检测引脚OVP之间;所述第一直流电压采集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的连接节点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过压检测引脚OVP。优选地,所述稳压供电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二极管D1、第二极性电容CE2;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先后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控制芯片U1的供电端、所述第二极性电容CE2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阳极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辅助绕组的第一端,所述辅助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极性电容CE2的阴极共同接地;优选地,所述电压反馈电路包括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二电阻R12;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所述辅助绕组的第一端之间的连接节点;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先后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电压反馈引脚FB、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接地;优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N-MOS开关管Q1和第十一电阻R11;所述N-MOS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二端,栅极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驱动引脚DRV、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源极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接地;优选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电流检测引脚CS,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N-MOS开关管Q1的漏极、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接地;优选地,所述RCD吸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六电阻R6、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并经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共同连接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经所述N-MOS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优选地,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单元(20)、以及负载检测电路(50);/n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交流输入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正输出端;所述负载检测电路一端与所述正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20)连接;/n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接收交流电压并根据所述控制单元(20)的控制对所述交流电压进行控制处理后,从所述正输出端输出输出电压;/n所述负载检测电路(50)根据所述正输出端的信号大小导通或关断,并在导通时输出反馈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单元(20)、以及负载检测电路(50);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交流输入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正输出端;所述负载检测电路一端与所述正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20)连接;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接收交流电压并根据所述控制单元(20)的控制对所述交流电压进行控制处理后,从所述正输出端输出输出电压;
所述负载检测电路(50)根据所述正输出端的信号大小导通或关断,并在导通时输出反馈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接收交流电压并整流滤波以输出第一直流电压的第一整流滤波电路(10)、接收所述控制单元(20)的开关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转为脉冲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30)、将所述脉冲电压整流为第二直流电压并通过滤波后从所述正输出端输出输出电压的第二整流滤波电路(40);
连接所述交流输入端的第一整流滤波电路(10)的输出端先后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0)和所述电压转换电路(30);所述控制单元(20)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30)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30)依次与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40)、所述正输出端连接;所述负载检测电路(50)连接在所述正输出端和所述控制单元(20)之间;
所述控制单元(20)在所述负载检测电路(50)导通时,根据所接收的反馈信号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和/或所述控制单元(20)检测与所述负载检测电路(50)的连接端的电流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流信号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40)和所述正输出端之间的防打火电路(60);所述防打火电路包括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正输出端,阳极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40)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检测电路(50)包括第八电阻R8、第一稳压二极管ZD1、光电耦合器OT、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五电阻R5;
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正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阳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OT的发光二极管阳极,所述光电耦合器OT的发光二极管阴极连接负输出端;所述负输出端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OT的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所述光电耦合器OT的三极管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0)中的控制芯片U1的负载识别端LED。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检测电池负载插拔状态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20)包括产生驱动信号的控制芯片U1、接收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以输出启动电压至所述控制芯片U1后采集所述电压转换电路(30)的辅助绕组电压并输出供电电压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稳压供电电路(202)、接收所述驱动信号并控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30)进行电压转换的开关电路(205)、采集所述电压转换电路(30)的辅助绕组电压并输出电压反馈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电压反馈电路(204)、采集所述电压转换电路(30)的原边绕组电流并输出电流反馈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电流检测电路(206)和吸收原边绕组漏感能量的RCD吸收电路(203);
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1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供电电路(202)的第一端、所述RCD吸收电路(203)的第一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30)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供电电路(20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供电端VCC;所述电压转换电路(3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RCD吸收电路(203)的第二端,并连接所述开关电路(205)的第一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30)的第三端分别连接所述稳压供电电路(202)的第三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204)的第一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20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电压反馈引脚FB;所述开关电路(20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驱动引脚DRV,第三端连接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智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菱奇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