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压功能的电源供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59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有电源供电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降压功能的电源供电电路。其包括电源供电电路和降压电路,电源供电电路包括变压器T1,变压器T1一端通过熔断器F1连接有整流桥D1的第一引脚,通过设置的电源供电电路和降压电路,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输入端的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当开关闭合时,电感增加,当开关断开时,由于输出电流的连续,二极管VD变为导通,电感削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降压功能的电源供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有电源供电电路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降压功能的电源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应用领域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电子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对供电电源的要求也是更加灵活多变。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促使电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电子设备额定电压较低,使用电源对其进行供电时,会因为电压过大,造成损坏,或者影响其使用寿命,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降压功能的电源供电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压功能的电源供电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降压功能的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电源供电电路和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电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一端通过熔断器F1连接有整流桥D1的第一引脚,所述整流桥D1的第二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1的第一引脚,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三引脚连接有继电器D6的第一引脚,所述继电器D6的第二引脚接入DC24V直流电压,所述继电器D6的第三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1的第三引脚,所述继电器D6的第四引脚通过二极管D4和电阻R2接入DC24V直流电压,所述继电器D6的第五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2的第一引脚,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二引脚通过二极管D3连接有集成电路U1的第二引脚,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三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3的第一引脚,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二引脚接地。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成电路U3的另一端连接有整流桥D1的第四引脚,所述整流桥D1的第二引脚与整流桥D1的第四引脚之间并联有电容C1和电容C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降压电路包括开关S,所述开关S连接于整流桥D1的第三引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S通过二极管VD连接有变压器T1的第二引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S的另一端通过电感线圈L和电阻R3连接有变压器T1的第二引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感线圈L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5连接有变压器T1的第二引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具有降压功能的电源供电电路中,通过设置的电源供电电路和降压电路,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输入端的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当开关闭合时,加在电感两端的电压为(Vi-Vo),此时电感由电压(Vi-Vo)励磁,电感增加的磁通为:(Vi-Vo)*Ton,当开关断开时,由于输出电流的连续,二极管VD变为导通,电感削磁,电感减少的磁通为:(Vo)*Toff,当开关闭合与开关断开的状态达到平衡时,(Vi-Vo)*Ton=(Vo)*Toff,由于占空比D<1,所以Vi>Vo,实现降压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局部图之一;图2为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局部图之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所示,图中A、B、C为电路连接标识,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降压功能的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电源供电电路和降压电路,电源供电电路包括变压器T1,变压器T1一端通过熔断器F1连接有整流桥D1的第一引脚,整流桥D1的第二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1的第一引脚,集成电路U1的第三引脚连接有继电器D6的第一引脚,继电器D6的第二引脚接入DC24V直流电压,继电器D6的第三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1的第三引脚,继电器D6的第四引脚通过二极管D4和电阻R2接入DC24V直流电压,继电器D6的第五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2的第一引脚,集成电路U2的第二引脚通过二极管D3连接有集成电路U1的第二引脚,集成电路U2的第三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3的第一引脚,集成电路U3的第二引脚接地,从而将交流电经全桥整流电路变换成直流电,或用24V直流电端直接为系统供电。经过电源管理模块后输出的直流电通过2M有源晶振逆变转换成高频交流电供给初级绕组。通过2个电感线圈耦合能量,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流经接受转换电路变化成直流电为电池充电。进一步的,集成电路U3的另一端连接有整流桥D1的第四引脚,整流桥D1的第二引脚与整流桥D1的第四引脚之间并联有电容C1和电容C2。具体的,降压电路包括开关S,开关S连接于整流桥D1的第三引脚。此外,开关S通过二极管VD连接有变压器T1的第二引脚。除此之外,开关S的另一端通过电感线圈L和电阻R3连接有变压器T1的第二引脚。进一步的,电感线圈L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5连接有变压器T1的第二引脚。本技术在使用中,系统工作时输入端将交流电经全桥整流电路变换成直流电,或用24V直流电端直接为系统供电。经过电源管理模块后输出的直流电通过2M有源晶振逆变转换成高频交流电供给初级绕组。通过2个电感线圈耦合能量,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流经接受转换电路变化成直流电为电池充电,接着当开关闭合时,加在电感两端的电压为(Vi-Vo),此时电感由电压(Vi-Vo)励磁,电感增加的磁通为:(Vi-Vo)*Ton。当开关断开时,由于输出电流的连续,二极管VD变为导通,电感削磁,电感减少的磁通为:(Vo)*Toff。当开关闭合与开关断开的状态达到平衡时,(Vi-Vo)*Ton=(Vo)*Toff,由于占空比D<1,所以Vi>Vo,从而实现降压功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降压功能的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电源供电电路和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电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一端通过熔断器F1连接有整流桥D1的第一引脚,所述整流桥D1的第二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1的第一引脚,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三引脚连接有继电器D6的第一引脚,所述继电器D6的第二引脚接入DC24V直流电压,所述继电器D6的第三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1的第三引脚,所述继电器D6的第四引脚通过二极管D4和电阻R2接入DC24V直流电压,所述继电器D6的第五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2的第一引脚,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二引脚通过二极管D3连接有集成电路U1的第二引脚,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三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3的第一引脚,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二引脚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降压功能的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电源供电电路和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电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一端通过熔断器F1连接有整流桥D1的第一引脚,所述整流桥D1的第二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1的第一引脚,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三引脚连接有继电器D6的第一引脚,所述继电器D6的第二引脚接入DC24V直流电压,所述继电器D6的第三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1的第三引脚,所述继电器D6的第四引脚通过二极管D4和电阻R2接入DC24V直流电压,所述继电器D6的第五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2的第一引脚,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二引脚通过二极管D3连接有集成电路U1的第二引脚,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三引脚连接有集成电路U3的第一引脚,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二引脚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压功能的电源供电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方聂海武马祥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融达计算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