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62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路由器,包括:壳体,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内腔和外腔;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天线板,收容于所述外腔;主控板,收容于所述内腔;及信号线,其一端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沉台与所述天线板电连接,并且所述信号线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将信号线整理并固定于固定组件,减少信号线与路由器中的其他电子元件相互缠绕的情况发生。另外,在节省内部空间的同时,也提升了路由器的可维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由器
本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路由器。
技术介绍
路由器(WirelessRouter)是将宽带网络转换成无线覆盖,供附近的无线网络设备连接的网络电子产品。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目前,路由器通常包括天线、主控板和信号线,天线通过信号线与主控板连接,而信号线除了与天线和电路板连接的两端是固定的,信号线其他部分是随意乱放的,容易与路由器中的其它电子元件相互缠绕,严重的,会影响无线信号的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路由器,以解决信号线其他部分容易与路由器中的其它电子元件相互缠绕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路由器,包括:壳体,内部设有内腔和外腔;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天线板,收容于所述外腔;主控板,收容于所述内腔;及信号线,其一端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内腔与所述天线板电连接,并且所述信号线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上壳,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共同围合有所述内腔,所述上壳的顶部朝所述内腔凹陷形成沉台,所述顶盖盖合于所述沉台,所述顶盖和沉台共同围合有所述外腔,所述沉台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用于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外腔;所述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天线板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对设置于所述沉台面向所述内腔的一表面,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侧壁共同围合成两端贯通的夹持空间,所述信号线卡设于所述夹持空间内。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朝所述第二固定件延伸有第一卡部,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朝第一固定件延伸第二卡部。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插骨;所述第一插骨设置于所述上壳的内壁,所述第一插骨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用于供所述信号线穿设。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插骨;所述第二插骨设置于所述上壳的内壁,所述第二插骨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用于供所述信号线穿设。可选的,所述第一插骨位于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第二插骨之间;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夹持空间、所述第一缺口及所述第二缺口电连接于所述主控板。可选的,所述主控板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用于供所述第二插骨插接。可选的,所述第二插骨插接于所述第三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的间隙区域与所述第三缺口的间隙区域至少部分重叠,所述部分重叠区域用于供所述信号线穿过。可选的,所述天线板、所述信号线及所述固定组件的数量有多个;每两个所述信号线的一端分别电连接于同一所述天线板,并且每两个所述信号线均固定于同一所述固定组件,多个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均电连接于同一所述主控板。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路由器的信号线通过固定组件进行固定,使得信号线有序安放,减少信号线与路由器中的其他电子元件相互缠绕的情况发生的概率,也提升了路由器的可维修性。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路由器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路由器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路由器01包括壳体10、固定组件20、天线板30、主控板40以及信号线(图未示)。壳体10,内部设置有内腔110a和外腔110b;固定组件20,设置于内腔110a;天线板30,收容于外腔110b;主控板40,收容于内腔110a;及信号线,其一端与主控板40电连接,信号线的另一端穿过内腔110a与天线板30电连接,并且信号线固定于固定组件20。通过固定组件20将信号线固定,使得信号线有序安放,减少信号线与路由器中其他电子元件相互缠绕的情况发生。对于上述的壳体10,请一并参阅图3与图4,壳体10包括上壳110、底座120及顶盖130。底座120安装于上壳110,顶盖130盖合于上壳110,底座120用于支撑上壳110及顶盖130。进一步的,上壳110的顶部朝上壳110的底部凹设有沉台111,沉台111的内壁与上壳110其他部分的内壁共同围合形成内腔110a,内腔110a用于收容主控板40。沉台111的外侧壁与沉台111的底壁共同围合形成外腔110b,外腔110b用于收容天线板30,其中,沉台111还设有通槽112,通槽112用于连通内腔110a与外腔110b,信号线的一端穿过通槽112与天线板30电连接,信号线的另一端电连接于主控板40。对于上述的底座120,底座120安装于上壳110,底座120用于封闭内腔110a的开口。对于上述的顶盖130,顶盖130盖合于上壳110,顶盖130用于封闭外腔110b的开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将主控板40收容并固定于内腔110a,壳体10还包括紧固件(图未示)。上壳110内设有支撑柱113,支撑柱113设有第一螺孔113a,底座120设有第二螺孔120a,主控板40设有通孔40a,紧固件穿过通孔40a,并且分别与第一螺孔113a与第二螺孔120a螺接,以使主控板40固定于内腔110a。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110与底座120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将主控板40收容并固定于内腔110a。对于上述的固定组件20,请继续参阅图4,固定组件20包括第一固定件210与第二固定件220。第一固定件210与第二固定件220相对设置于沉台140面向内腔110a的一表面,第一固定件210的侧壁与第二固定件220的侧壁共同围合呈两端贯通的夹持空间20a,信号线卡设于夹持空间20a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信号线受到作用力的影响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内部设置有内腔和外腔;/n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n天线板,收容于所述外腔;/n主控板,收容于所述内腔;及/n信号线,其一端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内腔与所述天线板电连接,并且所述信号线部分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部设置有内腔和外腔;
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
天线板,收容于所述外腔;
主控板,收容于所述内腔;及
信号线,其一端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内腔与所述天线板电连接,并且所述信号线部分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底座和顶盖;
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上壳,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共同围合有所述内腔,所述上壳的顶部朝所述内腔凹陷形成沉台,所述顶盖盖合于所述沉台,所述顶盖和沉台共同围合有所述外腔,所述沉台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用于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外腔;
所述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天线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
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对设置于所述沉台面向所述内腔的一表面,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侧壁共同围合成两端贯通的夹持空间,所述信号线卡设于所述夹持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朝所述第二固定件延伸有第一卡部,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朝第一固定件延伸有第二卡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维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