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耳机及配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366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5
一种耳机及配套装置,依靠声学元件替代电学元件的一种新型耳机,直接将声信号从多媒体播放器传输至人耳,包括声信号收集结构、声调解及播放结构、声信号外放及声采集配套装置等;该耳机能够避免耳机由电学元件焊接点不牢固造成的使用寿命较短问题,减轻耳机在人耳处的重量并提高该部分喇叭口的设计自由度,同时使多媒体主机的硬件设计得到精简,减小多媒体主机的体积;减小电磁学耳机给人体带来的电磁辐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及配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声音传输装置,具体是一种耳机及其配套装置。
技术介绍
耳机能够将声音信号传输至人耳,同时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声音污染。目前,耳机的基本原理是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信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及其附加设计结构将电信号转化成为人耳可接受的声信号,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利用一个金属转接头连接。现有线控耳机结构多采用电学元件,长期使用其焊接点易接触不良甚至脱落,结构由于存在元件连接,致使不牢固;目前主流的入耳式及耳塞式耳机由于发声喇叭直接安装于贴近人耳的耳机发声装置内,导致人耳承受了发声机构的重量、外耳承担了发声机构的体积,因此,长期使用耳机人耳容易产生疲劳;现有多媒体主机的外放结构与耳机播放结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机构,分别传递声信号和电信号两种不同信号,除了电路外,一个需要容纳喇叭的体积,一个需要预留耳机线插头的体积,他们同时占用了多媒体主机的设计空间,例如占据了智能手机小板结构接近一半的空间,这与减小多媒体主机(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体积的主流趋势背道而驰,影响了主机设计的简洁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耳机结构不牢固,电学元件焊接点易接触不良甚至脱落,人机协调性能不佳,长期使用耳机人耳容易产生疲劳;多媒体主机的外放结构与耳机播放结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机构,分别传递声信号和电信号两种不同信号,影响了主机设计的简洁性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耳机及其配套装置。基于声学原理,声波是以一种机械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在不同种介质分界面传播时,其在分界面会同时发生反射与折射现象;具体的来说,当声波从介质1传播到介质2时,设两种介质的声阻抗系数分别为Z1、Z2,其反射系数R=[(Z2-Z1)/(Z2+Z1)]²,当Z2远大于Z1时,将形成反射率高而透射率低,接近于全反射的情况。此时声波的能量将被束缚于介质1,由于介质1声阻抗很小,声波在传输过程中能量损耗也将很小。依照这种原理,设计一种依靠声学元件替代电学元件的一种新型耳机,直接将声信号从多媒体播放器传输至人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耳机及配套装置,包括声信号收集结构、声调解及播放结构、声信号外放及声采集配套装置;声信号收集结构和声调解及播放结构之间通过声信号传输线连接;其中,所述声信号收集结构包括连接卡扣、声信号聚集接收结构,连接卡扣与声信号外放及声采集配套装置中的连接卡槽匹配;所述声调解及播放结构包括声信号过渡调解腔、声信号播放口;所述声信号外放及声采集配套装置为:多媒体主机上的声处理芯片、电学连接线、电学声音播放器、声信号外放口、连接卡槽依次紧密串联;声处理芯片、电学连接线、声信号采集口、连接卡槽依次紧密串联。进一步地,声信号收集结构和声调解及播放结构之间的声信号传输线上连接声响度调节装置,所述声响度调节装置包括外壳、滚轮、调声块,滚轮滚动带动调声块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调声块的下部薄层为声反射系数较大材料,上部为声吸收系数较大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声信号传输线包括外层的疏声柔性材料层和内层的亲声柔性材料层。进一步地,还包括声音采集话筒,通过声信号传输线连接到声信号采集口,所述声音采集话筒上设数据线机械连接环用于连接声响度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此种耳机能够避免耳机由电学元件焊接点不牢固造成的使用寿命较短问题,减轻耳机在人耳处的重量并提高该部分喇叭口的设计自由度,同时使多媒体主机的硬件设计得到精简,减小多媒体主机的体积;减小电磁学耳机给人体带来的电磁辐射。