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衬里防静电的面料制备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319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服装衬里防静电的面料制备工艺方法,步骤包括抗静电纤维制备、坯布织造、增白处理、染色处理、柔软处理、烘干定型,加入有亲水柔软整理剂,以及气流处理中通过高温水洗促使面料起泡,降温后再添加柔软剂、渗透剂及中和酸等,通过气流处理,促使助剂充分渗透至纤维内部,增强面料柔软舒适度,芦荟改性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导湿性、易染性以及手感,增强面料吸湿导湿性,加入抗静电纤维可使面料具有抗静电性,整体增加使用舒适度,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装衬里防静电的面料制备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特别是一种服装衬里防静电的面料制备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而穿着尤其被人们所看重,俗语有称“人靠衣服马靠鞍”的说法,可以体现人们对着装的重要性。在干燥的天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见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的睡觉的时候,黑暗中经常听见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对方,会感觉指尖针刺般的刺痛;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而这些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上述静电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一些危害和影响。老年人在秋天,皮肤相对比年轻人更干燥,由于及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受静电的影响。然而心血管系统本来就有各种病变的老年人,静电更会使病情加重或诱发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过高的静电还会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因此,面料防静电措施非常有必要,目前,普通导电纤维织成的面料具有抗静电的效果,但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一些纤维的导电性好,但与普通纤维针织时抱合性差;一些包裹性导电纤维不耐摩擦和反复洗涤影响其效果等。并且普通导电纤维的加入还会导致面料手感变差,穿着不舒适等缺点,且吸湿导湿性较差,因此,急需研发一种穿着舒适、可防静电、吸湿导湿的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服装衬里防静电的面料制备工艺方法。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服装衬里防静电的面料制备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抗静电纤维制备:按重量百分比,无水乙醇10%~25%、蒸馏水65%~85%、亲水柔软整理剂2.0%~4.5%和3.0%~5.5%抗静电剂混合制成处理液中,将粒径为18~25μm的纤维素粉体置于,将制成的处理液在超声波发生器中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后抽滤得到纤维素粉体,在22~28℃下烘干32~40min,在88~96℃热处理22~30min,制成抗静电纤维;步骤二、坯布织造:将抗静电纤维和棉纤维按5.5:4.5~3:2比例混纺纱在针织机上编织成针织坯布,以10mm×10mm格子交织的方式植56~64捻/10cm并捻;步骤三、增白处理:将浓度为0.9~1.3g/L的增白剂BC加入40~50℃温水中,放入针织坯布,以20℃/min的速率加热到95℃~100℃,保温5min;步骤四、染色处理:将增白后的针织坯布在温水中浸泡6~10min,调节pH为4.5~6.5,之后加热保温来进行上色,升温至85~95℃,加入助剂和染料,使染液浓度为40~70g/L,之后保温32~40min,升温至110~120℃,保温32~40min从而对坯布进行染色;步骤五、柔软处理:采用气流处理,将染色后面料放置在95~105℃水中保温25~30min,之后降温至50~55℃,降温速率为3~5℃/min,加入6~10g/L柔软剂LAS,0.8~1g/L中和酸NA,0.35~0.45g/L渗透剂JFC至水中,保温32~40min;步骤六、烘干定型:采用110~120℃烘干,160~170℃焙烘,直至面料中水量到达10%以下,冷却,得到防静电面料。