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割型复合纤维及其应用、超细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17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割型复合纤维,该分割型复合纤维由作为海成分的易溶出聚酯以及作为岛成分的热塑性聚合物构成,在纤维横截面上海成分以连续相进行分布,岛成分以非连续相进行分布;纤维横截面上岛成分的个数为2~8个,所述岛成分的面积为30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割型复合纤维及其应用、超细纤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割型复合纤维,具体得,涉及一种能够将海成分快速溶出得分割型复合纤维,以及由该分割型复合纤维减量脱海后得到的超细纤维。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衣物的功能有着更高的追求,如柔软、轻量、速干、防静电等,而传统的化学纤维大多存在一系列缺点,如吸湿透气性差、色谱少、易产生静电和极光等,所以,进一步改善或者增加化学纤维的功能性十分必要。70年代日本东丽公司进行了前期技术的沉淀和积累,顺应了市场的潮流,推出商业化的海岛复合纤维,迎合了市场的迫切需求,引起了全球瞩目。海岛纤维是将一种聚合物分散于另一种聚合物中,在纤维截面中分散相呈现出“岛”状态,而母体则相当于“海”,从纤维的横截面上看是一种成分以微细而分散的状态被另一种成分包围着。这种海岛复合纤维在减量脱海后,能得到超细纤维(单纤维0.5dtex以下),甚至极细纤维(单纤维0.1dtex以下)。超细纤维有许多不同于常规纤维的特性,如单根纤维比表面积大、纤维间空隙多而密等,所得织物手感柔软,有较好的吸水吸油性、隔热保暖等功能性,可广泛运用于服装、服饰领域、箱包、室内用品及产业领域等。然而,超细纤维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加工成本高昂,特别是海岛复合纤维需要较长时间的减量脱海处理。在减量脱海过程中,所用到的碱性物质(如NaOH)会破坏海岛纤维的强度。特别是对于聚酯类海岛复合纤维而言,其耐碱性比其他聚合物差,在减量脱海过程中受到碱性物质的破坏力更大,脱海后纤维的强伸度都有一定下降,从而减弱其可加工性。<br>中国专利CN101657573A提供了用于得到富有致密性、膨松性的纤维结构物的分割型复合纤维。其为在纤维长度方向接合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没有亲和性的纤维形成性聚合物而形成的分割型复合纤维,该分割型复合纤维的减量条件为在温度95℃下、使用2wt%NaOH溶液减量处理30min,得到分割纤维。较长的碱处理时间,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纤维的物性,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效、快速溶出海成分的分割型复合纤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分割型复合纤维,该分割型复合纤维由作为海成分的易溶出聚酯以及作为岛成分的热塑性聚合物构成,在纤维横截面上海成分以连续相进行分布,岛成分以非连续相进行分布;纤维横截面上岛成分的个数为2~8个,所述岛成分的面积为30μm2~400μm2,且海成分和岛成分的分布满足式1,0.05≤L/(R×N)≤0.30式1,式1中,L为海岛两成分的相界面长度,R为纤维横截面周长,N为纤维横截面上岛成分个数。所述纤维横截面优选扁平状,且横截面上岛成分个数优选2。所述纤维横截面的扁平度优选2.0~10.0。所述热塑性聚合物优选聚酯、聚酰胺、聚烯烃或者它们的改性聚合物或共聚物。该分割型复合纤维中海成分和岛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优选40:60~10:9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超细纤维,由上述分割型复合纤维减量去除海成分后得到。所述超细纤维的单丝纤度优选0.1~0.5dtex;所述纤维优选扁平状,且扁平度优选1.0~4.0。由于本专利技术分割型复合纤维横截面上海成分和岛成分的特殊分布关系,使得减量时海成分能够被快速去除,减量时间缩短,对所得超细纤维的物性几乎没有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分割型复合纤维可以应用于纤维制品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二分割复合纤维截面图。图2为比较例二分割复合纤维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二分割复合纤维织物经减量脱海处理后的超细纤维截面图。图4为比较例二分割复合纤维织物经减量脱海处理后的超细纤维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分割型复合纤维由作为海成分的易溶出聚酯以及作为岛成分的热塑性聚合物构成,在纤维横截面上海成分以连续相进行分布,岛成分以非连续相进行分布。