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龙波专利>正文

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71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器,包括分别和电源、用电器相连的第一、第二接线端子以及第一、第二接线端子之间的导线,还包括转轴,转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上,导线缠绕在转轴的位于壳体内部的轴身上,第一、第二接线端子布置在壳体的外部,将充电器的导线缠绕在转轴上,较为有序,不会造成导线的打结现象,便于导线的收藏,且可以通过控制转轴的转动实现导线的收放,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器。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便利度和舒适度,涌现出了许多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耗电,那么就需要充电器对其充电,当前存在的充电器多种多样,充电器的基本构成包括和电源相连的接线端子、和用电器相连的接线端子以及连接两个接线端子之间的导线,其中导线的长短对于充电器的使用和存放等会产生影响,当导线过长时,导线会因存放无序而容易打结,影响充电器的使用;当导线过短时,用电器在充电时会因导线长度的限制而不便移动,给充电状态下用电器的使用造成一定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器,其导线能够有序收藏。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充电器,包括分别和电源、用电器相连的第一、第二接线端子以及第一、第二接线端子之间的导线,还包括转轴,转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上,导线缠绕在转轴的位于壳体内部的轴身上,第一、第二接线端子布置在壳体的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将充电器的导线缠绕在转轴上,较为有序,不会造成导线的打结现象,便于导线的收藏,且可以通过控制转轴的转动实现导线的收放,使用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4是接电爪杆转动到长度方向与转轴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时电连接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接电爪杆转动到长度方向与转轴长度方向垂直的状态时电连接部分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充电器,包括分别和电源、用电器相连的第一、第二接线端子10、20以及第一、第二接线端子102、0之间的导线30,还包括转轴40,转轴40转动设置在壳体50上,导线30缠绕在转轴40的位于壳体50内部的轴身上,第一、第二接线端子102、0布置在壳体50的外部,此充电器中的导线30是缠绕在转轴40上,较为有序,不会造成导线30的打结现象,且导线30是储存在壳体50内,便于导线30的收藏和整个充电器的携带,另外通过控制转轴40的转动即可实现导线30的收放,结构简单且使用较为方便。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0布置在转轴40的端部,导线30呈渐开线式或螺旋式缠绕在转轴40的轴身上,这两种缠绕方式均可实现导线30的有序布列。结合图1-图3,所述导线30为扁平状且呈渐开线式缠绕在转轴40的轴身上,所述壳体50包括圆形底板51以及和底板51的边缘相连的立式布置的围板52,底板51和围板52组成的本体的敞口处设置端盖53,所述转轴40的两端分别垂直穿过底板51和端盖53的中心,底板51与端盖53之间的距离和导线30的宽度相符,围板52上开设有贯通板体的开口521。将导线30设计为扁平状、渐开线式的缠绕方式,使导线30方便缠绕的同时可以使其布置更为有序,另外还能节省导线30的占用空间,从而可以缩小壳体50的体积,将壳体50的内部设计成圆柱状的空腔以和导线50缠绕后呈现的圆柱形状相符,体积的减小使充电器便于携带,开口521的设置是供导线30穿过。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0的构成包括与电源插座匹配布置的接电爪杆11,接电爪杆11的一端连接在转轴40的一端,转轴40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转轴40相对于壳体50转动的转动手柄60,接电爪杆11和转动手柄60分别显露状位于端盖53和底板51的外侧板面处,一方面便于接电爪杆11和电源相连,另一方面便于使用转动手柄60驱动转轴40的转动以控制导线30的收放。结合图4-图6,所述接电爪杆11固定在铰接轴60上,铰接轴60的两端转动铰接在转轴40的管状结构的端部管壁上,接电爪杆11随铰接轴60相对于转轴40转动时,接电爪杆11的长度方向分别处在与转轴40长度方向一致或垂直两种位置状态。使用充电器充电时,将接电爪杆11旋转到其长度方向与转轴40长度方向一致的位置状态即可,停止充电时,将接电爪杆11旋转到其长度方向与转轴40长度方向垂直的位置状态,避免接电爪杆11突出在壳体50外而遭受损坏且便于收藏。结合图4-图6,所述转轴40端部的管腔中自管口向内依次间隔设置铰接轴60和固线板70,固线板70临近铰接轴60的板面上设置导电触块71,导电触块71与位于固线板70的另一面布设的导电金属线31电连接。这样接电爪杆11在随铰接轴60旋转时导电金属线31不会跟随其转动,避免导电金属线31因长期转动造成线路损坏。所述转轴40的端部设置缺口以避让接电爪杆11的转动路径直至接电爪杆11的长度方向与转轴40的长度方向垂直位置处,缺口的设置使接电爪杆11得以自由转动,为接电爪杆11的叠合提供可能。所述端盖53的外侧板面的中心开设凹槽531,接电爪杆11转动到其长度方向与转轴40的长度方向垂直位置处时,接电爪杆11的杆身位于凹槽531内,端盖53上的凹槽531给接电爪杆11的杆身提供一个存储空间,避免未充电状态时接电爪杆11裸露在壳体50外部而造成磨损。所述导电触块71的外表面为球形曲面,与导电触块71电接触的接电爪杆11的端头为球面状,接电爪杆11转动到其长度方向与转轴40的长度方向一致位置处时,接电爪杆11的球面状的端头和导电触块71的凹面相贴靠,接电爪杆11在转动到导电触块71凹面边缘位置时跨越凹面边缘,用于固定导电触块71的固线板70发生微小挤压变形,而后导电触块71的球面端头越过凹面边缘抵触到导电触块71的凹面中心位置,这样可使接电爪杆11和导电触块71接触时更为牢靠,保证充电器充电过程中可靠的电连接。所述导线30的上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标记有刻度,这样使充电器还可以同时作为测量工具使用,使充电器得到多功能的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器,包括分别和电源、用电器相连的第一、第二接线端子(10、20)以及第一、第二接线端子(10、20)之间的导线(3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40),转轴(40)转动设置在壳体(50)上,导线(30)缠绕在转轴(40)的位于壳体(50)内部的轴身上,第一、第二接线端子(10、20)布置在壳体(50)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包括分别和电源、用电器相连的第一、第二接线端子(10、20)以及第一、第二接线端子(10、20)之间的导线(3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40),转轴(40)转动设置在壳体(50)上,导线(30)缠绕在转轴(40)的位于壳体(50)内部的轴身上,第一、第二接线端子(10、20)布置在壳体(50)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0)布置在转轴(40)的端部,导线(30)呈渐开线式或螺旋式缠绕在转轴(40)的轴身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30)为扁平状且呈渐开线式缠绕在转轴(40)的轴身上,所述壳体(50)包括圆形底板(51)以及和底板(51)的边缘相连的立式布置的围板(52),底板(51)和围板(52)组成的本体的敞口处设置端盖(53),所述转轴(40)的两端分别垂直穿过底板(51)和端盖(53)的中心,底板(51)与端盖(53)之间的距离和导线(30)的宽度相符,围板(52)上开设有贯通板体的开口(5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0)的构成包括与电源插座匹配布置的接电爪杆(11),接电爪杆(11)的一端连接在转轴(40)的一端,转轴(40)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转轴(40)相对于壳体(50)转动的转动手柄(60),接电爪杆(11)和转动手柄(60)分别显露状位于端盖(53)和底板(51)的外侧板面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波
申请(专利权)人:李龙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