优选的,步骤一、抗静电纤维制备:按重量百分比,无水乙醇13%~19%、蒸馏水72%~81%、亲水柔软整理剂2.5%~3.5%和3.5%~5.5%抗静电剂混合制成处理液中,将粒径为20~23μm的纤维素粉体置于,将制成的处理液在超声波发生器中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后抽滤得到纤维素粉体,在24~26℃下烘干34~38min,在90~94℃热处理24~28min,制成抗静电纤维;步骤二、坯布织造:将抗静电纤维和棉纤维按5.5:4.5~3:2比例混纺纱在针织机上编织成针织坯布,以10mm×10mm格子交织的方式植58~62捻/10cm并捻;步骤三、增白处理:将浓度为1.0~1.2g/L的增白剂BC加入42~48℃温水中,放入针织坯布,以20℃/min的速率加热到96℃~98℃,保温5min;步骤四、染色处理:将增白后的针织坯布在温水中浸泡7~9min,调节pH为4.8~6.0,之后加热保温来进行上色,升温至88~93℃,加入助剂和染料,使染液浓度为45~65g/L,之后保温34~38min,升温至112~118℃,保温34~38min从而对坯布进行染色;步骤五、柔软处理:采用气流处理,将染色后面料放置在98~103℃水中保温26~28min,之后降温至52~54℃,降温速率为3.5~4.5℃/min,加入7~9g/L柔软剂LAS,0.85~0.95g/L中和酸NA,0.38~0.43g/L渗透剂JFC至水中,保温34~38min;步骤六、烘干定型:采用112~116℃烘干,162~167℃焙烘,直至面料中水量到达10%以下,冷却,得到防静电面料。优选的,抗静电纤维制备:按重量百分比,无水乙醇16%、蒸馏水78%、亲水柔软整理剂3%和抗静电剂4%混合制成处理液中,将粒径为20~23μm的纤维素粉体置于,将制成的处理液在超声波发生器中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后抽滤得到纤维素粉体,在24~26℃下烘干34~38min,在90~94℃热处理24~28min,制成抗静电纤维。优选的,坯布织造:将抗静电纤维和棉纤维按5.5:4.5~3:2比例混纺纱在针织机上编织成针织坯布,以10mm×10mm格子交织的方式植60捻/10cm并捻。优选的,增白处理:将浓度为1.1g/L的增白剂BC加入45℃温水中,放入针织坯布,以20℃/min的速率加热到97℃,保温5min。优选的,染色处理:将增白后的针织坯布在温水中浸泡8min,调节pH为5.4,之后加热保温来进行上色,升温至90℃,加入助剂和染料,使染液浓度为50g/L,之后保温36min,升温至116℃,保温36min从而对坯布进行染色。优选的,柔软处理:采用气流处理,将染色后面料放置在100℃水中保温27min,之后降温至53℃,降温速率为4℃/min,加入8g/L柔软剂LAS,0.9g/L中和酸NA,0.4g/L渗透剂JFC至水中,保温36min。优选的,烘干定型:采用114℃烘干,165℃焙烘,直至面料中水量到达10%以下,冷却,得到防静电面料。优选的,步骤二中棉纤维为芦荟改性粘胶纤维,有机棉按比例3:2混合的混合棉纤维。优选的,烘干定型后进行热轧致密工艺,在轧辊表面温度130℃,车速70r/min条件下经热轧机热轧处理。本专利技术获得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面料中,加入有亲水柔软整理剂,以及气流处理中通过高温水洗促使面料起泡,降温后再添加柔软剂、渗透剂及中和酸等,通过气流处理,促使助剂充分渗透至纤维内部,增强面料柔软舒适度,芦荟改性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导湿性、易染性以及手感,增强面料吸湿导湿性,加入抗静电纤维可使面料具有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装衬里防静电的面料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抗静电纤维制备:按重量百分比,无水乙醇10%~25%、蒸馏水65%~85%、亲水柔软整理剂2.0%~4.5%和3.0%~5.5%抗静电剂混合制成处理液中,将粒径为18~25μm的纤维素粉体置于,将制成的处理液在超声波发生器中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后抽滤得到纤