纤维横截面上岛成分的个数为2~8个。当纤维横截面上岛成分的个数为2时,该分割纤维为二分割纤维,为达到更加柔软的织物风格,要求单丝纤度越小,同时纤维的根数越多。在这样情况下,必须降低两种聚合物的吐出量,同时增加喷丝板的开孔数,喷丝板制作成本上升。如果纤维横截面上岛成分的个数大于8,则分割复合纤维的开纤效率下降,同时生产成本上升。本专利技术优选纤维横截面上岛成分的个数为2~5个。本专利技术所述分割型复合纤维的纤维横截面上海成分和岛成分的分布满足式1,0.05≤L/(R×N)≤0.30式1,式1中,L为海岛两成分的相界面长度,R为纤维横截面周长,N为纤维横截面上岛成分个数。上述式1表示单个岛成分和海成分相界面长度与纤维横截面周长的关系。L/(R×N)的比值越小,减量处理时,海成分和岛成分更易相互剥离,达到理论减量率所用的开纤时间更短。当L/(R×N)的比值大于0.30时,会导致分割型复合纤维在减量处理过程中难以快速脱海,减量过程中碱性物质对岛成分的破坏加大,脱海后所得超细纤维的强伸度下降,影响超细纤维织物的后续加工性能。当L/(R×N)的比值小于0.05时,则使用喷丝板喷丝时丝条不稳,纺丝困难。同时,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上述L/(R×N)的值的范围是岛成分2~8个的所有情况的概括范围,在要达到理想减量效率时,岛成分个数越小,L/(R×N)的值应该越小。且在于现有技术比较时,应当在同等岛成分个数下进行。所述岛成分的面积为30μm2~400μm2,如果岛成分的面积小于30μm2,则纺丝时压力不稳,聚合物吐出不稳,同时断面复合会存在异常;如果岛成分的面积大于400μm2,则减量处理后得到的单根纤维的纤度过大,影响织物柔软性。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纤维的横截面优选扁平状,且横截面上岛成分个数优选2。所述扁平状纤维的扁平度优选2.0~10.0。如果纤维的扁平度太大,则纺丝时丝条抖动大,纺丝性差;如果纤维的扁平度太小,则海成分和岛成分界面长度大,不能够达到快速减量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海成分为易溶出聚酯,对易溶出聚酯不做特别地限定,可以是含有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SSIPA)、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环氧烷缩合聚合物中至少一种的结构单元的聚酯,其中优选SSIPA结构单元,SSIPA结构单元占易溶出聚酯中酸成分的2~12mol%,优选2~8mol%。本专利技术所述岛成分为热塑性聚合物可以是聚酯、聚酰胺、聚烯烃、聚氨酯、聚四氟乙烯以及它们的改性聚合物或共聚物等。所述它们的改性聚合物可以是添加了无机粒子如SiO2、卤素、聚氧乙烯嵌段、苯磺酸钠盐、醇胺类、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物质而得到的改性聚酯、聚酰胺、聚烯烃、聚氨酯、聚四氟乙烯。所述它们的共聚聚合物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12、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四氟乙烯中至少2种共聚而成的聚合物。本专利技术优选聚酯、聚酰胺、聚烯烃或者它们的改性聚合物,更优选聚酯或者它们的改性聚合物,所述聚酯可以是PE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割型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该分割型复合纤维由作为海成分的易溶出聚酯以及作为岛成分的热塑性聚合物构成,在纤维横截面上海成分以连续相进行分布,岛成分以非连续相进行分布;纤维横截面上岛成分的个数为2~8个,所述岛成分的面积为3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割型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该分割型复合纤维由作为海成分的易溶出聚酯以及作为岛成分的热塑性聚合物构成,在纤维横截面上海成分以连续相进行分布,岛成分以非连续相进行分布;纤维横截面上岛成分的个数为2~8个,所述岛成分的面积为30μm2~400μm2,且海成分和岛成分的分布满足式1,
0.05≤L/(R×N)≤0.30式1,
式1中,L为海岛两成分的相界面长度,R为纤维横截面周长,N为纤维横截面上岛成分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割型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横截面为扁平状,且横截面上岛成分个数为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分割型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横截面的扁平度为2.0~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强樊姚姚倪春健吉宫隆之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