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448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交通灯杆,交通灯杆包括底座、灯杆主体、延伸杆和横杆。底座的下端具有固定柱,固定柱置于地底。灯杆主体的内部具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上具有第一丝杆,延伸杆置于灯杆主体中且安装在第一丝杆上。横杆通过螺栓安装在延伸杆上。该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底座能够快速且稳定的将固定杆安装,同时能够通过距离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检测车辆的重量和高度,以便于将另一端的交通灯杆上的延伸杆提升,从而便于后端的车辆看到前方的交通指示灯,从而避免了跟在大车后端误闯红绿灯的行为,同时提高了安全性能,使得交通管理更加的人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交通指示灯作为城市中的不可或缺、数量较多的基础设施,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其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数据的采集,而应该是以智慧交通指示灯为基础,构建整个智慧城市。传统的交通指示灯在交通路口只是单纯的“扮演”着替代人们管理交通顺序,使得路口的车辆能够有序的通行,但是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针对城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来说便是不科学。现有的交通指示灯高度不能够发生变化,导致一些较大、较高的车辆挡在较低、较小的车辆前面时,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从而会跟着前方较大的车辆进行行驶,而观察不到交通指示灯的情况,导致误闯红灯,对交通带来影响,也会对驾驶员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现有的交通指示灯在安装时,只是采用简单的深埋安装,安装较为简单,后期需要针对底座的螺栓松动现象进行定期维护,造成资源浪费。针对城市交通管理的诟病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合理或者不人性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交通灯杆,所述交通灯杆包括底座、灯杆主体、延伸杆和横杆,所述底座的下端具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置于地底,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具有固定部,所述底座置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具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具有螺纹部、连接部和压紧部,所述连接部将螺纹部和压紧部连接,所述压紧部的直径小于螺纹部的直径,所述螺纹部与螺纹孔配合安装,所述灯杆主体通过固定板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固定板的中间具有固定孔,所述灯杆主体置于所述固定孔中,所述固定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灯杆主体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具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两侧具有导向槽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通过导向槽与安装孔连通,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大于导向槽的宽度,且小于安装孔的直径,所述螺纹部上具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置于所述限位孔中,所述固定件的中间具有与螺纹部配合的螺纹;所述灯杆主体的内部镂空,所述灯杆主体的内部具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具有第一丝杆,所述延伸杆置于所述灯杆主体中且安装在第一丝杆上,所述灯杆主体的内壁上具有滑槽,所述延伸杆的外壁上具有与滑槽配合的滑杆;所述横杆通过螺栓安装在延伸杆上,所述横杆上具有交通指示灯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具有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上具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具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具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中间通过第二转动杆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旋转杆的下端具有距离传感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定部呈梯形台状。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螺纹孔中具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压紧部的下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定柱通过水泥浇筑而成。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六角部,用于转动固定件;导向部,用于对固定件进行导向,且导向部的两侧具有平面部,所述固定件通过平面部在导向槽中配合滑动,所述导向部的直径等于限位孔的直径;衔接部,用于将六角部和导向部连接;限制部,用于将固定件限制在限位孔中,所述限制部的直径等于安装孔的直径;所述底座上具有放置限制部的滑动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灯杆主体的外部两端具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灯杆主体和延伸杆之间通过环形孔连通,所述延伸杆的内壁上具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具有防坠杆,所述防坠杆通过环形孔延伸至固定箱中,所述固定箱的内壁上具有防坠板,所述防坠板上具有限制槽和齿槽,所述限制槽和齿槽连通,所述固定箱的内壁上还具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具有推板,所述推板与防坠杆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坠板上具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上端通过第一铰接杆安装在防坠板上,所述固定箱的外壁上具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具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延伸至所述固定箱的内部,所述第二丝杆上具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上具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与旋转板的下端铰接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横杆的下端具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安装在地底之中。