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蓄能型可移动式太阳能预冷微型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79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能型可移动式太阳能预冷微型库,包括由库板围合而成的库体,所述库体侧壁的库板外侧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库体侧壁的库板内侧设置有蓄冷板,所述库体的顶端设置有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库体内设置有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回风栅板、隔板和均风网板,所述均风网板、所述隔板和所述回风栅板将所述库体分隔为风道和预冷室。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多品位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能量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能型可移动式太阳能预冷微型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利用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蓄能型可移动式太阳能预冷微型库。
技术介绍
目前,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节能与环保是推动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力保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生鲜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促进了冷链系统的快速发展。我国是易腐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人民对于冷链流通商品的需求在持续增加,对于食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预冷处理对生鲜的保藏至关重要。未经预冷处理的果蔬在流通中的损失率约25-30%,经过预冷的果蔬损失率仅为5-10%。预冷作为冷链运输的首要环节对冷链物流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打通果蔬从田间到冷藏的重要环节--预冷,可降低果蔬产品的腐烂率,最大限度地保持果蔬农产品的新鲜品质。在田间刚刚采摘的农产品由于缺乏灵活的田间可移动配套设备和供电设施而不能及时预冷,累积在果蔬中未及时去除的田间热是导致果蔬冷链各环节腐烂率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了果蔬在冷链“最初一公里”时的损失,加之田间果林交通不便,电力输送设备不完善,果蔬在田间果林采摘后未能得到有效的预冷处理,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方便快捷、不依赖于电力系统的预冷设备及时去除田间热,进而降低果蔬腐烂率,提高果蔬质量发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能型可移动式太阳能预冷微型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蓄能型可移动式太阳能预冷微型库,包括由库板围合而成的库体,所述库体侧壁的库板外侧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库体侧壁的库板内侧设置有蓄冷板,所述库体的顶端设置有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库体内设置有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回风栅板、隔板和均风网板,所述均风网板、所述隔板和所述回风栅板将所述库体分隔为风道和预冷室,所述风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蒸发器、电子膨胀阀、加湿器和离心风机;所述库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光伏板、所述控制器、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压缩机依次连接,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依次首尾相连。所述库体的底部设置有可折叠式万向轮。所述冷凝器为风冷式冷凝器。所述库体侧壁的库板上位于所述风道底部处设置有排水孔。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相变材料潜热大、热稳定性好,将制冷系统产生的多余冷量储存在相变材料中,为果蔬预冷提供恒定的冷量供应,太阳能充足时采用蓄电池将盈余太阳能所发的电能进行储存,以便在阴天多云等光照不足时使用,将太阳能蓄能技术与相变材料蓄冷技术相结合,进行多品位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能量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2.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为果蔬预冷提供电能,使预冷库不受地理环境,输送电路等限制,小巧便捷,方便农户在田间果林使用。3.独立风道系统在风机作用下可将预冷库内部空气输送至风道内进行降温加湿处理,再经顶部均风网板将“冷空气”均匀送至预冷库内,从而保证预冷库内部温度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制冷系统原理图。图2为预冷库微型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太阳能光伏板,2-控制器,3-蓄电池,4-压缩机,5-冷凝器,6-电子膨胀阀,7-蒸发器,8-库板,9-均风网板,10-回风栅板,11-蓄冷板,12-加湿器,13-离心风机,14-排水孔,15-预冷室,16-风道,17-隔板,18-可折叠式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如图1-4所示的蓄能型可移动式太阳能预冷微型库,包括由库板8围合而成的库体,库体的底部设置有可折叠式万向轮18,便于预冷微型库移动。库体侧壁的库板8外侧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1,太阳能光伏板1列于该预冷库两侧,可自由展开,并可根据光照方向调节至最佳的发电角度,以适应全国各地不同的太阳高度角;太阳能光伏板1收至预冷库两侧时,可充当预冷库的外层维护,遮挡太阳光,运输期间也可继续发电,库板8的外层温度较低,能为太阳能光伏板1降温,提高发电效率。库体侧壁的库板8内侧设置有蓄冷板11,库板8内部由保温材料进行填充,里层蓄冷板11内部由相变蓄冷材料进行填充。在预冷库内部冷量充足时,相变材料凝结吸收冷量进行蓄冷,冷量不足时,相变材料融化释放冷量。库体侧壁的库板8上位于风道16底部处设置有排水孔14。库体的顶端设置有压缩机4和冷凝器5,冷凝器5为风冷式冷凝器。库体内设置有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回风栅板10、隔板17和均风网板9,均风网板9、隔板17和回风栅板10将库体分隔为风道16和预冷室15,隔板与预冷库相隔所形成循环空间。回风栅板10竖直安装于隔板17下,均风网板9横向布置在隔板17顶部,并位于预冷库顶层处。风道16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蒸发器7、电子膨胀阀6、加湿器12和离心风机13;蒸发器7为翅片管蒸发器。库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2和蓄电池3,光照充足或制冷系统不工作时,盈余电量经整流后储存于蓄电池3中,待发电量不足时供制冷系统使用。太阳能光伏板1、控制器2、蓄电池3和压缩机4依次连接,压缩机4、冷凝器5、电子膨胀阀6和蒸发器7依次首尾相连。预冷室15内部的空气在离心风机13的作用下,经过隔板17下部的回风栅板10进入风道16内,并经蒸发器7降温、加湿器12加湿后,被送入均风网板9上部,再经均风网板9向下流入预冷室15内,对预冷室15内存储的农产品进行预冷降温,完成气体循坏。蒸发器7与预冷室15隔离置于独立的风道16内,对空气进行降温与加湿,方便蒸发器7除霜,产生的冷凝水可由库体底部排水孔14流出。均风网板9上均匀设置有通风孔,保证了预冷室15内部温度的均匀性。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能型可移动式太阳能预冷微型库,包括由库板(8)围合而成的库体,其特征是,库体侧壁的库板(8)外侧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1),所述库体侧壁的库板(8)内侧设置有蓄冷板(11),所述库体的顶端设置有压缩机(4)和冷凝器(5),库体内设置有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回风栅板(10)、隔板(17)和均风网板(9),所述均风网板(9)、所述隔板(17)和所述回风栅板(10)将所述库体分隔为风道(16)和预冷室(15),所述风道(16)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蒸发器(7)、电子膨胀阀(6)、加湿器(12)和离心风机(13);所述库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2)和蓄电池(3),所述太阳能光伏板(1)、所述控制器(2)、所述蓄电池(3)和所述压缩机(4)依次连接,所述压缩机(4)、所述冷凝器(5)、所述电子膨胀阀(6)和蒸发器(7)依次首尾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型可移动式太阳能预冷微型库,包括由库板(8)围合而成的库体,其特征是,库体侧壁的库板(8)外侧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1),所述库体侧壁的库板(8)内侧设置有蓄冷板(11),所述库体的顶端设置有压缩机(4)和冷凝器(5),库体内设置有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回风栅板(10)、隔板(17)和均风网板(9),所述均风网板(9)、所述隔板(17)和所述回风栅板(10)将所述库体分隔为风道(16)和预冷室(15),所述风道(16)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蒸发器(7)、电子膨胀阀(6)、加湿器(12)和离心风机(13);所述库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2)和蓄电池(3),所述太阳能光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昭吕子建陈梓建郭长振贺红霞张雷邓秋佳李建朱欣怡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