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之凯专利>正文

利用嘴形及发音特点的汉字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384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嘴形及发音特点的汉字输入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利用读汉字时嘴形变化、变化顺序、鼻音爆发音的特征,直接读出目的汉字的声码S,在读的同时按(按起笔特点设计的)部首键形成部首码B,用SB调汉字库中相应地址中的汉字到显示屏,并在字旁显示一个图码T,最后按动图示码键盘中的T码键,目的汉字的目的码SBT即被输入.它还可以单独用读字或部首键.再用图示码键产生目的汉字码SBT.(*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读汉字时嘴形变化、嘴形变化顺序及鼻音、爆发音发音的规律性,编译出其中的汉字代码,再经部首、显示选择,将目的汉字输入电子计算机的汉字输入装置。汉字由于字形复杂、单字数量大,无法直接用键输入。解决汉字输入电子计算机的问题,日本专利JP57-59241提出了从音声输入设备输入汉字,由手写图形输入设备输入汉字书写笔顺特点,再从这二种信息检索目的汉字的方法,日本专利JP57-73443提出了由实时手写文字识别设备的输入部分将部首输入,由显示器显示出已输入部首的文字,用文字指定部分选择出指定显示的文字,进行文字输入;日本专利JP57-73446提出了用输入笔指定字符盘内的目的字符达到输入字符目的的方法。由于汉字的复杂性,直接利用其书写特点构成的汉字输入装置,操作复杂,掌握困难,输入速度低;利用字符盘输入汉字虽然直观,但找目的字费时、输入速度低;利用声音输入汉字,由于每个人发音频谱、强弱不一样、发音重复一致性差,因此,目前实际上还没有直接通过读汉字,准确地利用声音输入汉字的专利技术。这样的一些原因影响了电子计算机在汉语使用区的推广和普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读汉字符合习惯要求、汉字输入直观、输入速度高、方法易于掌握、便于推广和普及的汉字输入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人读汉字,虽然发出声音的频谱、强弱不同,但其嘴形、嘴形变化顺序、鼻孔处的鼻音及爆发音的气流变化在一种标准读音下,是有规律的。1.在操作者的下嘴唇(也可以设在上嘴唇)嘴角贴一个薄电极(以下称S1),唇左(或右)中贴一个薄电极(以下称S2),唇中间贴一个薄电极(以下称S3)。这三个薄电极是在3-8毫米宽,长60~120毫米(具体根据需要可以是其他规格)的极薄绝缘膜上覆盖一层四周小于绝缘膜的导电体层制成的(电极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和规格),薄膜电极一头绝缘的一面在操作时,临时粘贴在操作者下嘴唇上,另一头作为输出引线。贴粘物选择易揭无毒的粘性物。同时在操作者身体上选一易导电部位,向人体加一安全电压v。通过人体电阻在上嘴唇也带有v的电压。在操作者读不同汉字时,S1、S2、S3将有规律地与上嘴唇接触,构成三个“开关”。和上嘴唇接触的电极输出v电压,用代码“1”表示,没有和上嘴唇接触的电极输出O伏电压,用代码“O”表示。这时,操作者按一种标准读法读任一汉字,S1、S2、S3中就能得到一组符合汉字读音规则的代码。2.在操作者发音时位置变化最大的下颌骨外侧,根据标准汉字读音时,下颌骨离开上颌骨后分几个张开程度位置,校定几个位置的接触开关。几个开关共用一个动片,动片跟随下颌骨上下移动,定片相对上颌骨是固定的。第一个开关的定片(以下称S4)设在下颌骨刚离开上颌骨时接通(或断开)的一个位置上,第三个开关的定片设在发音时张至最大时能接通的位置,第二个开关的定片则设在二个开关之间。在动片上加v电压,从三个定片S4、S5、S6上就能得到读不同汉字,张开不同程度时符合标准读音规则的又一组代码。3.