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底座能够快速且稳定的将固定杆安装,同时能够通过距离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检测车辆的重量和高度,以便于将另一端的交通灯杆上的延伸杆提升,从而便于后端的车辆看到前方的交通指示灯,从而避免了跟在大车后端误闯红绿灯的行为,同时提高了安全性能,使得交通管理更加的人性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交通路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中的交通灯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的B-B处剖面图;图5为图2中的第三电机和旋转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的底座、固定柱、灯杆主体、固定箱和延伸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灯杆主体、底座和固定柱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7中的D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图7中的固定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7中的底座爆炸图;图12为图11中的固定杆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中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1中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6中延伸杆结构示意图。图中:交通灯杆1、底座2、灯杆主体3、延伸杆4、横杆5、固定柱6、固定部7、螺纹孔8、螺纹部9、连接部10、固定杆101、压紧部11、固定板12、固定孔13、第一弹簧14、安装孔15、导向槽16、限位孔17、固定件18、六角部181、导向部182、平面部183、衔接部184、限制部185、滑动槽186、第一电机19、第一丝杆20、滑槽21、滑杆22、固定箱23、环形孔24、安装板25、防坠杆26、防坠板27、限制槽28、齿槽29、第二弹簧30、推板31、旋转板32、第一铰接杆33、第二电机34、第二丝杆35、第一滑动块36、第二铰接杆37、交通指示灯38、第三电机39、第三丝杆40、第二滑动块41、第一转动杆42、旋转杆43、第二转动杆44、距离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交通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灯杆包括底座、灯杆主体、延伸杆和横杆,所述底座的下端具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置于地底,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具有固定部,所述底座置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具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具有螺纹部、连接部和压紧部,所述连接部将螺纹部和压紧部连接,所述压紧部的直径小于螺纹部的直径,所述螺纹部与螺纹孔配合安装,所述灯杆主体通过固定板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固定板的中间具有固定孔,所述灯杆主体置于所述固定孔中,所述固定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灯杆主体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具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两侧具有导向槽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通过导向槽与安装孔连通,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大于导向槽的宽度,且小于安装孔的直径,所述螺纹部上具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置于所述限位孔中,所述固定件的中间具有与螺纹部配合的螺纹;/n所述灯杆主体的内部镂空,所述灯杆主体的内部具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具有第一丝杆,所述延伸杆置于所述灯杆主体中且安装在第一丝杆上,所述灯杆主体的内壁上具有滑槽,所述延伸杆的外壁上具有与滑槽配合的滑杆;/n所述横杆通过螺栓安装在延伸杆上,所述横杆上具有交通指示灯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具有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上具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具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具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中间通过第二转动杆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旋转杆的下端具有距离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交通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灯杆包括底座、灯杆主体、延伸杆和横杆,所述底座的下端具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置于地底,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具有固定部,所述底座置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具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具有螺纹部、连接部和压紧部,所述连接部将螺纹部和压紧部连接,所述压紧部的直径小于螺纹部的直径,所述螺纹部与螺纹孔配合安装,所述灯杆主体通过固定板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固定板的中间具有固定孔,所述灯杆主体置于所述固定孔中,所述固定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灯杆主体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具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两侧具有导向槽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通过导向槽与安装孔连通,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大于导向槽的宽度,且小于安装孔的直径,所述螺纹部上具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置于所述限位孔中,所述固定件的中间具有与螺纹部配合的螺纹;
所述灯杆主体的内部镂空,所述灯杆主体的内部具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具有第一丝杆,所述延伸杆置于所述灯杆主体中且安装在第一丝杆上,所述灯杆主体的内壁上具有滑槽,所述延伸杆的外壁上具有与滑槽配合的滑杆;
所述横杆通过螺栓安装在延伸杆上,所述横杆上具有交通指示灯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具有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上具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具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具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中间通过第二转动杆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旋转杆的下端具有距离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呈梯形台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中具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压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声谦刘鼎立陈玮坤周小春张洪海
申请(专利权)人:赣通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