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刀结构及其机构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对基板表面的吹干或干燥的机构,特别是指一种风刀结构及其机构,其具有节能及增进吹气效率的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大面积的基板的干燥清洁装置大多使用风刀结构,利用干燥空气吹拂基板表面,将基板上的残留溶剂及水分去除。目前业界使用的风刀结构如图1所示,风刀500与悬吊统(图未示)乃以37度角的倾斜角度θ1配置,但是这样的配置会造成风刀出口501与基板A之间的距离受限,且吹气效率较差;且风刀500的配置更造成主体无法与基板A拉近距离,若强迫拉近风刀500后出口碰撞基板A,但是风刀500与基板A间距过大则会必须增加风力,但是这样却造成厂务耗能的问题,若没不增加风力那么基板表面就可能残留溶剂及水分。此外,习用的风刀500采用调整主体的位置,一般来说主体在长时间使用下受到重力而有逐渐下垂的问题,且又因倾斜风刀500的配置,造成装机前测试阶段较为复杂繁琐,测试耗时,造成人力成本提高。如何改善习用结构的缺失,乃相关业者积极克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一风刀主体(10),该风刀主体(10)由一第一本体(11)与一第二本体(12)所构成,该第一本体(11)设有至少一第一气流通道(111),该第二本体(12)设有一与该第一气流通道(111)相连接的进气连接管(121),该第一本体(11)与该第二本体(12)的下端的具有一倾斜状的前刀口(13),该前刀口(13)与该第一本体(11)形成一风刀夹角(θ2),该风刀夹角(θ2)介于30度至50度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风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一风刀主体(10),该风刀主体(10)由一第一本体(11)与一第二本体(12)所构成,该第一本体(11)设有至少一第一气流通道(111),该第二本体(12)设有一与该第一气流通道(111)相连接的进气连接管(121),该第一本体(11)与该第二本体(12)的下端的具有一倾斜状的前刀口(13),该前刀口(13)与该第一本体(11)形成一风刀夹角(θ2),该风刀夹角(θ2)介于30度至50度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本体(12)连接在该第一本体(11)前端,并形成该前刀口(13),该风刀主体(10)包含有一第三本体(14),该第三本体(14)连接在该第一本体(11)的后端,且该第三本体(14)与该第一本体(11)之间设有一第二气流通道(14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本体(14)设置有一后刀口(15)。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风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风刀主体(10)垂直于一基板(A)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风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刀口(13)与该第一本体(11)的该风刀夹角(θ2)为40度的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风刀主体(10)上端设有一悬吊装置(300),该悬吊装置(300)具有U型的连接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风刀主体(10)上端设有一悬吊装置(300),该悬吊装置(300)具有H型的连接区。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风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悬吊装置(300)为矩形。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风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悬吊装置(300)选用钣金件或者钢材所构成。
技术研发人员:詹森雄,
申请(专利权)人:亚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