在靠近操作者鼻孔(或孔内)设置一个微型拾音器(以下称W2),由于拾音器在鼻孔处接收的鼻声信号电平大大高于非鼻音信号,因此将W2的信号输至基准电平可以调节的比较放大器(称B )后,调节基准电平使读鼻音汉字时输出为“1”(高或低电平),读非鼻音汉字时输出为“O”,这样通过W2和B3就可以获得鼻音汉字和非鼻音汉字的代码。4.在读爆发音汉字时,有一股气流冲出,而读非爆发音汉字时。气流就小得多。为此,在操作者嘴前按一个拾音器W1,W2输出信号一路送一个比较放大器B1调节B1的基准电压使W1中有汉字读音信号时,B1输出为“1”,而没有读汉字声音时,输出为“O”。这样,B1输出“1”状态的时间(以下称M周期)就是取样编译汉字读音代码的周期。信号另一路经一个次音频选通电路(气流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次音频频段,而其他汉字读音能量主要集中在音频频段),另加在另一个比较放大器B2上、调节基准电平,使B2在W1接收爆发音汉字时输出为“1”,而接收非爆发音汉字时输出为“O”。这样通过W1和B2就可以获得爆发音和非爆发音汉字的代码。5.不同汉字在读过程,嘴形变化的顺序是不同的。在读一个汉字的起始时、过程中和结束时,S1、S2、S4、S5、S6中每一个都会有按顺序规律变化的代码变化有的“1-0-1”,有的“0-1”,有的不改变状态。把能通过变化顺序区别不同汉字的开关输出信号,输至以代码变化“沿”触发的触发器中把0-1”变化顺序的代码信号输至“上升沿”触发的触发器中(比如输至D触发器的CP端)而把“1-0”变化顺序的代码信号输至“下降沿”触发的触发器中,那么这些触发器的输出状态代码就是嘴形不同变化顺序汉字的代码。6.前述各条编译的不同汉字在读时的代码都是在M控制时间内完成的。但S1-S6在读汉字时,许多开关信号是在发音前产生而且不保留的。因此,对S1~S6中有由于起信号不能保留而影响编译代码的开关输出都需要先加0.05~0.3秒(可以根据朗读速度和习惯调整确定)的延迟,然后再送至代码编译电路。由于W1、W2易受外界声音干扰影响,因此在声音干扰大的场合使用时,W1W2应置于能与干扰源进行隔离的环境中,比如做在头盔之内,或在隔音室中进行操作。前面的所有代码都经一个控制门存入相应的寄存单元。7.差错修正程序。在读汉字后,按本专利技术操作不能找到目的汉字,就说明读汉字发生差错。在使用一种标准读法时,S1~S6、W1W2产生差错的概率是不同的。比如按标准普通话发音时,按统计爆发音和非爆发音代码产生的差错率最大,其次S4再次S5、S2……。按差错率由大到小排列并将相对应的寄存单元按顺序串接成一个串联计数器。这时用手动或自动的方式向寄存单元计数输入端输入计数脉冲,就能首先改变差错率大的寄存单元的状态,如不断输入计数脉冲就能得到各种代码组合,以至把全部贮存的汉字调出。修正计数脉冲一直输至找到目的汉字为止,从而实现修正。为了保证修正程序在无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在进入修正差错程序的同时,关闭所有进入寄存器的控制门。修正差错也可以通过重读目的汉字来修正。8.寄存器中的汉字代码被随时译成六位二进制代码,该六位二进制代码以下表示为S码,每一个S码代表一类汉字。S码在M周期结束后(用结束脉冲变化沿控制)自动送入S码地址寄存单元。二、汉字经过S码分类,有些S码所代表的类包含的汉字很少,而有些类包含的汉字数量仍然较多,按普遍话分类汉字后,最多的S码代表的汉字仍有200~500字。为此,还依据多的类进行部首边旁分类,分出64个以内的部首和边旁,使之每个部首和边旁分细类后,每个细类只包括16个以内的汉字。部首和边旁编译成六位二进制代码,以下表示为B码。B码在部首健按下的同时产生并自动送入B码地址寄存单元。三、在地址寄存器中,1.如果在S码存入时,B码已在地址寄存器中,那么在M周期结束后,给地址寄存器输出控制门送入计算机的时钟脉冲,把地址寄存器中的SB合成地址码,输至计算机中的汉字库(SB码仍得留在地址寄存器中)把符合SB地址码的所有汉字调到计算机显示屏上,并在每个汉字旁显示一个代表该汉字的十六进制数字。操作者在显示屏上找到要输入的目的汉字后,按下和汉字旁显示的十六进制数码一样的数码键。这个十六进制数码表示为T码。