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钢筋笼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06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注桩钢筋笼的固定装置,包括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纵筋,所述纵筋固定至环状的支撑架周围形成笼状结构,所述支撑架的直径与钢筋笼直径一致,所述压紧装置顶部设置有吊架,所述吊架顶部连接有吊绳;所述压紧装置底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底部的连接孔与钢筋笼中钢筋的直径相匹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个用途是,利用吊绳将压紧装置吊运至钢筋笼上方,对准钢筋笼的纵筋下移使连接套套设至钢筋笼的钢筋上并固定(例如螺栓固定),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钢筋笼能够在压紧装置的重力作用下保持当前位置而不上浮,当浇筑至钢筋笼顶部时再将本压紧装置吊运至下一灌注桩处进行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钢筋笼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注桩钢筋笼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灌注桩施工是在基坑开挖至灌注桩顶部1m范围后进行钢护筒安装、灌注桩成孔、钢筋笼安装和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密度较大,容易造成钢筋笼的上浮,控制钢筋笼上浮已经成为灌注桩施工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为防止钢筋笼在混凝土浇筑时上浮,通常把钢筋笼顶部与钢护筒焊接固定。但实际施工中,受施工工况限制,开挖基坑的底部大多都比灌注桩顶高出一定高度,导致钢筋笼固定成为一大难题。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灌注桩钢筋笼的固定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灌注桩钢筋笼易上浮,不容易固定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灌注桩钢筋笼的固定装置,包括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纵筋,所述纵筋固定至环状的支撑架周围形成笼状结构,所述支撑架的直径与钢筋笼直径一致,所述压紧装置顶部设置有吊架,所述吊架顶部连接有吊绳;所述压紧装置底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底部的连接孔与钢筋笼中钢筋的直径相匹配。通过本方案,利用吊绳将压紧装置吊运至钢筋笼上方,对准钢筋笼的纵筋下移使连接套套设至钢筋笼的钢筋上并固定(例如螺栓固定),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钢筋笼能够在压紧装置的重力作用下保持当前位置而不上浮,当浇筑至钢筋笼顶部时再将本压紧装置吊运至下一灌注桩处进行施工。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架均匀固定至所述压紧装置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环与支撑筋,所述支撑筋支撑至所述固定环中。通过本方案,提高支撑架的牢固性,避免因钢筋笼的浮力推动而变形。优选地,所述连接套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纵筋底端均固定有一个所述连接套。通过本方案,钢筋笼的多根钢筋与连接套相连接,提高连接的牢固性。优选地,所述连接套为圆环状结构,所述连接孔为环形槽,所述连接孔的直径与钢筋笼的直径一致。通过本方案,环状的连接套能够方便压紧装置的压紧,避免钢筋笼的钢筋位置误差造成的连接困难。优选地,所述吊架上设置有压杆,所述压杆沿压紧装置的直径方向布置,所述压杆滑动连接至所述吊架上。通过本方案,压杆两侧能够施加压力,从而提高压紧装置的压力,保持本装置使用时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压杆的两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垂直滑动连接有固定杆。通过本方案,固定杆能够垂直插入泥土中进行固定,使用更加方便可靠。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防止灌注桩钢筋笼在浇筑过程中的上浮问题;并且本装置取材方便,能够重复利用,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灌注桩钢筋笼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灌注桩钢筋笼的固定装置中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灌注桩钢筋笼中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灌注桩钢筋笼中压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灌注桩钢筋笼的固定装置,包括压紧装置1100,所述压紧装置1100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纵筋1110,所述纵筋1110固定至环状的支撑架1120周围形成笼状结构,所述支撑架1120的直径与钢筋笼(图中未示出)直径一致,所述压紧装置1100顶部设置有吊架1200,所述吊架1200顶部连接有吊绳1210;所述压紧装置1100底部设置有连接套1300,所述连接套1300底部的连接孔与钢筋笼中钢筋的直径相匹配。通过本实施例该方案,利用吊绳1210将压紧装置1100吊运至钢筋笼上方,对准钢筋笼的纵筋下移使连接套1300套设至钢筋笼的钢筋上并固定(例如螺栓固定,或者利用连接孔与钢筋的摩擦力临时固定),将压紧装置1100固定至钢护筒上,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钢筋笼能够在压紧装置1100的压力作用下保持当前位置而不上浮,当浇筑至钢筋笼顶部时,由于钢筋笼的位置已经基本定型,可以将本装置吊运至下一灌注桩处进行施工。该实施例中的本装置在安装时,首先将钢筋笼下放至与钢护筒齐平,然后将压紧装置1100与钢筋笼对接后同步下发,下放时松开吊绳1210,只起吊下放钢筋笼,避免装置与钢筋笼分离;钢筋笼下放到设计高程位置后,先固定钢筋笼吊绳,确保钢筋笼不下沉,此时本装置应与钢护筒高度齐平,采用钢筋或钢板等材料把压紧装置1100与钢护筒固定,通过压紧装置反压钢筋笼,防止钢筋笼上浮;当灌注桩混凝土浇筑到一定高度,可以固定钢筋笼不会上浮后,拆除本装置与钢护筒固定措施,吊出循环用于其他灌注桩施工。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120包括至少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架1120均匀固定至所述压紧装置1100中;所述支撑架1120包括固定环1121与支撑筋1122,所述支撑筋1122支撑至所述固定环1121中。提高支撑架1120的牢固性,避免因钢筋笼的浮力推动而变形。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1300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纵筋1110底端均固定有一个所述连接套1300,钢筋笼的多根钢筋与连接套1300相连接,提高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能够避免单个连接套1300连接时因对接不准确造成的对接失败。本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防止灌注桩钢筋笼在浇筑过程中的上浮问题;并且本装置取材方便,能够重复利用,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灌注桩钢筋笼的固定装置,相较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套1300为圆环状结构,所述连接孔1310为环形槽,所述连接孔1310的直径与钢筋笼的直径一致。通过本实施例该方案,由于钢筋笼的焊接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桩钢筋笼的固定装置,包括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纵筋,所述纵筋固定至环状的支撑架周围形成笼状结构,所述支撑架的直径与钢筋笼直径一致,所述压紧装置顶部设置有吊架,所述吊架顶部连接有吊绳;所述压紧装置底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底部的连接孔与钢筋笼中钢筋的直径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钢筋笼的固定装置,包括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纵筋,所述纵筋固定至环状的支撑架周围形成笼状结构,所述支撑架的直径与钢筋笼直径一致,所述压紧装置顶部设置有吊架,所述吊架顶部连接有吊绳;所述压紧装置底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底部的连接孔与钢筋笼中钢筋的直径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钢筋笼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架均匀固定至所述压紧装置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环与支撑筋,所述支撑筋支撑至所述固定环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跃鹏高洋程谟涛康超飞马加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