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00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所述凹槽的边缘连接固定有护沿,所述壳体前侧端面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与壳体内部的空腔相贯通,所述壳体的下侧端面开设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内部的上端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开设有固定凹槽,分布在壳体空腔内部的北斗定位终端的一侧与护沿相贴合,通过护沿与北斗定位终端的一侧相贴合来实现对北斗定位终端的固定,北斗定位终端贴合护沿的另外一侧端面与防护垫相贴合,而防护垫截面呈波浪状可以使得空气在壳体的内部可以循环,进而北斗定位终端散发出来的热量经由散热孔以及防护垫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散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属于定位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北斗定位系统的接收终端,传统的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不便于使用者在户外使用,不能满足使用者的户外使用需求,并且由于北斗定位终端结构较大,在使用的过程中如若通过手掌固定存在费力的问题,为此我们设计出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北斗定位终端在使用的过程中如若通过手掌固定存在费力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壳体内部的空腔相贯通,所述凹槽的边缘连接固定有护沿,所述壳体前侧端面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与壳体内部的空腔相贯通,所述壳体的下侧端面开设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内部的上端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与分布在固定垫上端的限位凸球相卡接,所述支撑板的右侧连接固定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呈环形进行固定,所述壳体背离开设凹槽的一侧端面分布有底垫。进一步地,分布在壳体前侧端面的散热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散热孔之间等距进行排列,所述空腔底部开设散热孔的端面与北斗定位终端的下端面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阶梯槽为横截面呈凸字形的槽孔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垫为一种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构件,分布在固定垫上端的限位凸球设置有三个且三个限位凸球之间等距进行设置,所述限位凸球的上端为球形结构,所述固定垫的下侧呈圆弧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贴近阶梯槽的一侧的端面下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磁吸附块,固定在凹槽内部的磁吸附块与固定在阶梯槽内部下侧的磁吸附块相吸附。进一步地,所空腔内部的底部位置粘贴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表面分布有横截面呈波浪状的曲面结构,所述防护垫为一种采用硅胶材料制作而成的构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分布在壳体空腔内部的北斗定位终端的一侧与护沿相贴合,通过护沿与北斗定位终端的一侧相贴合来实现对北斗定位终端的固定,北斗定位终端贴合护沿的另外一侧端面与防护垫相贴合,而防护垫截面呈波浪状可以使得空气在壳体的内部可以循环,进而北斗定位终端散发出来的热量经由散热孔以及防护垫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散热的目的;另外防护垫采用硅胶材料而成,硅胶材料可以对壳体外部传递过来的动能进行吸收,进而实现对北斗定位终端进行保护,防止由于外界振动造成北斗定位终端内部电子元器件损坏的情况发生;另外支撑板转动后与壳体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该设计实现对壳体的支撑,便于工作人员对北斗定位终端进行观察,而支撑板通过磁吸附块与壳体进行固定,该设计便于在不使用支撑板时进行收纳,另外弹性带则便于使用者手部穿过,进而将北斗定位终端固定在使用者的手掌位置。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中固定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沿、2-壳体、3-底垫、4-散热孔、5-支撑板、6-弹性带、7-磁吸附块、8-固定垫、9-限位凸球、10-北斗定位终端、11-防护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包括壳体2,壳体2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壳体2内部的空腔相贯通,凹槽的边缘连接固定有护沿1,壳体2前侧端面开设有散热孔4且散热孔4与壳体2内部的空腔相贯通,壳体2的下侧端面开设有阶梯槽,阶梯槽内部的上端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下端面开设有固定凹槽,固定凹槽与分布在固定垫8上端的限位凸球9相卡接,支撑板5的右侧连接固定有弹性带6,弹性带6呈环形进行固定,壳体2背离开设凹槽的一侧端面分布有底垫3,通过底垫3增加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壳体2出现滑移。分布在壳体2前侧端面的散热孔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散热孔4之间等距进行排列,空腔底部开设散热孔4的端面与北斗定位终端10的下端面相贴合,通过散热孔4对北斗定位终端10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散发。阶梯槽为横截面呈凸字形的槽孔结构,采用阶梯槽实现对支撑板5以及弹性带6的固定。固定垫8为一种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构件,分布在固定垫8上端的限位凸球9设置有三个且三个限位凸球9之间等距进行设置,限位凸球9的上端为球形结构,固定垫8的下侧呈圆弧形结构,通过固定垫8增加支撑板5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固定带你通过限位凸球9进行固定,该设计便于在固定垫8损坏后进行更换。支撑板5贴近阶梯槽的一侧的端面下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磁吸附块7,固定在凹槽内部的磁吸附块7与固定在阶梯槽内部下侧的磁吸附块7相吸附,通过磁吸附块7来实现对支撑板5的固定。所空腔内部的底部位置粘贴有防护垫11,防护垫11的表面分布有横截面呈波浪状的曲面结构,防护垫11为一种采用硅胶材料制作而成的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使用时,首先将北斗定位终端10固定在壳体2内部的空腔中,固定后使得护沿1与北斗定位终端10的一侧端面相贴合,起到固定北斗定位终端10的目的,固定完成后即可进行使用,如果需要将北斗定位终端10进行位置的固定,此时转动支撑板5,支撑板5在转动的过程中与壳体2之间形成一定夹角,而位于支撑板5下侧的固定垫8与桌面进行接触,另外固定垫8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该设计可以增加固定垫8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在对壳体2进行固定后即可对北斗定位终端10进行使用,如果需要将北斗定位终端10固定在使用者手掌位置,通过将弹性带6取出,然后使用者手掌穿过弹性带6,通过使用者手掌对壳体2进行把持,起到固定北斗定位终端10的目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壳体(2)内部的空腔相贯通,所述凹槽的边缘连接固定有护沿(1),所述壳体(2)前侧端面开设有散热孔(4)且散热孔(4)与壳体(2)内部的空腔相贯通,所述壳体(2)的下侧端面开设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内部的上端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下端面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与分布在固定垫(8)上端的限位凸球(9)相卡接,所述支撑板(5)的右侧连接固定有弹性带(6),所述弹性带(6)呈环形进行固定,所述壳体(2)背离开设凹槽的一侧端面分布有底垫(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壳体(2)内部的空腔相贯通,所述凹槽的边缘连接固定有护沿(1),所述壳体(2)前侧端面开设有散热孔(4)且散热孔(4)与壳体(2)内部的空腔相贯通,所述壳体(2)的下侧端面开设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内部的上端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下端面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与分布在固定垫(8)上端的限位凸球(9)相卡接,所述支撑板(5)的右侧连接固定有弹性带(6),所述弹性带(6)呈环形进行固定,所述壳体(2)背离开设凹槽的一侧端面分布有底垫(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北斗定位终端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分布在壳体(2)前侧端面的散热孔(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散热孔(4)之间等距进行排列,所述空腔底部开设散热孔(4)的端面与北斗定位终端(10)的下端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洪江市索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