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44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室内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包括长度可调节连接杆、驱动组件、支撑架、安装架顶板、升降板、升降板滑块、滑槽和车轮和承载板,长度可调节连接杆有两根,支撑架有两个,每根长度可调节连接杆的两端均安装在两个支撑架的前侧之间,每个支撑架的内侧均对称设置有竖直的燕尾形滑槽,升降板位于支撑架的内侧之间,升降板的两端焊接有两个燕尾形的升降板滑块,升降板滑块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滑槽中,驱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架内,驱动组件与升降板连接,安装架顶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拆卸携带,能够快速组装,在建筑室内施工时能够电动实现建筑材料的升降,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室内施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工程室内施工时,一般通过借助脚手架来进行高处施工作业,而脚手架是通过各种型材焊接或连接而成的,建筑室内施工脚手架主要用于距离地面1m~4m空间的施工。使用建筑室内施工脚手架时,工人师傅需要首先将砖块、桶装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举起放置在建筑施工脚手架上,然后爬到脚手架上进行建筑主体施工。在安装架距离地面1m~4m,举起放置建筑材料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导致工人师傅往往工作几天后便腰酸背痛,无法连续作业,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施工进度。此外,现有建筑室内施工脚手架的体积较大且固定,不便于拆卸携带,特别是在建筑室内施工时,由于室内空间的限制,往往难以携带体积较大的电动脚手架,限制了电动建筑室内用脚手架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其便于拆卸携带,能够快速组装,在建筑室内施工时能够电动实现建筑材料的升降,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包括长度可调节连接杆、驱动组件、支撑架、安装架顶板、升降板、升降板滑块、滑槽和车轮和承载板,所述长度可调节连接杆有两根,所述支撑架有两个,每根长度可调节连接杆的两端均安装在两个支撑架的前侧之间,每个支撑架的内侧均对称设置有竖直的燕尾形滑槽,所述升降板位于支撑架的内侧之间,所述升降板的两端焊接有两个燕尾形的升降板滑块,所述升降板滑块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滑槽中,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架内,所述驱动组件与升降板连接,所述安装架顶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均对称安装有车轮,所述承载板可拆卸的安装在两块升降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杠电机、电机架、丝杠螺母、丝杠和丝杠套筒,所述丝杠电机有两个,分别通过电机架固定在支撑架的底部,所述丝杠套筒焊接在安装架顶板中央,所述丝杠的底端与丝杠电机的驱动端连接,丝杠的顶端可旋转的安装在丝杠套筒中,所述丝杠螺母套装在丝杠上,所述丝杠螺母固定在升降板中央。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包括多块子承载板,每块子承载板的两端上部均设置有两排沉孔,每块子承载板的两端部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承载板插槽,相邻是两块子承载板之间通过一块承载板连接板连接,所述承载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插在两个承载板插槽中,所述子承载板与承载板连接板之间通过承载板连接螺栓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前侧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一排与所述沉孔对应的安装孔,每块子承载板与连接块之间也通过承载板连接螺栓连接,所述承载板连接螺栓位于沉孔中。进一步地,所述长度可调节连接杆包括连接外杆、连接内杆、内杆连接旋钮和内杆螺纹孔,所述连接外杆与连接内杆之间通过轴孔间隙配合连接,所述连接外杆的外侧靠近与连接内杆接触处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内杆连接旋钮,所述连接内杆上等间距设置有一排内杆螺纹孔,所述内杆连接旋钮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内杆螺纹孔中。进一步地,每个支撑架的底部前侧还对称焊接有两个外杆连接块,每个外杆连接块上均设置有连接杆连接孔,所述连接外杆、连接内杆的外端分别插接在所述外杆连接块上,连接外杆的外端与外杆连接块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旋钮连接,所述连接内杆的外端与外杆连接块之间也通过连接杆连接旋钮连接,所述连接杆连接旋钮安装在连接杆连接孔中。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利用内杆连接旋钮可以调节连接外杆与连接内杆之间的配合长度,使得长度可调节连接杆的长度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通过承载板连接螺栓可以实现多块子承载板之间的连接与拆卸,从而使得承载板的长度能够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在室内施工时能够根据使用环境需要调节长度,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杆连接旋钮可以将连接外杆、连接内杆从外杆连接块上进行固定及拆卸,使得整个长度可调节连接杆可以在两个支撑架之间进行快速拆卸及连接,通过承载板连接螺栓可以实现子承载板在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连接与拆卸,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在室内施工前可以分别运送到室内,施工时进行组装,克服室内空间的限制,扩大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范围。3.