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放式强化换热及在线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382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8
该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热管除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放式强化换热及在线清洗装置。一种开放式强化换热及在线清洗装置,设置在管式换热器换热管内,包括螺旋纽带连接件和螺旋纽带,螺旋纽带连接件包括上盖、固定支架和转轴,所述螺旋纽带和转轴位于轴承安装腔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盖的外侧设有便于管式换热器换热管内介质进入轴承安装腔的镂空槽,所述管式换热器换热管内部的介质从镂空槽进入,至少一部分介质经过轴承安装腔侧壁和旋转机构的安装间隙,从轴承安装腔底面和旋转机构的安装间隙排出。本技术方案用以解决换热管进行强化换热和清洗的螺旋式纽带装置在长时间工作后,其螺旋纽带连接件内部容易进入异物,使其旋转效果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放式强化换热及在线清洗装置
该专利技术涉及换热管除垢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开放式强化换热及在线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管式换热器换热管通常采用管内插入物来实现自动除垢,其工作原理为:插入物在直管道中可以造成强烈的扰流,打破管壁滞留层,形成紊流,从而起到防止管壁污垢附着和强化换热的作用。例如在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管式换热器的各个换热管中设置的螺旋式纽带,螺旋纽带可对管内水流造成强烈干扰,打破了管壁滞留层,提高传热系数,降低了发电煤耗量和发电水耗。现有的螺旋式纽带的螺旋纽带连接件为封闭结构,目的是防止水流或者异物进入到螺旋纽带连接件的内部,但是螺旋纽带连接件长期浸泡在介质内,在加上其内部的旋转机构的长时间运转,极易出现螺旋纽带连接件内部的密封机构失效,从而导致水流和异物进入到螺旋纽带连接件的内部,长期以往将会结垢且无法排出,很容易卡死旋转结构,导致螺旋纽带无法旋转,从而失去对换热管的强化换热和清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式强化换热及在线清洗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换热管进行强化换热和清洗的螺旋式纽带装置在长时间工作后,其螺旋纽带连接件内部容易进入异物,使其旋转效果遭到破坏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螺旋纽带连接件和螺旋纽带,螺旋纽带连接件包括上盖、固定支架和转轴,所述上盖和轴承安装腔的上端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上端的轴承安装腔以及圆周均匀设置于轴承安装腔底面上的卡紧支脚,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轴承安装腔内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轴承安装腔的下表面外侧,所述螺旋纽带和转轴位于轴承安装腔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纽带能在轴承安装腔底面均匀设置的卡紧支脚中部自由旋转,所述上盖的外侧设有便于管式换热器换热管内介质进入轴承安装腔的镂空槽,所述管式换热器换热管内部的介质从镂空槽进入,至少一部分介质经过轴承安装腔侧壁和旋转机构的安装间隙,从轴承安装腔底面和旋转机构的安装间隙排出。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管式换热器内的介质在换热管内流动,会对螺旋纽带形成冲击,螺旋纽带在螺旋纽带连接件的作用下,会在换热管内旋转,即可对换热管的内壁的水垢进行清洗,同时还能防止结垢,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同时换热管内的水流通过上盖的镂空槽进入螺旋纽带连接件内部,对螺旋纽带连接件中的旋转机构进行冲刷,然后大部分水流通过上盖的镂空槽流出,少部分水流通过旋转机构和轴承安装腔的安装间隙流出,即实现了水流在螺旋纽带连接件内部流动,通过具有一定流速的水流对旋转机构进行冲刷,从而将异物冲刷出旋转机构的内部。进一步限定,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设有上轴片、陶瓷球片和轴套,所述上轴片和轴套上镜像设有陶瓷球滑道,所述轴承安装腔的中部还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和上轴片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陶瓷球片和轴套的中部,并延伸至轴承安装腔的外侧。进一步限定,所述镂空槽进入的部分介质,经过旋转机构后,直接从镂空槽排出。进一步限定,所述上盖设置镂空槽的部位为弧形面,其有益之处在于,弧形面能降低水流流过镂空槽的阻力。进一步限定,所述转轴为阶梯轴,所述转轴的阶梯部位位于旋转机构内,所述阶梯部位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排屑孔,所述第一排屑孔将阶梯部位和上盖内部连通,所述轴承安装腔的底面上设有圆周分布的第二排屑孔,所述第二排屑孔位于转轴外表面和上轴片的内侧面之间,其有益之处在于,第一排屑孔使单位时间内流出螺旋纽带连接件内部的水流量更大,排出异物的能力更强,转轴的阶梯部位的直径较小,水流可将旋转机构内部的异物冲刷进阶梯部位内,由于第二排屑孔将上盖内部空间连通,即形成了一个排屑回路,进一步提升了水流对旋转机构的冲刷和排屑效果。进一步限定,所述轴承安装腔包括圆环以及设置于圆环底部内侧的凸块,所述凸块沿着圆环的内侧面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卡紧支脚固定在凸块上,所述凸块的中部设有第一安装环,所述转轴和第一安装环转动配合,其有益之处在于,使轴承安装腔底面的出水面积增大,且对水流流动的阻力减小,提升水流在螺旋纽带连接件内的流动效果。进一步限定,所述上轴片内部设有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二安装环和上轴片采用环形分布的连接筋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上部和第二安装环的内圈固定连接,其有益之处在于,使螺旋纽带连接件的内部形成一个畅通的水流通道,增大了水流流动路径的横截面积,对水流的流动阻力进一步减小,实现水流的对螺旋纽带连接件内部的高速冲刷,提升了水流带走旋转机构内部异物的效果。