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滑桩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3336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洞口抗滑桩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场地平整;S2.测量定位:放出孔桩中心点,定出桩孔准确位置,放样完毕后,对附近相邻孔桩相互位置进行拉距,校核桩位;S3.孔桩开挖:安装提升设备,出渣堆放距离孔位不少于5m,孔周围1m范围内应硬化,周边设置护栏;锁口高度高出地面不小于30cm;S4.安装出渣吊运设备;S5.分节开挖;S6.护壁钢筋制作与安装;S7.岩层地质开挖处理:采取孔内水磨钻法施工;S8.制作钢筋、安装钢筋和吊装钢筋;S9.安装声测管在桩身钢筋内侧,与竖向钢筋绑扎牢固;S10.砼浇筑,抗滑桩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抗滑桩支挡,有效减少了边坡、仰坡高度,保护了隧道周围的公路,周围环境影响小,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滑桩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抗滑桩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由于山岭地区的交通线,采用隧道的方式修建具有易于克服地形障碍、缩短修建里程、节约修建时间、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运行速度等独特优势,隧道成为了山区公路、铁路建设的首要选择,因此越来越多的交通、矿山、能源管道、水利和国防等隧道工程即将在我国偏远山区建造。但是,这些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地质条件情况极为复杂,铁路隧道、公路隧道时常要穿越不良地质区域,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软弱围岩边坡复杂地质条件,这给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在这诸多挑战中,滑坡是山岭地区隧道建设过程中最常遇到的一种较为复杂的危害,很多时候隧道将不得不临近乃至直接穿越滑坡地段。滑坡的存在可能会使隧道结构产生较大的沉降及整体水平位移并使隧道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形,产生错台、开裂、甚至压缩掉块等现象。另外,滑坡也会给施工过程带来各种困难,其中因为工程施工诱发的工程滑坡出现的频率最高,滑坡往往会带来财产的损失,为施工带来危险,还延误工期,给工程留下隐患等严重后果。抗滑桩以其抗滑能力强、适用条件广、施工安全便利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大尺寸抗滑桩的桩井多采用人工开挖或控制爆破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即对土层及碎石土采用人工掏挖,对较大孤岩石和基岩先用小药量、多炮眼进行松动爆破,之后再进行人工清除、修整。但是对于有隧道建设,隧道周围有公路,山体斜坡较陡的地形,若直接放坡,则隧道洞口的边坡和仰坡均较高,仰坡难度大,同时可能造成周围公路的垮塌断道。而且现有施工技术安装抗滑桩采用爆破的方式会对周围造成很大的交通不便,因此,现有技术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抗滑桩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抗滑桩支挡,有效减少了边坡、仰坡高度,保护了隧道周围的公路,周围环境影响小,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隧道洞口抗滑桩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场地平整:清除坡面危石、浮土,布置好出渣堆放处、道路及机料堆放处,作业面四周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S2.测量定位:放出孔桩中心点,定出桩孔准确位置,放样完毕后,对附近相邻孔桩相互位置进行拉距,校核桩位;S3.孔桩开挖:安装提升设备,出渣堆放距离孔位不少于5m,孔周围1m范围内应硬化,周边设置护栏;锁口高度高出地面不小于30cm;S4.安装出渣吊运设备;S5.分节开挖;采用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开挖,遇坚硬土或大块孤石采用锤、钎破碎,挖土顺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周边,按设计桩尺寸加25cm控制截面尺寸;S6.