维素粉体,在22~28℃下烘干32~40min,在88~96℃热处理22~30min,制成抗静电纤维;/n步骤二、坯布织造:将抗静电纤维和棉纤维按5.5:4.5~3:2比例混纺纱在针织机上编织成针织坯布,以10mm×10mm格子交织的方式植56~64捻/10cm并捻;/n步骤三、增白处理:将浓度为0.9~1.3g/L的增白剂BC加入40~50℃温水中,放入针织坯布,以20℃/min的速率加热到95℃~100℃,保温5min;/n步骤四、染色处理:将增白后的针织坯布在温水中浸泡6~10min,调节pH为4.5~6.5,之后加热保温来进行上色,升温至85~95℃,加入助剂和染料,使染液浓度为40~70g/L,之后保温32~40min,升温至110~120℃,保温32~40min从而对坯布进行染色;/n步骤五、柔软处理:采用气流处理,将染色后面料放置在95~105℃水中保温25~30min,之后降温至50~55℃,降温速率为3~5℃/min,加入6~10g/L柔软剂LAS,0.8~1g/L中和酸NA,0.35~0.45g/L渗透剂JFC至水中,保温32~40min;/n步骤六、烘干定型:采用110~120℃烘干,160~170℃焙烘,直至面料中水量到达10%以下,冷却,得到防静电面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衬里防静电的面料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抗静电纤维制备:按重量百分比,无水乙醇10%~25%、蒸馏水65%~85%、亲水柔软整理剂2.0%~4.5%和3.0%~5.5%抗静电剂混合制成处理液中,将粒径为18~25μm的纤维素粉体置于,将制成的处理液在超声波发生器中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后抽滤得到纤维素粉体,在22~28℃下烘干32~40min,在88~96℃热处理22~30min,制成抗静电纤维;
步骤二、坯布织造:将抗静电纤维和棉纤维按5.5:4.5~3:2比例混纺纱在针织机上编织成针织坯布,以10mm×10mm格子交织的方式植56~64捻/10cm并捻;
步骤三、增白处理:将浓度为0.9~1.3g/L的增白剂BC加入40~50℃温水中,放入针织坯布,以20℃/min的速率加热到95℃~100℃,保温5min;
步骤四、染色处理:将增白后的针织坯布在温水中浸泡6~10min,调节pH为4.5~6.5,之后加热保温来进行上色,升温至85~95℃,加入助剂和染料,使染液浓度为40~70g/L,之后保温32~40min,升温至110~120℃,保温32~40min从而对坯布进行染色;
步骤五、柔软处理:采用气流处理,将染色后面料放置在95~105℃水中保温25~30min,之后降温至50~55℃,降温速率为3~5℃/min,加入6~10g/L柔软剂LAS,0.8~1g/L中和酸NA,0.35~0.45g/L渗透剂JFC至水中,保温32~40min;
步骤六、烘干定型:采用110~120℃烘干,160~170℃焙烘,直至面料中水量到达10%以下,冷却,得到防静电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衬里防静电的面料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抗静电纤维制备:按重量百分比,无水乙醇13%~19%、蒸馏水72%~81%、亲水柔软整理剂2.5%~3.5%和3.5%~5.5%抗静电剂混合制成处理液中,将粒径为20~23μm的纤维素粉体置于,将制成的处理液在超声波发生器中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后抽滤得到纤维素粉体,在24~26℃下烘干34~38min,在90~94℃热处理24~28min,制成抗静电纤维;
步骤二、坯布织造:将抗静电纤维和棉纤维按5.5:4.5~3:2比例混纺纱在针织机上编织成针织坯布,以10mm×10mm格子交织的方式植58~62捻/10cm并捻;
步骤三、增白处理:将浓度为1.0~1.2g/L的增白剂BC加入42~48℃温水中,放入针织坯布,以20℃/min的速率加热到96℃~98℃,保温5min;
步骤四、染色处理:将增白后的针织坯布在温水中浸泡7~9min,调节pH为4.8~6.0,之后加热保温来进行上色,升温至88~93℃,加入助剂和染料,使染液浓度为45~65g/L,之后保温34~38min,升温至112~118℃,保温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挺奇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齐伦经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