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工业印染用染料生产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染料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工业印染用染料生产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染料是指能使其他物质获得鲜明而牢固色泽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由于现在使用的颜料都是人工合成的,所以也称为合成染料。染料和颜料一般都是自身有颜色,并能以分子状态或分散状态使其他物质获得鲜明和牢固色泽的化合物。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染料分子通过物理化学过程处理后与布料或皮革坯体形成稳定地结合。印染过程中,通常的化学合成染料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并且染印后的布料或皮革上,也会存在较多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不利于人体的健康。为此,人们在印染过程中,发现了天然染料,主要为植物染料对布料、皮革等进行印染,这样既能够达到较好的印染效果,也能够避免有害物质存留在皮革、布料中,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同时也能够降低印染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我国纺织业年耗水量超过100亿吨,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各行业第六位,其中以印染行业排放废水量最为严重,约占80%,用水量按单位重量纺织品计是国外的2-3倍。染整加工大多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能耗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工业印染用染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桑葚染料制备:取桑葚,超微粉碎,得桑葚汁然后加入浓度为80%的酒精,所述酒精的体积与桑葚的质量之比为5-10:1,浸渍12-24h,用80-100目的筛网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将滤渣采用相同的酒精浸渍,12-24h,用80-100目的筛网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两次收集到的滤液,浓缩,真空干燥,得到固体,即桑葚染料;/nS2:染料配制:取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经过a步骤得到的桑葚染料29份、栲胶4份、固色剂1.7份、磷酸二氢钠5份、氢氧化钠7份、表面活性剂0.9份、氯化钠0.25份和水42份;/nS3:混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工业印染用染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桑葚染料制备:取桑葚,超微粉碎,得桑葚汁然后加入浓度为80%的酒精,所述酒精的体积与桑葚的质量之比为5-10:1,浸渍12-24h,用80-100目的筛网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将滤渣采用相同的酒精浸渍,12-24h,用80-100目的筛网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两次收集到的滤液,浓缩,真空干燥,得到固体,即桑葚染料;
S2:染料配制:取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经过a步骤得到的桑葚染料29份、栲胶4份、固色剂1.7份、磷酸二氢钠5份、氢氧化钠7份、表面活性剂0.9份、氯化钠0.25份和水42份;
S3:混合搅拌:将S2各组分通过搅拌机混合,均质搅拌,得到染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工业印染用染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固色剂采用交联固色剂DE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工业印染用染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表面活性剂为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
4.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方法的纺织工业印染用染料生产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下方设置有搅拌桶(4),且支撑板(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侧板(6),且固定板(5)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机座(8),所述电机座(8)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升降座(7),且升降座(7)的上端前后位置均贯穿设置有导柱(9),两个所述侧板(6)之间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顶板(14),且顶板(14)的上端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台(15),所述固定台(15)的上端贯穿丝杠(10),且丝杠(10)的下端贯穿顶板(14)并旋入升降座(7)内部,所述电机座(8)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11),且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搅拌轴(13),所述搅拌轴(13)贯穿固定板(5)与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陈威,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胜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