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护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49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防护门,包括沿门宽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门体、第二门体;所述的第一门体包括第一门框组件,第一门框组件上转动铰接设置有第一门扇组件,第一门扇组件的上缘靠近其转动铰接侧与第一门框组件之间铰接设置有闭门器,第一门框组件的两侧固连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的第二门体包括第二门框组件,第二门框组件上转动铰接设置有第二门扇组件,第二门扇组件上设置有三点式推杠锁,第二门框组件的两侧固连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的第一门扇组件包括第一基骨架以及第一面板,所述的第二门扇组件包括第二基骨架以及第二面板,所述的第一门框组件、第二门框组件均为折弯门框,所述的第一门扇组件内位于第一面板之间设置第一波形条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防护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门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防护门。
技术介绍
隧道防护门是用于隧道附属洞室及通道的门体,具有抗暴、防火、隔离防护等功能。主要由门框、门扇、铰页、闭锁、门扇填充物、闭锁机构(锁具、手轮或传动机构用执手及金属附件)组成。其中,铰页机构连接门框与门扇且可做相对转动,闭锁机构将门扇与门框牢固锁固在一起,门扇填充物为防火隔热材料。高铁隧道相比一般的涵洞隧道,由于车速更快,因此,高铁隧道防护门抗风压能力须要更强,实际上,高铁隧道防护门抗风压载荷应不小5000Pa,而随着高铁的提速,以及适用环境的进一步扩大,其抗风压能力设计需要进一步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防护门,适用于高铁隧道、抗风压能力大,且使用寿命长。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隧道防护门,包括沿门宽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门体、第二门体;所述的第一门体包括第一门框组件,第一门框组件上转动铰接设置有第一门扇组件,第一门扇组件的上缘靠近其转动铰接侧与第一门框组件之间铰接设置有闭门器,第一门框组件的两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防护门,包括沿门宽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门体、第二门体;所述的第一门体包括第一门框组件(1),第一门框组件(1)上转动铰接设置有第一门扇组件(2),第一门扇组件(2)的上缘靠近其转动铰接侧与第一门框组件(1)之间铰接设置有闭门器(5),第一门框组件(1)的两侧固连设置有第一连接座(7);所述的第二门体包括第二门框组件(9),第二门框组件(9)上转动铰接设置有第二门扇组件(10),第二门扇组件(10)上设置有三点式推杠锁(6),第二门框组件(9)的两侧固连设置有第二连接座(8);所述的第一门扇组件(2)包括第一基骨架(2a)以及第一面板(2b),所述的第二门扇组件(10)包括第二基骨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防护门,包括沿门宽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门体、第二门体;所述的第一门体包括第一门框组件(1),第一门框组件(1)上转动铰接设置有第一门扇组件(2),第一门扇组件(2)的上缘靠近其转动铰接侧与第一门框组件(1)之间铰接设置有闭门器(5),第一门框组件(1)的两侧固连设置有第一连接座(7);所述的第二门体包括第二门框组件(9),第二门框组件(9)上转动铰接设置有第二门扇组件(10),第二门扇组件(10)上设置有三点式推杠锁(6),第二门框组件(9)的两侧固连设置有第二连接座(8);所述的第一门扇组件(2)包括第一基骨架(2a)以及第一面板(2b),所述的第二门扇组件(10)包括第二基骨架(10a)以及第二面板(10b),所述的第一门框组件(1)、第二门框组件(9)均为折弯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门扇组件(2)内位于第一面板(2b)之间设置第一波形条板(11),相邻的第一波形条板(11)反向布置,防火隔热材料填充于第一波形条板(11)之间以及第一波形条板(11)与第一基骨架(2a)之间;所述的第二门扇组件(10)内位于第二面板(10b)之间设置第二波形条板(12),相邻的第二波形条板(12)反向布置,防火隔热材料填充于第二波形条板(12)之间以及第二波形条板(12)与第二基骨架(10a)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波形条板(11)与第一面板(2b)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永林刘春梅张卫红周珣张绍兴刘科延孟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