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单元、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453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5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单元、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的显示面板,该驱动方法在一帧显示画面中,对注视区和部分非注视区进行显示数据的更新,而剩余部分非注视区的至少部分移位寄存单元则仅进行时钟信号的传递,且在连续的M帧显示画面中,非注视区的各部分均被扫描一次。由于非注视区仅进行时钟信号的传递,使得一帧显示画面的扫描时间能够减少,从而提升显示画面的扫描频率,提升用户的体验;并且,由于非注视区无需对栅极线进行扫描,也就无需对非注视区的数据信号进行更新,因此能够大幅降低数据的传输量,降低驱动的负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寄存单元、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单元、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行业的发展,用户对显示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VR、AR、沉浸式游戏、竞速运动等特定的显示场景下,对显示设备超高分辨率、超高刷新频率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常规显示频率下动态模糊、显示拖影等问题比较严重,而提高显示分辨率、刷新频率又会直接加剧数据传输带宽、高功耗、像素充电不足等问题,严重限制用户在显示设备中的沉浸式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移位寄存单元、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以在低功耗的条件下为用户提供高频刷新的观看体验,提升用户的沉浸式体验。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单元,所述移位寄存单元包括:输入模块,分别与输入端、第一电压端和上拉节点电连接;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上拉节点、第一时钟端、第一扫描控制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扫描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二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n输入模块,分别与输入端、第一电压端和上拉节点电连接;/n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上拉节点、第一时钟端、第一扫描控制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电连接;/n扫描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二电压端、第二扫描控制端电连接;/n所述输出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输入端接收到启动信号将所述第一电压端提供的第一电压写入所述上拉节点;/n所述输出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上拉节点处于第一电压时将所述第一时钟端接收的第一时钟信号由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且当所述第一扫描控制端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且所述第二扫描控制端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将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由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至本级栅极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模块,分别与输入端、第一电压端和上拉节点电连接;
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上拉节点、第一时钟端、第一扫描控制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电连接;
扫描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二电压端、第二扫描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输出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输入端接收到启动信号将所述第一电压端提供的第一电压写入所述上拉节点;
所述输出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上拉节点处于第一电压时将所述第一时钟端接收的第一时钟信号由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且当所述第一扫描控制端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且所述第二扫描控制端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将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由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至本级栅极线以作为栅极扫描信号;
所述扫描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扫描控制端输入的第三控制信号时将所述第二电压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连接,且当所述第一扫描控制端接收到第四控制信号时将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断开,以使所述第二输出端不将第一时钟信号的工作电平传输至本级栅极线以作为栅极扫描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拉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二时钟端和下拉节点电连接,且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时钟端接收到第二时钟信号将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有效电平写入所述下拉节点;
下拉模块,分别与所述上拉节点、所述下拉节点、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压端电连接,且被配置为当所述下拉节点处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工作电平时将所述上拉节点与所述第二电压端导通,且将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电压端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复位模块,分别与第一复位端、所述上拉节点和所述第二电压端电连接,且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复位端输入第一复位信号将所述上拉节点与所述第二电压端导通;
第二复位模块,分别与所述上拉节点、第三电压端和第二复位端电连接,且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复位端输入的第二复位信号时将所述上拉节点与所述第三电压端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压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上拉节点电连接;
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第九晶体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上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时钟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扫描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拉节点和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扫描控制模块包括第十晶体管,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扫描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压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拉控制模块包括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和第二电容,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上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下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压端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极均与所述第二时钟端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下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拉节点和所述第二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下拉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下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压端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下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上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压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包括第八晶体管,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复位端电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上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八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少雷孙继刚刘蕊孙伟段欣张峻玮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