附图说明图1是耳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声信号传输线截面;图3是多媒体主机上的配套装置图;图4是声响度调节装置图。其中:1、声信号收集结构;2、声信号传输线;3、声响度调节装置;4、声调解及播放结构;6、声处理芯片;7、声信号外放及声采集配套装置;8、连接卡扣;9、声信号聚集接收结构;10、声信号传输线始端;11、疏声柔性材料层;12、亲声柔性材料层;13、外壳;14、滚轮;15、调声块;16、声信号传输线终端;17、声信号过渡调解腔;18、声信号播放口;20、声音采集话筒;21、多媒体主机;22、电学连接线;23、电学声音播放器;24、声信号外放口;25、声信号采集口;26、连接卡槽;27、数据线机械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如图1-4,一种新型耳机及配套装置,包括声信号收集结构1、声调解及播放结构4、声信号外放及声采集配套装置7;声信号收集结构1和声调解及播放结构4之间通过声信号传输线2连接;其中,所述声信号收集结构1包括连接卡扣8、声信号聚集接收结构9,连接卡扣8与声信号外放及声采集配套装置7中的连接卡槽匹配,且连接卡扣8与连接卡槽26连接后具有较为良好的绝声性;所述声调解及播放结构4包括声信号过渡调解腔17通过过渡解调腔17可以引导声音更好地集中在耳道中,并减少向周围环境扩散;对于一些特定频率特征的音效可以有助于形成类似现场音效的效果、声信号播放口18;所述声信号外放及声采集配套装置7为:多媒体主机21上的声处理芯片6、电学连接线22、电学声音播放器23、声信号外放口,24、连接卡槽26依次紧密串联;声处理芯片6、电学连接线22、声信号采集口25、连接卡槽26依次紧密串联。声信号收集结构1和声调解及播放结构4之间的声信号传输线2上连接声响度调节装置3,所述声响度调节装置3包括外壳13、滚轮14、调声块15,滚轮14滚动带动调声块15上下移动。所述调声块15的下部薄层为声反射系数较大材料,上部为声吸收系数较大材料。所述声信号传输线2包括外层的疏声柔性材料层11和内层的亲声柔性材料层12,疏声柔性材料层11表面光滑,以减少因摩擦带来的噪音在线中传输。还包括声音采集话筒20,通过声信号传输线2连接到声信号采集口25,所述声音采集话筒20上设数据线机械连接环27用于连接声响度调节装置3。在电学传输声信号时:声信号由声处理芯片6、声信号外放及声采集配套装置7联合控制产生,声处理芯片6依据外放模式以及耳机模式提供不同种的电学信号,使声信号外放口24转换成为声信号产生适用于不同模式,外放模式与耳机模式,两种模式功率不同,耳机模式的声信号以脉冲形式播放时获得的效果更好的声音信号。在外放模式下声信号直接播放。在耳机模式下声信号收集结构1与多媒体主机的声信号外放口24在连接卡槽26处连接,连接处形成反射率高而透射率低的密闭空间。声信号外放口24处输出喇叭口的声震动信号,喇叭口的声震动信号被与声信号外放口24紧密接触的声信号聚集接收结构9定向传输入声信号传输线始端10。声信号经过声信号传输线2到达声信号传输线终端16,并经过声信号过渡调解腔17的调解,通过声信号播放口18传输至人耳。声信号过渡调解腔17与声信号播放口18可以通过设计,在选定特性合适材料后,通过外观设计使声信号播放口18贴合人耳,使其符合人机协调,减轻长期佩戴耳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及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声信号收集结构(1)、声调解及播放结构(4)、声信号外放及声采集配套装置(7);声信号收集结构(1)和声调解及播放结构(4)之间通过声信号传输线(2)连接;其中,/n所述声信号收集结构(1)包括连接卡扣(8)、声信号聚集接收结构(9),连接卡扣(8)与声信号外放及声采集配套装置(7)中的连接卡槽匹配;/n所述声调解及播放结构(4)包括声信号过渡调解腔(17)、声信号播放口(18);/n所述声信号外放及声采集配套装置(7)为:多媒体主机(21)上的声处理芯片(6)、电学连接线(22)、电学声音播放器(23)、声信号外放口 (24)、连接卡槽(26)依次紧密串联;声处理芯片(6)、电学连接线(22)、声信号采集口(25)、连接卡槽(26)依次紧密串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及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声信号收集结构(1)、声调解及播放结构(4)、声信号外放及声采集配套装置(7);声信号收集结构(1)和声调解及播放结构(4)之间通过声信号传输线(2)连接;其中,
所述声信号收集结构(1)包括连接卡扣(8)、声信号聚集接收结构(9),连接卡扣(8)与声信号外放及声采集配套装置(7)中的连接卡槽匹配;
所述声调解及播放结构(4)包括声信号过渡调解腔(17)、声信号播放口(18);
所述声信号外放及声采集配套装置(7)为:多媒体主机(21)上的声处理芯片(6)、电学连接线(22)、电学声音播放器(23)、声信号外放口(24)、连接卡槽(26)依次紧密串联;声处理芯片(6)、电学连接线(22)、声信号采集口(25)、连接卡槽(26)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提前胡再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