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和吸油材料的循环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464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和吸油材料的循环利用方法。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包括:S1、将退役的锂电池残余电量放出,接着对其进行拆解,得到拆解隔膜;或是S1’、取锂电池隔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不合格的隔膜。S2、将所述隔膜包覆在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上,制得吸油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使得不良隔膜以及锂电池中的隔膜二次开发利用,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和吸油材料的循环利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和吸油材料的循环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主要部件之一,然而随着锂电池使用寿命结束,需要对锂电池进行报废拆解和回收利用。其中会有大量的隔膜。另外在生产隔膜的过程中,也会有一定量的不良品。这些隔膜直接排放至环境中难以分解,造成环境污染;将隔膜进行简单地粉碎混炼制成母料,其经济价值也大大降低。如何能够利用回收隔膜的性质进行二次开发,是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工业发展,含油污的废水废液和海洋石油泄漏造成的污染已经不容忽视,使用吸油材料吸附废油后再处理是主要的治理方法。根据文献《吸油材料的进展》(《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12月第35卷第12期),常用的吸油材料分为无机材料、有机聚合物材料和天然材料三类。无机材料包括膨胀珍珠岩、蛭石、炭黑等,有机材料包括PP纤维毡和PET纤维等,天然材料包括棉、麻、秸秆等。这些材料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例如:无机材料价格低取材容易,但在吸油的同时也容易吸水,吸水和吸油都是表面吸附过程,两者是互相竞争的,吸水后吸油能力会明显下降;天然材料环保容易处理,但是也有吸水的问题,而且吸油能力差;有机材料虽然性能好,但是价格较高且也来自于石油化工,难以在自然界分解,会形成污染。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急需提供一种抗水吸油,符合环保要求且价格较低的吸油材料。而且,现有的吸油材料在吸油后一般是作为污染废物处理,比如填埋或者焚烧。这样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良隔膜以及锂电池中的隔膜直接排解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或是回收制成母粒经济价值大大降低以及现有技术中吸油材料在吸水后吸油性能下降,吸油后的吸油材料作为废料处理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的浪费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和吸油材料的循环利用方法,使得不良隔膜以及锂电池中的隔膜二次开发利用,提高经济效益,隔膜主要成分是多孔PE或者PP能够吸油阻水避免内核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吸水导致其吸油性能下降,且能够使得吸油材料循环利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退役的锂电池残余电量放出,接着对其进行拆解,得到拆解隔膜;S2、将所述隔膜包覆在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上,制得吸油材料。可选地,所述步骤S1还可以替换为:S1’、取锂电池隔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不合格的隔膜。具体地,所述质量不合格的隔膜为厚度超标的隔膜。锂电池隔膜是聚乙烯(PE)或者聚丙烯(PP)材料。这两种材料从物质性质来说都是亲油憎水的。隔膜从结构上来说就是多孔的,孔径在50~80nm。这种孔径下且由于材料本身亲油性能,可以导致油从孔中渗透,但是水受到表面张力作用,不能透过。优选地,所述隔膜的达因值小于60dyn/cm。达因值在此范围内,水不易透过。优选地,所述隔膜的透气值小于1000s/100cc。透气值在此范围内,透油效果更佳。可选地,所述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或天然材料。具体地,所述无机材料为膨胀珍珠岩、蛭石、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材料为PP纤维毡或PET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天然材料为棉、麻、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如上所述的任一项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制得的吸油材料的循环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吸油材料放入油水混合液中,所述油水混合液中的油污穿过包覆隔膜,被内核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吸收,所述油水混合液中的水被包覆隔膜阻隔,避免内核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吸水;S21、将吸油后的吸油材料加热至包覆隔膜热分解的温度,所述包覆隔膜和所述油污混合挥发,剩下内核未吸水的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S31、将剩下的未吸水的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包覆上拆解隔膜或质量不合格的隔膜,重复形成新的吸油材料。具体地,所述步骤S21中,在真空中将吸油后的吸油材料加热至包覆隔膜热分解的温度,所述包覆隔膜和所述油污混合挥发,所述包覆隔膜分解成气态烃,挥发的油污通过冷凝回收。通过将油污真空加热挥发后续采用冷凝回收油污,步骤简单易操作,避免油污蒸发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的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具体效果如下:1、锂电池隔膜的主要是聚乙烯(PE)或者聚丙烯(PP)材料,这两种材料从物质性质来说都是亲油憎水的,即易透油阻水,将回收的隔膜包覆在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的外层,有效地增加了内核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的吸油选择性,有效地增加了内核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吸油率。2、本申请使用在生产过程中质量不合格的锂电池隔膜或者锂电池中回收的隔膜,将其回收再利用,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显著提高经济效益。避免现有技术中将不良或使用后的隔膜直接丢弃造成环境污染,也能避免将不良或使用后的隔膜回收做成母粒,大大降低其经济效益。3、此外,锂电池用隔膜具有非常高的物理强度,这能保证隔膜缠绕包裹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制成的吸油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便于生产制造和使用。同时隔膜厚度很薄,厚度小于20微米,即使缠绕几层,也很容易透过油污。本专利技术的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制得的吸油材料的循环利用方法,具体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吸油材料是由回收的隔膜包覆在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上,在使用该吸油材料时,由于包覆隔膜透油阻水膜,油污能够穿过包覆隔膜,被内核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吸收,水无法通过包覆隔膜(通过的水可以忽略不计),从而避免了内核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吸水,大大地提升了吸油材料的吸油选择性能,进而有效提高了吸油材料的吸油性能。2、本专利技术的吸油材料吸附油污后,采用蒸发去油污使得内核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循环利用,节能环保,且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相较于现有技术对于吸油后的材料进行填埋或焚烧,进而造成环境污染,本申请通过上述步骤,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能够多次循环利用,且能够有效避免环境污染,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制得的吸油材料的循环利用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最优实施例,一种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退役的锂电池残余电量放出,接着对其进行拆解,得到拆解隔膜;或是S1’、取锂电池隔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不合格的隔膜;质量不合格的隔膜为厚度超标的隔膜。隔膜的达因值小于60dyn/cm;隔膜的透气值小于1000s/100cc。S2、将隔膜包覆在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上,制得吸油材料。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或天然材料。无机材料为膨胀珍珠岩、蛭石、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退役的锂电池残余电量放出,接着对其进行拆解,得到拆解隔膜;/nS2、将所述隔膜包覆在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上,制得吸油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退役的锂电池残余电量放出,接着对其进行拆解,得到拆解隔膜;
S2、将所述隔膜包覆在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上,制得吸油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可以替换为:
S1’、取锂电池隔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不合格的隔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不合格的隔膜为厚度超标的隔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的达因值小于60dyn/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的透气值小于1000s/100cc。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或天然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王晓明徐强黄仕斌杨浩田陈伦戴静闻包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