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无人驾驶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人驾驶控制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无人驾驶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近几年建设的新线,多属于人工驾驶的自动化运行模式,但纵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使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借助于全新的设计理念,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和机电部件的可靠性提高,生产制造工艺技术的革新等,已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达到99.99%;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人工干预的内容越来越少,并已达到列车驾驶员的职能完全由“自动化”系统来替代的程度。但是随着越来越多无人驾驶控制装置的出现,驾驶过程中控制装置稳定性不高,易于发生碰撞和晃动降低控制效果,缩短使用寿命的问题浮出水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无人驾驶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驾驶过程中控制装置稳定性不高,易于发生碰撞和晃动降低控制效果,缩短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无人驾驶控制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无人驾驶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2)和第二工作台(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台(2)顶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信号放大器(3),所述第一工作台(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水平仪(1),所述第一工作台(2)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架(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6)底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柱(11),两个连接柱(11)的底部分别与第一机体(12)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体(12)的底部与第二机体(13)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6)底部的两端与第二工作台(7)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工作台(7)顶部的中心与第二机体(13)的底部固定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无人驾驶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2)和第二工作台(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台(2)顶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信号放大器(3),所述第一工作台(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水平仪(1),所述第一工作台(2)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架(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6)底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柱(11),两个连接柱(11)的底部分别与第一机体(12)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体(12)的底部与第二机体(13)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6)底部的两端与第二工作台(7)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工作台(7)顶部的中心与第二机体(1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工作台(7)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柱(15)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2)的正面安装有摄像头(4),所述第二机体(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开关(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无人驾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体(13)的内部通过两个第一隔板(23)分隔为发动室(17)、制动室(20)和方向室(21),所述发动室(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汽车发动机微机控制器(18),所述制动室(2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汽车制动器微机控制器(19),所述方向室(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汽车转向微机控制器(22),所述汽车发动机微机控制器(18)、汽车制动器微机控制器(19)和汽车转向微机控制器(22)均通过开关(14)与外接电源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玲,卢中德,詹德凯,郭大民,金雷,李晗,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