T码在键按下时存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将汉字输入电子计算机 ,特别是用于利用读汉字时嘴形变化、嘴形变化顺序及鼻音、曝发音的规律性,编译出其中的汉字代码,再经部首、显示选择,将目的汉字输入电计算机的汉字输入装置,它至少在操作者嘴唇上有上下嘴唇接触时能输出“0”和“1”代码的电极开关,在操作者下颌骨有上下颌骨不同张开程度时能输出位置代码的开关,有接收鼻音信号的拾音器,有由嘴形变化顺序不同而产生代码的电路,有编译成S码的电路,有部首键及由部首键产生B码的电路,有寄存S码、B码的地址寄存器,有用地址寄存器中SB码或S码输至汉字库把符合SB地址码和S地址码的所有汉字调显示屏的电路,调至显示屏的汉字旁有代表该字的代码,有图示码键盘,及T码形成电路,当显示屏是能显示汉字的键本身时,字旁不再显示码,图示码键盘也不需再设,但键上至少有能显示被调汉字的显示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a、所述嘴唇上的电极开关是根据一种标准文字读音至少校定在嘴唇的嘴角(S↓[1])、唇左(或右)中(S↓[2]),唇中(S↓[3]),构成开关,S↓[1]-S↓[3]中可以只使用其中几个;b、所述下颌骨外侧的位置代码开关,是根 据标准汉字读音时,下颌骨离开上颌骨后。张开不同程度时能“开”和“关”的几个开关。c、所述鼻音信号拾音器设置在操作者鼻孔(或孔内)处;d、所述嘴形变化顺序不同产生代码的电路是利用嘴唇上的电极开关和下颌骨外侧的代码开关中有“1-0-1” “0-1”和“不变”的顺序变化规律产生不同代码的电路;e、所述编译成S码的电路,至少有由嘴唇上电极开关、下颌骨外侧开关、鼻音代码,在标准读音下编译成能代表一类汉字的S码电路,有修正读字发生差错的电路,有取样编译汉字读音代码的周期Mf 、所述部首键是汉字经S码分类后,按其中S码所包含的汉字多的类进行部首、边傍分类的;g、S码存入地址寄存器时,B码已在地址寄存器中则用SB码调汉字库汉字,B码不在地址寄存器中,则S码单独作为地址码调汉字库中的汉字,这是通过地址寄存器〔14 〕和控制门〔15〕实现的。h、显示不在键上时,所显示的汉字库调来的汉字旁有和T码或“S,T”码或“B;T”码一致的代码显示屏在键上时,每个键只显示一个从汉字库调来的汉字。...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将汉字输入电子计算机,特别是用于利用读汉字时嘴形变化、嘴形变化顺序及鼻音、爆发音的规律性,编译出其中的汉字代码,再经部首、显示选择,将目的汉字输入电子计算机的汉字输入装置,它至少在操作者嘴唇上有上下嘴唇接触时能输出“0”和“1”代码的电极开关,在操作者下颌骨外侧有上下颌骨不同张开程度时能输出位置代码的开关,有接收鼻音信号的拾音器,有由嘴形变化顺序不同而产生代码的电路,有编译成S码的电路,有部首键及由部首键产生B码的电路,有寄存S码、B码的地址寄存器,有用地址寄存器中SB码或S码输至汉字库把符合SB地址码和S地址码的所有汉字调显示屏的电路,调至显示屏的汉字旁有代表该字的代码,有图示码键盘,及T码形成电路,当显示屏是能显示汉字的键本身时,字旁不再显示代码,图示码键盘也不需再设,但键上至少有能显示被调汉字的显示器。本发明的特征是a、所述嘴唇上的电极开关是根据一种标准文字读音至少校定在嘴唇的嘴角(S1)、唇左(或右)中(S2)、唇中(S3),构成开关,S1-S3中可以只使用其中几个;b、所述下颌骨外侧的位置代码开关,是根据标准汉字读音时,下颌骨离开上颌骨后。张开不同程度时能“开”和“关”的几个开关。c、所述鼻音信号拾音器设置在操作者鼻孔(或孔内)处;d、所述嘴形变化顺序不同产生代码的电路是利用嘴唇上的电极开关和下颌骨外侧的代码开关中有“1-0-1”“0-1”和“不变”的顺序变化规律产生不同代码的电路;e、所述编译成S码的电路,至少有由嘴唇上电极开关、下颌骨外侧开关、鼻音代码,在标准读音下编译成能代表一类汉字的S码电路,有修正读字发生差错的电路,有取样编译汉字读音代码的周期Mf、所述部首键是汉字经S码分类后,按其中S码所包含的汉字多的类进行部首、边傍分类的;g、S码存入地址寄存器时,B码已在地址寄存器中则用SB码调汉字库汉字,B码不在地址寄存器中,则S码单独作为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之凯
申请(专利权)人:潘之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