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垫片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65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垫片及应用,智能垫片包括:基座、保护盖,基座内设有压电陶瓷传感器、信号控制与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供电模块;压电陶瓷传感器、信号控制与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依次连接,供电模块分别与压电陶瓷传感器、信号控制与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连接;保护盖连接于基座上;智能垫片用于监测已安装智能垫片的螺栓的预紧力时序损失,基于预紧力时序损失对螺栓进行松动识别;还用于监测成对安装智能垫片的螺栓和/或构件的损伤时序演化,基于损伤时序演化对螺栓和/或构件进行损伤识别。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螺栓连接松动及构件损伤进行全过程监测,并将信号无线传输给终端进行分析与预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垫片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健康监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垫片及应用。
技术介绍
螺栓连接作为一种通用的连接方式,在建筑、轨道交通、风电、汽车等各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其可拆装性在施工中带来许多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螺栓的松动脱落概率。螺栓在循环载荷的冲击和强迫振动的作用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或失效现象,螺栓的松动或失效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和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了避免已松动或失效的螺栓带来的安全事故,对螺栓健康状态进行监测和维护显得非常必要。压电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压电效应的原理是,如果对压电材料施加压力,它便会产生电位差,称之为正压电效应。反之施加电压,则产生机械应力,称之为逆压电效应。压电材料可以因机械变形产生电场,也可以因电场作用产生机械变形,这种固有的机-电耦合效应属性使得压电材料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智能垫片均无法独立工作,需要用导线连接体积庞大的测试设备进行监测,这导致无法对结构上已安装的螺栓进行长期的实时监测。对于不便人工监测的结构或部位,同时也为减少人工定期监测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6)、保护盖(12),所述基座(16)为中空结构,所述基座(16)内设有压电陶瓷传感器(13)、信号控制与处理模块(24)、无线传输模块(25)、供电模块(22);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13)、信号控制与处理模块(24)、无线传输模块(25)依次连接,所述供电模块(22)分别与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13)、信号控制与处理模块(24)、无线传输模块(25)连接;所述保护盖(12)连接于所述基座(16)上;/n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13)用于产生阻抗信号;/n所述信号控制与处理模块(24)用于向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13)发射激励信号,还用于将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6)、保护盖(12),所述基座(16)为中空结构,所述基座(16)内设有压电陶瓷传感器(13)、信号控制与处理模块(24)、无线传输模块(25)、供电模块(22);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13)、信号控制与处理模块(24)、无线传输模块(25)依次连接,所述供电模块(22)分别与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13)、信号控制与处理模块(24)、无线传输模块(25)连接;所述保护盖(12)连接于所述基座(16)上;
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13)用于产生阻抗信号;
所述信号控制与处理模块(24)用于向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13)发射激励信号,还用于将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13)产生的阻抗信号进行处理;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25)用于将处理后的所述阻抗信号传输至终端;
所述供电模块(22)用于为所述信号控制与处理模块(24)、无线传输模块(25)提供电源,还用于基于所述信号控制与处理模块(24)发射的激励信号对所提供的电源进行交流变换处理,并发送至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6)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13)设于所述第一座体内,所述信号控制与处理模块(24)、无线传输模块(25)、供电模块(22)设于所述第二座体内,所述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内部相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12)嵌入所述基座(16)内,所述保护盖(12)上设有开窗,所述开窗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座体相对应,所述开窗上设有可自由开合的盖层(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13)为圆环形,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13)封装在环氧树脂保护层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25)采用Zi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有为熊海贝陈琳孔庆钊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