本专利技术利用丝杠电机通过丝杠带动升降板上下运动,燕尾形的升降板滑块使得升降板的运行更加平稳,从而能够更安全的带动砖块、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升降运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省体力,提高施工进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去除承载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去除承载板后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的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去除长度可调节连接杆和承载板后的左半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子承载板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两个子承载板连接时的剖视图。图中:11、连接外杆;12、连接内杆;13、内杆连接旋钮;14、内杆螺纹孔;15、连接杆连接旋钮;21、丝杠电机;22、电机架;23、丝杠螺母;24、丝杠;25、丝杠套筒;31、支撑架;32、安装架顶板;33、升降板;34、升降板滑块;35、滑槽;36、升降板连接块;37、安装孔;38、车轮;39、外杆连接块;41、承载板;42、承载板连接螺栓;43、子承载板;44、承载板插槽;45、承载板连接板;46、沉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包括长度可调节连接杆、驱动组件、支撑架31、安装架顶板32、升降板33、升降板滑块34、滑槽35和车轮38和承载板41,长度可调节连接杆有两根,支撑架31有两个,两个支撑架31的底部均对称安装有车轮38,车轮38使用现有技术中带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每根长度可调节连接杆的两端均安装在两个支撑架31的前侧之间,每个支撑架31的内侧均对称设置有竖直的燕尾形滑槽35,升降板33位于支撑架31的内侧之间,升降板33的两端焊接有两个燕尾形的升降板滑块34,升降板滑块34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滑槽35中。长度可调节连接杆包括连接外杆11、连接内杆12、内杆连接旋钮13和内杆螺纹孔14,连接外杆11与连接内杆12之间通过轴孔间隙配合连接,连接外杆11的外侧靠近与连接内杆12接触处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内杆连接旋钮13,连接内杆12上等间距设置有一排内杆螺纹孔14,内杆连接旋钮13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内杆螺纹孔14中。利用内杆连接旋钮13可以调节连接外杆11与连接内杆12之间的配合长度,使得长度可调节连接杆的长度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在室内施工时能够根据使用环境需要调节长度,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如图1至图7所示,每个支撑架31的底部前侧还对称焊接有两个外杆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度可调节连接杆、驱动组件、支撑架(31)、安装架顶板(32)、升降板(33)、升降板滑块(34)、滑槽(35)和车轮(38)和承载板(41),所述长度可调节连接杆有两根,所述支撑架(31)有两个,每根长度可调节连接杆的两端均安装在两个支撑架(31)的前侧之间,每个支撑架(31)的内侧均对称设置有竖直的燕尾形滑槽(35),所述升降板(33)位于支撑架(31)的内侧之间,所述升降板(33)的两端焊接有两个燕尾形的升降板滑块(34),所述升降板滑块(34)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滑槽(35)中,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架(31)内,所述驱动组件与升降板(33)连接,所述安装架顶板(32)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31)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架(31)的底部均对称安装有车轮(38),所述承载板(41)可拆卸的安装在两块升降板(3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度可调节连接杆、驱动组件、支撑架(31)、安装架顶板(32)、升降板(33)、升降板滑块(34)、滑槽(35)和车轮(38)和承载板(41),所述长度可调节连接杆有两根,所述支撑架(31)有两个,每根长度可调节连接杆的两端均安装在两个支撑架(31)的前侧之间,每个支撑架(31)的内侧均对称设置有竖直的燕尾形滑槽(35),所述升降板(33)位于支撑架(31)的内侧之间,所述升降板(33)的两端焊接有两个燕尾形的升降板滑块(34),所述升降板滑块(34)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滑槽(35)中,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架(31)内,所述驱动组件与升降板(33)连接,所述安装架顶板(32)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31)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架(31)的底部均对称安装有车轮(38),所述承载板(41)可拆卸的安装在两块升降板(3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杠电机(21)、电机架(22)、丝杠螺母(23)、丝杠(24)和丝杠套筒(25),所述丝杠电机(21)有两个,分别通过电机架(22)固定在支撑架(31)的底部,所述丝杠套筒(25)焊接在安装架顶板(32)中央,所述丝杠(24)的底端与丝杠电机(21)的驱动端连接,丝杠(24)的顶端可旋转的安装在丝杠套筒(25)中,所述丝杠螺母(23)套装在丝杠(24)上,所述丝杠螺母(23)固定在升降板(33)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室内施工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41)包括多块子承载板(43),每块子承载板(43)的两端上部均设置有两排沉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曦王鑫伊丽娜郭大治何清李鑫刘欣
申请(专利权)人:津安天津建筑节能设施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