护壁钢筋制作与安装:调直钢筋,使其垂直度偏差≤1%;钢筋在常温状态下加工弯曲,弯制钢筋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弯钩一次性弯成;钢筋在桩基内进行绑扎形成钢筋骨架;孔桩每节开挖都做护壁,护壁厚度为25cm,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至孔口后装入吊桶中,用提升设备吊入孔中人工铲入模,浇灌护壁砼时,用小型振动器进行捣固,坍落度控制在7~9cm之间,上节护壁砼与下节护壁搭接5cm;S7.岩层地质开挖处理:采取孔内水磨钻法施工;岩层地质有三大特征:一是抗压能力强,而抗拉和抗剪切能力很低;二是岩石在大于其极限抗拉力能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拉裂破坏;三是岩石在大于其极限抗剪切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剪切破坏;当孔桩挖到较硬基岩而不能采用常规人工开挖工艺时,这时孔桩施工采用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效率高的水磨钻法施工具有优势;S8.制作钢筋、安装钢筋和吊装钢筋:首先进行底笼安装、绑扎钢筋,然后吊装底笼,安装顶笼,绑扎钢筋,后吊装顶笼,进行主筋套筒连接,对中固定整个钢筋笼;S9.安装声测管在桩身钢筋内侧,与竖向钢筋绑扎牢固;S10.砼浇筑,抗滑桩完成。如上所述的一种隧道洞口抗滑桩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3中,所述提升设备选用摇臂扒杆吊机,所述摇臂吊机安装位置、出渣方向结合现场实际进行布置。如上所述的一种隧道洞口抗滑桩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3中,所述护栏采用φ48*3mm钢管,每孔安置4根1.5m、4根3.5m钢管、4根2.4m钢管,外刷红白油漆;锁口高度1.2m,厚度0.5m,锁口采用C20钢筋砼,护壁砼采用C15钢筋砼,地面硬化采用C20砼,地面硬化设0.3%的单向横坡排水,排水至排水沟集中排出。如上所述的一种隧道洞口抗滑桩施工方法,所述步骤5中,待上一节段护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拆除加固支撑及模板,开始下一节段桩孔的开挖工作。如上所述的一种隧道洞口抗滑桩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7中所述水磨钻法施工工艺如下:(1)钻取四周岩石:沿桩基孔壁布置取芯点,取芯直径为140mm,取芯圆与锁口内壁相切,取芯圆之间的距离为160mm,依次钻取外周的岩芯,取出的岩芯高约500mm,将外周岩芯取完后桩芯体岩外围便形成一个方形临空面;(2)钻取中间岩石:根据每个孔的岩体情况,当中心岩体较为完整时可选择在方孔中间开三条线,将岩芯分为四等份;(3)手电钻打孔:用手电钻在桩芯岩体上钻眼,再将桩岩石分成若干等份;(4)插入钢楔、击打钢楔分裂岩石:在沿桩基径向手电钻钻出的孔内打入钢楔,用大锤锤击钢楔使岩体获得一个水平的冲击力,在水平冲击力作用下岩石沿铅锤面被拉裂,底部会发生水平剪切破裂,依次分裂岩体,直至该层桩芯岩体全部被破裂;(5)人工装渣,电动提升机出渣:一次单循环施工作用后,将水钻钻出的岩芯进行依次出渣,出渣从桩孔的一侧进行,然后插入钢楔,击打钢楔分裂岩石后再进行一次出渣;(6)桩孔修正及下一循环的施工:敲掉侵占桩基空间的岩石锯齿,通过锁扣护桩在桩孔内标出设计桩中心,检查桩基底部偏位情况并及时纠偏,同时标出下一个循环外周水钻钻孔取芯位置,进入下一循环的挖孔桩施工。如上所述的一种隧道洞口抗滑桩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7中,所述水磨钻法施工采用的设备包括水磨钻机、水磨钻筒和专用水泵,一个水磨钻机配备3-5水磨钻筒,一个水磨钻筒上具有7个刀头,水磨钻筒外径为16cm,内径为14cm,壁厚度为1cm,高度为62cm,一个循环可钻60cm;专用水泵外径为12cm,高度为40cm。如上所述的一种隧道洞口抗滑桩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8中,所述钢筋制作时,在钢筋使用前,清除表面的污泥及浮锈等污物,钢筋表面不得有油污;同一截面的接头不大于50%接头错开距离不小于35倍的钢筋直径;钢筋笼的四周设置与桩身砼同标号的砼垫块,砼垫块每平方不得小于4个、纵向间距2m,呈梅花型布置;绑扎钢筋之前,确保桩平整。如上所述的一种隧道洞口抗滑桩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9中,所述声测管内径57mm壁厚3mm,下端封闭,所述声测管高出桩顶30cm,灌满清水,加盖盖好,并按顺时针方向编号,所述声测管安装竖直,自桩顶每2m一道用铁丝固定在钢筋笼上,以保证声测管相互之间的平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洞口抗滑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场地平整:清除坡面危石、浮土,布置好出渣堆放处、道路及机料堆放处,作业面四周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nS2.