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90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EMI吸收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变压器、次级整流电路、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和次级滤波输出电路,所述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包括一个用于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的控制芯片U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开关电源次级侧的恒压恒流控制集成在一个控制芯片U1上完成,相比于常规的两芯片分别控制恒压输出和恒流输出,利于PCB布线,减轻了电磁兼容和电磁干扰问题,进而提升了开关电源的可靠性。另外,还可以减轻次级在PCB上的规模,进而得到更优化的开关电源结构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压恒流开关电源
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恒压恒流开关电源。
技术介绍
开关电源输出控制分为三种:恒压控制、恒流控制和恒压恒流控制,这三者的共同点是均需要用到控制芯片,目前恒压恒流控制多是用两个芯片分别进行恒压控制和恒流控制,这般设计使得次级PCB板规模较大,PCB布线复杂,使得电磁兼容、电磁干扰问题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压恒流开关电源,恒压控制和恒流控制集成于一个芯片,利于PCB布线,减轻电磁兼容和电磁干扰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EMI吸收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变压器、次级整流电路、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和次级滤波输出电路,所述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控制芯片U1包括引脚VCC、OUT、IREF、ISEN、GND和VSEN;所述VCC引脚与电容C1的一端、所述OUT引脚、所述次级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以及所述次级滤波输出电路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ISEN引脚与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恒流采样电阻RX1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以及所述GND引脚接地,恒流采样电阻RX1的另一端与电阻R26的一端以及所述次级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与电阻R26的另一端以及所述IREF引脚连接;所述VSEN引脚与下偏电阻R19的一端以及上偏电阻RX2的一端连接,下偏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所述次级滤波输出电路的负极输入端接地,上偏电阻RX2的另一端与所述次级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U1为LD系列芯片。优选地,所述采样电阻RX1和上偏电阻RX2均为由若干电阻并联组成。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环路响应模块和第二环路响应模块,第一环路响应模块的一端和第二环路响应模块的一端均连接所述OUT引脚,第一环路响应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ISEN引脚,第二环路响应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VSEN引脚。优选地,所述第一环路响应模块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R8和电容C4;所述第一环路响应模块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R10和电容C5。优选地,还包括限流电阻R1和限流电阻R4,限流电阻R1的一端和限流电阻R4的一端均与所述次级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连接,限流电阻R1另一端与所述VCC引脚连接,限流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OUT引脚连接。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EMI吸收电路前端的浪涌抑制电路,该浪涌抑制电路中,热敏电阻NTC1的一端连接交流输入N极,热敏电阻NTC1的另一端与电阻RD1的一端以及EMI吸收电路的N级输入端连接,电阻RD1的另一端与交流输入L极以及EMI吸收电路的L级输入端连接。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变压器初级侧连接的变压控制电路,包括PN系列的控制芯片U2,该控制芯片U2包括引脚CS、GND、VDD、COMP、SW1和SW2;所述VDD引脚与启动电阻RX3的一端、电容EC4的阳极以及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启动电阻RX3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初级电源吸收模块的一端以及所述变压器初级绕组的正极端连接,初级电源吸收模块的另一端与变压器初级绕组的负极端、所述SW1引脚以及所述SW2引脚连接;所述电容EC4的阴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辅助绕组的正极端连接,变压器辅助绕组的负极端接地;所述CS引脚与采样电阻RX4的一端连接,采样电阻RX4的另一端与所述GND引脚接地;所述恒压恒流控制电路连接有光耦器PH的初级侧PH1,初级侧PH1的阳极与所述次级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初级侧PH1的阴极与所述OUT引脚连接;所述光耦器PH的次级侧PH2的集电极与所述COMP引脚连接,次级侧PH2的发射极接地。优选地,所述启动电阻RX3由若干电阻器串联形成;所述采样电阻RX4由若干电阻器并联形成。优选地,所述电源吸收模块中,电容C3的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以及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初级绕组的正极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变压器初级绕组的负极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开关电源次级侧的恒压恒流控制集成在一个控制芯片U1上完成,利于PCB布线,减轻了电磁兼容和电磁干扰问题,进而提升了开关电源的可靠性。另外,还可以减轻次级在PCB上的规模,进而得到更优化的开关电源结构分布。2、第一环路响应模块和第二环路响应模块的设置,可以改善电源的动态调节能力。