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437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绩效考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采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数据;S2、对日常工作数据按照种类、部门、职务、时间、事件进行多维度统计,得到统计数据;S3、采用spark分布式算法对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客观成绩;S4、根据全方位考核层级的胜任力模型,按照评分周期进行周期性打分评价,得到主观成绩,胜任力模型由德、能、勤、绩和廉五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预设一条打分项;S5、通过加权平均客观成绩与主观成绩,得到综合成绩。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从客观的角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并不能全面地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价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绩效考核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主要通过手工汇总得出成绩,速度慢、效率低,也很难实现公开、高效、快速、公平地考核。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的部分工作内容难以进行量化,很难进行精准的评价,从而使得考核的结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无法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导致奖优罚劣的力度不足。对此,文件CN107767057A公开了一种“互联网+”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系统,包括:数据录入模块,用于采集考勤数据、GPS位置信息、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数据和案件侦破数据;统计分析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按照种类、部门、职务、时间、事件进行多维度统计,然后采用spark分布式计算对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成绩;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录入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存储统计分析模块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数据;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数据录入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和统计分析模块的计算结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工作人员建立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绩效考核系统,通过对工作人员绩效数据进行考核分析,能够分析、预知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态度,充分实现全员考、大排名的要求,真正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现有技术只通过可以量化的数据,也即只能从客观的角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并不能反映工作人员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是否达标,从而并不能全面地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从客观的角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并不能全面地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价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为:用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采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数据;S2、对日常工作数据按照种类、部门、职务、时间、事件进行多维度统计,得到统计数据;S3、采用spark分布式算法对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客观成绩;S4、根据全方位考核层级的胜任力模型,按照评分周期进行周期性打分评价,得到主观成绩,胜任力模型由德、能、勤、绩和廉五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预设一条打分项;S5、通过加权平均客观成绩与主观成绩,得到综合成绩。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首先,采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数据;然后,根据日常工作数据计算工作人员的客观成绩,也即,对日常工作数据按照种类、部门、职务、时间、事件进行多维度统计,得到统计数据,并通过spark分布式算法对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客观成绩;接着,根据全方位考核层级的胜任力模型,其中,胜任力模型由德、能、勤、绩和廉五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预设一条打分项;按照评分周期进行周期性打分评价,得到主观成绩;最后,通过加权平均客观成绩与主观成绩,得到综合成绩。本专利技术通过spark分布式算法对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客观成绩,根据全方位考核层级的胜任力模型,按照评分周期进行周期性打分评价,得到主观成绩,并通过加权平均客观成绩与主观成绩,得到综合成绩,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从客观的角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并不能全面地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价的技术问题。进一步,S4中,单个维度的满分与默认分以部门为单位自定义,默认分为未在时限内完成评价的分数。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这样的方式,各个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者统计、计分的习惯选择设置适合本部门的满分与默认分,从而便于分数的录入与统计。进一步,S4中,单个维度包括两种评分方式:评分采用加减按钮,点击一次加号按钮加上一个计量单位,点击一次减号按钮减去一个计量单位;评分通过点击分数值自行输入。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这样的方式,当评分与默认分数相差不大时,采用加减按钮加上一个计量单位或者减去一个计量单位即可录入分数,方便快捷,而且不容易出错;反之,当评分与默认分数相差比较大时,可通过点击分数值自行输入,从而提高录入分数的效率。进一步,S4中,设置第一分数阈值和第二分数阈值,当评分低于第一分数阈值或者评分高于第二分数阈值时,提示输入评分理由,第一分数阈值小于第二分数阈值。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这样的方式,当评分过高或者评分过低时,提示输入评分理由,既可以提醒核验输入的评分是否正确,又可以避免随意或者毫无根据地输入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分数。进一步,S4中,单个维度评分=直属上级评分×权重1+同级评分的加权平均×权重2+下级评分的加权平均×权重3+自评×权重4,权重1、权重2、权重3和权重4以部门为单位自定义;当缺失同级评分、下级评分时,单个维度评分=直属上级评分×权重1+自评×权重4。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这样的方式,同时由直属上级、同级、下级以及自己进行评价,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取加权平均,相较于由直属上级、同级、下级以及自己单独进行评价而言,得到的评分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进一步,日常工作数据包括定位打卡、上班、值班和外勤。有益效果在于:通常,这些数据能够反映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状态,有利于准确地对绩效进行考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用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包括步骤:S1、采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数据;S2、对日常工作数据按照种类、部门、职务、时间、事件进行多维度统计,得到统计数据;S3、采用spark分布式算法对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客观成绩;S4、根据全方位考核层级的胜任力模型,按照评分周期进行周期性打分评价,得到主观成绩,胜任力模型由德、能、勤、绩和廉五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预设一条打分项;S5、通过加权平均客观成绩与主观成绩,得到综合成绩。具体实施过程如下:S1、采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数据。在本实施例中,采集的数据包括,考勤系统传输的考勤数据、工作人员手机上传的GPS位置信息、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数据;其中,日常工作数据包括定位打卡、上班、值班和外勤的数据。对于可量化的数据,比如说,考勤数据、GPS信息,由系统自动录入并进行存储;对于不可量化的数据,比如说,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数据,则由工作人员自己通过电脑或者移动设备录入,并由部门领导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作为有效数据录入绩效考核系统。S2、对日常工作数据按照种类、部门、职务、时间、事件进行多维度统计,得到统计数据。也就是说,对于采集的考勤系统传输的考勤数据、工作人员手机上传的GPS位置信息、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数据和案件侦破管理平台传输的案件侦破数据,按照种类、部门、职务、时间、事件进行多维度统计。S3、采用spark分布式算法对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客观成绩。在准备运行Spark程序的同时,要有数据来源,比如说常见的读取数据来源是Hadoop集群中的HDFS、Hive也有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S1、采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数据;/nS2、对日常工作数据按照种类、部门、职务、时间、事件进行多维度统计,得到统计数据;/nS3、采用spark分布式算法对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客观成绩;/nS4、根据全方位考核层级的胜任力模型,按照评分周期进行周期性打分评价,得到主观成绩,胜任力模型由德、能、勤、绩和廉五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预设一条打分项;/nS5、通过加权平均客观成绩与主观成绩,得到综合成绩。/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采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数据;
S2、对日常工作数据按照种类、部门、职务、时间、事件进行多维度统计,得到统计数据;
S3、采用spark分布式算法对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客观成绩;
S4、根据全方位考核层级的胜任力模型,按照评分周期进行周期性打分评价,得到主观成绩,胜任力模型由德、能、勤、绩和廉五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预设一条打分项;
S5、通过加权平均客观成绩与主观成绩,得到综合成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单个维度的满分与默认分以部门为单位自定义,默认分为未在时限内完成评价的分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单个维度包括两种评分方式:评分采用加减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峻国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东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