测量定位:放出孔桩中心点,定出桩孔准确位置,放样完毕后,对附近相邻孔桩相互位置进行拉距,校核桩位;/nS3.孔桩开挖:安装提升设备,出渣堆放距离孔位不少于5m,孔周围1m范围内应硬化,周边设置护栏;锁口高度高出地面不小于30cm;/nS4.安装出渣吊运设备;/nS5.分节开挖;采用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开挖,遇坚硬土或大块孤石采用锤、钎破碎,挖土顺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周边,按设计桩尺寸加25cm控制截面尺寸;/nS6.护壁钢筋制作与安装:调直钢筋,使其垂直度偏差≤1%;钢筋在常温状态下加工弯曲,弯制钢筋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弯钩一次性弯成;钢筋在桩基内进行绑扎形成钢筋骨架;孔桩每节开挖都做护壁,护壁厚度为25cm,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至孔口后装入吊桶中,用提升设备吊入孔中人工铲入模,浇灌护壁砼时,用小型振动器进行捣固,坍落度控制在7~9cm之间,上节护壁砼与下节护壁搭接5cm;/nS7.岩层地质开挖处理:采取孔内水磨钻法施工;/nS8.制作钢筋、安装钢筋和吊装钢筋:首先进行底笼安装、绑扎钢筋,然后吊装底笼,安装顶笼,绑扎钢筋,后吊装顶笼,进行主筋套筒连接,对中固定整个钢筋笼;/nS9.安装声测管在桩身钢筋内侧,与竖向钢筋绑扎牢固;/nS10.砼浇筑,抗滑桩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洞口抗滑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场地平整:清除坡面危石、浮土,布置好出渣堆放处、道路及机料堆放处,作业面四周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
S2.测量定位:放出孔桩中心点,定出桩孔准确位置,放样完毕后,对附近相邻孔桩相互位置进行拉距,校核桩位;
S3.孔桩开挖:安装提升设备,出渣堆放距离孔位不少于5m,孔周围1m范围内应硬化,周边设置护栏;锁口高度高出地面不小于30cm;
S4.安装出渣吊运设备;
S5.分节开挖;采用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开挖,遇坚硬土或大块孤石采用锤、钎破碎,挖土顺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周边,按设计桩尺寸加25cm控制截面尺寸;
S6.护壁钢筋制作与安装:调直钢筋,使其垂直度偏差≤1%;钢筋在常温状态下加工弯曲,弯制钢筋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弯钩一次性弯成;钢筋在桩基内进行绑扎形成钢筋骨架;孔桩每节开挖都做护壁,护壁厚度为25cm,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至孔口后装入吊桶中,用提升设备吊入孔中人工铲入模,浇灌护壁砼时,用小型振动器进行捣固,坍落度控制在7~9cm之间,上节护壁砼与下节护壁搭接5cm;
S7.岩层地质开挖处理:采取孔内水磨钻法施工;
S8.制作钢筋、安装钢筋和吊装钢筋:首先进行底笼安装、绑扎钢筋,然后吊装底笼,安装顶笼,绑扎钢筋,后吊装顶笼,进行主筋套筒连接,对中固定整个钢筋笼;
S9.安装声测管在桩身钢筋内侧,与竖向钢筋绑扎牢固;
S10.砼浇筑,抗滑桩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洞口抗滑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提升设备选用摇臂扒杆吊机,所述摇臂吊机安装位置、出渣方向结合现场实际进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洞口抗滑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护栏采用φ48*3mm钢管,每孔安置4根1.5m、4根3.5m钢管、4根2.4m钢管,外刷红白油漆;锁口高度1.2m,厚度0.5m,锁口采用C20钢筋砼,护壁砼采用C15钢筋砼,地面硬化采用C20砼,地面硬化设0.3%的单向横坡排水,排水至排水沟集中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洞口抗滑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待上一节段护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拆除加固支撑及模板,开始下一节段桩孔的开挖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连臣王有旗汤吉良谢彬黄远平刘普前宋昱宇李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