3、变压控制电路的设置,通过光耦器与次级进行动态响应,使得变压器输出更稳定,安全可靠;电源吸收模块的设置,可以吸收控制芯片U2的高速开关和变压器漏感引起的控制芯片U2主电路两端的峰值,同时具有改善电磁兼容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变压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图3为恒压恒流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主要部件符号说明:1:浪涌抑制电路,2:EMI吸收电路,3:整流滤波电路,4:变压器,5:次级整流电路,6:恒压恒流控制电路,61:第一环路响应模块62:第二环路响应模块,7:次级滤波输出电路,8:变压控制电路,81:电源吸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浪涌抑制电路1、EMI吸收电路2、整流滤波电路3、变压器4、次级整流电路5、恒压恒流控制电路6和次级滤波输出电路7,以及与变压器4初级侧连接的变压控制电路8。浪涌抑制电路1吸收交流电输入的浪涌,起到第一层保护作用。具体地,热敏电阻NTC1的一端连接交流输入N极,热敏电阻NTC1的另一端与电阻RD1的一端以及EMI吸收电路2的N级输入端连接,电阻RD1的另一端与交流输入L极以及EMI吸收电路2的L级输入端连接。EMI吸收电路2通过电容和滤波器配合,将通过的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吸收,使其被衰减到一定程度,使得整个电路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得到提升。整流滤波电路3通过整流桥和电容配合将交流电整流形成平滑的直流电。这两个电路是常用电路,本文不再赘述。变压控制电路8中包括PN系列的控制芯片U2,本案中选用PN8149芯片,该控制芯片U2包括引脚CS、GND、VDD、COMP、SW1和SW2。具体地,VDD引脚与启动电阻RX3的一端、电容EC4的阳极以及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启动电阻RX3的另一端与整流滤波电路3的正极输出端、初级电源吸收模块81的一端以及变压器4初级绕组的正极端连接,初级电源吸收模块81的另一端与变压器4初级绕组的负极端、SW1引脚以及SW2引脚连接。电容EC4的阴极接地。二极管D4的阳极与变压器4辅助绕组的正极端连接,变压器4辅助绕组的负极端接地。CS引脚与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EMI吸收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变压器、次级整流电路、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和次级滤波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控制芯片U1包括引脚VCC、OUT、IREF、ISEN、GND和VSEN;/n所述VCC引脚与电容C1的一端、所述OUT引脚、所述次级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以及所述次级滤波输出电路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ISEN引脚与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恒流采样电阻RX1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以及所述GND引脚接地,恒流采样电阻RX1的另一端与电阻R26的一端以及所述次级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与电阻R26的另一端以及所述IREF引脚连接;所述VSEN引脚与下偏电阻R19的一端以及上偏电阻RX2的一端连接,下偏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所述次级滤波输出电路的负极输入端接地,上偏电阻RX2的另一端与所述次级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EMI吸收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变压器、次级整流电路、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和次级滤波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控制芯片U1包括引脚VCC、OUT、IREF、ISEN、GND和VSEN;
所述VCC引脚与电容C1的一端、所述OUT引脚、所述次级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以及所述次级滤波输出电路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ISEN引脚与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恒流采样电阻RX1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以及所述GND引脚接地,恒流采样电阻RX1的另一端与电阻R26的一端以及所述次级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与电阻R26的另一端以及所述IREF引脚连接;所述VSEN引脚与下偏电阻R19的一端以及上偏电阻RX2的一端连接,下偏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所述次级滤波输出电路的负极输入端接地,上偏电阻RX2的另一端与所述次级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U1为LD系列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阻RX1和上偏电阻RX2均为由若干电阻并联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环路响应模块和第二环路响应模块,第一环路响应模块的一端和第二环路响应模块的一端均连接所述OUT引脚,第一环路响应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ISEN引脚,第二环路响应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VSEN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路响应模块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R8和电容C4;所述第一环路响应模块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R10和电容C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恒流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流电阻R1和限流电阻R4,限流电阻R1的一端和限流电阻R4的一端均与所述次级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连接,限流电阻R1另一端与所述VCC引脚连接,限流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剑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讯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