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斯特林发电及强制对流散热的重力热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381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矸石山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斯特林发电及强制对流散热的重力热管装置。包括重力热管、活塞驱动结构、发电部分以及风扇,其中重力热管包括内部气道壁和热管外壁,内部气道壁设置在热管外壁内部,内部气道壁下端设置有工质流动通道,内部气道壁和热管外壁之间为气体工质通道,工质流动通道与气体工质通道连通,气体工质通道上部安装气缸加热腔,并且留有可供气体通过的缝隙;气缸加热腔上部安装活塞驱动结构,活塞驱动结构与发电部分连接,发电部分驱动风扇。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矸石山重力热管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其优点是气缸加热腔可以深入到热管中心的深部,于汽化的工质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更大程度的利用了矸石山深部积温产生的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斯特林发电及强制对流散热的重力热管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矸石山散热装置
,具体是一种斯特林发电及强制对流散热的重力热管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矸石是指煤矿在开拓掘进、采煤和煤炭洗选等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碳岩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煤矸石在空气中极易自燃,自燃煤矸石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燃烧系统,具有蓄热大、易复燃的特点。露天堆放的矸石山时常发生自燃,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的还会引发事故。统计数据表明,自建国以来长期积存的煤矸石总量达50亿吨以上,占地1.33万多公顷,规模较大的矸石山约1500多座,其中具有自燃危险的大型矸石山约有300余座,且仍以2亿吨/年的速度增长。这些煤矸石经常年风蚀雨蚀等环境作用,分解产生大量粉尘、酸性水和重金属离子,严重恶化当地生态环境,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和植被。特别是自燃矸石山,烧空后容易引起坍塌,遇降水极易引发喷爆和爆炸事故,威胁矿区群众生命健康。自燃煤矸石山堆放区域地温比正常地温高30℃以上,在生态环境及植被构建过程中受到高温胁迫,自燃防治困难、生态恢复缓慢。当前常规治理煤堆或煤矸石山自燃的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斯特林发电及强制对流散热的重力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力热管(1)、活塞驱动结构、发电部分以及风扇(25),其中重力热管(1)包括内部气道壁(3)和热管外壁(4),内部气道壁(3)设置在热管外壁(4)内部,内部气道壁(3)下端设置有工质流动通道(2),内部气道壁(3)和热管外壁(4)之间为气体工质通道(26),工质流动通道(2)与气体工质通道(26)连通,气体工质通道(26)上部安装气缸加热腔(7),并且留有可供气体通过的缝隙;气缸加热腔(7)上部安装活塞驱动结构,活塞驱动结构与发电部分连接,发电部分驱动风扇(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斯特林发电及强制对流散热的重力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力热管(1)、活塞驱动结构、发电部分以及风扇(25),其中重力热管(1)包括内部气道壁(3)和热管外壁(4),内部气道壁(3)设置在热管外壁(4)内部,内部气道壁(3)下端设置有工质流动通道(2),内部气道壁(3)和热管外壁(4)之间为气体工质通道(26),工质流动通道(2)与气体工质通道(26)连通,气体工质通道(26)上部安装气缸加热腔(7),并且留有可供气体通过的缝隙;气缸加热腔(7)上部安装活塞驱动结构,活塞驱动结构与发电部分连接,发电部分驱动风扇(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斯特林发电及强制对流散热的重力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驱动结构包括与气缸加热腔(7)的上部连通的大活塞腔(10),大活塞腔(10)内设有可上下运动的大活塞(9),大活塞腔(10)上部设置有大活塞上盖(12),大活塞上盖(12)上部固定有小活塞腔(14),小活塞腔(14)下部与大活塞腔(10)上部连通,小活塞腔(14)内部有可上下移动的小活塞(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斯特林发电及强制对流散热的重力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柏林王雪峰藏宇张露露邓存宝张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