进一步限定,所述转轴的阶梯部位至转轴与第二安装环的连接端之间为直径逐渐减小锥形,其有益之处在于,进一步降低水流在螺旋纽带连接件内的流动阻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螺旋纽带连接件的上盖外侧设置镂空槽,使水流能够在螺旋纽带连接件的内部流通,进而对旋转机构进行冲刷,可将旋转机构内的异物冲出,防止异物卡死旋转机构,同时螺旋纽带连接件内的水流持续流动,使其内部不易结垢,从而达到提升螺旋纽带连接件旋转效果的目的。(2)水流能在螺旋纽带连接件的内部进行流通,当换热器突然停止工作时,可减小换热管内水流回流时,对螺旋纽带连接件的冲击力,从而避免了由于回流水冲击,使螺旋纽带连接件的卡紧支脚与换热管脱离的情况。(3)通过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设置第一排屑孔、第二排屑孔、第一安装环、第二安装环、第一凸块等部件,可增强水流在螺旋纽带连接件内流动效果,从而提升了水流对旋转机构内异物的冲刷和携带的效果,即使螺旋纽带连接件的旋转效果得以提升,以及降低了换热管内水流回流时对螺旋纽带连接件的冲击力,即提升了螺旋纽带连接件在换热管内外侧的卡紧效果。(4)螺旋纽带在换热管内旋转,即可对换热管的内壁得水垢进行清洗,同时还能防止结垢,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开放式螺旋纽带连接件与换热管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开放式螺旋纽带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开放式螺旋纽带连接件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开放式螺旋纽带连接件的正视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第一排屑孔的设计位置示意图。图6为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2中转轴阶梯部位及第二排屑孔的设计示意图。图7为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3中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与转轴的连接示意图。附图编号上盖1、转轴2、上轴片3、陶瓷球片4、内轴套5、陶瓷球滑道6、轴承安装腔7、卡紧支脚8、镂空槽9、通孔10、第一排屑孔11、阶梯部位12、第二排屑孔13、第一安装环14、凸块16、第二安装环15、连接筋17、螺旋纽带18、连接部19、换热管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开放式强化换热及在线清洗装置,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中的换热介质为水。包括螺旋纽带连接件和螺旋纽带18,螺旋纽带18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放式强化换热及在线清洗装置,设置在管式换热器换热管内,包括螺旋纽带连接件和螺旋纽带,螺旋纽带连接件包括上盖、固定支架和转轴,所述上盖和轴承安装腔的上端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上端的轴承安装腔以及圆周均匀设置于轴承安装腔底面上的卡紧支脚,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轴承安装腔内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轴承安装腔的下表面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纽带和转轴位于轴承安装腔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盖的外侧设有便于管式换热器换热管内介质进入轴承安装腔的镂空槽,所述管式换热器换热管内部的介质从镂空槽进入,至少一部分介质经过轴承安装腔侧壁和旋转机构的安装间隙,从轴承安装腔底面和旋转机构的安装间隙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式强化换热及在线清洗装置,设置在管式换热器换热管内,包括螺旋纽带连接件和螺旋纽带,螺旋纽带连接件包括上盖、固定支架和转轴,所述上盖和轴承安装腔的上端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上端的轴承安装腔以及圆周均匀设置于轴承安装腔底面上的卡紧支脚,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轴承安装腔内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轴承安装腔的下表面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纽带和转轴位于轴承安装腔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盖的外侧设有便于管式换热器换热管内介质进入轴承安装腔的镂空槽,所述管式换热器换热管内部的介质从镂空槽进入,至少一部分介质经过轴承安装腔侧壁和旋转机构的安装间隙,从轴承安装腔底面和旋转机构的安装间隙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强化换热及在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设有上轴片、陶瓷球片和轴套,所述上轴片和轴套上镜像设有陶瓷球滑道,所述转轴的一端和上轴片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上穿过陶瓷球片和轴套的中部,并延伸至轴承安装腔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强化换热及在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槽进入的部分介质,经过旋转机构后,直接从镂空槽排出。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荣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创鼎新智能化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