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AR眼镜,该智能眼镜,包括:镜架主体,所示镜架主体包括镜框和镜腿;AR镜片,设于所述镜框上;连接件,设于所述镜框内侧;矫正镜片,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成像源,设于所述镜框上并位于所述AR镜片上方,以使图像呈现在所述AR镜片上。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AR眼镜无法实现视力矫正人群在使用AR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清晰观察的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AR眼镜
本申请涉及眼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AR眼镜。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此相关的产品推陈出新。增强现实(AR)技术作为其中之一,在近些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此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乐趣。在目前市面虚拟增强AR领域,应用HOE成像全息投影方式,而单纯的AR眼镜无法实现视力矫正人群在使用AR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清晰观察的需求。针对相关技术中的AR眼镜无法实现视力矫正人群在使用AR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清晰观察的需求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AR眼镜,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AR眼镜无法实现视力矫正人群在使用AR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清晰观察的需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AR眼镜,该智能AR眼镜,包括:镜架主体,所示镜架主体包括镜框和镜腿;AR镜片,设于所述镜框上;连接件,设于所述镜框内侧;矫正镜片,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成像源,设于所述镜框上并位于所述AR镜片上方,以使图像投影至所述AR镜片上。进一步的,设于每个所述镜框上的连接件至少为两组并分布在对应镜框的左右两侧,所述成像源位于所述连接件上方,所述矫正镜片固定在至少两组所述连接件之间。进一步的,连接件包括固定在镜框上的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所述成像源位于上固定件上方,所述矫正镜片的两端与对应的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连接。进一步的,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内侧均设置为与矫正镜片四个角匹配的弧面。进一步的,矫正镜片与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之间采用粘接和/或螺丝连接和/或卡勾固定。进一步的,AR镜片设为HOE全息衍射膜。进一步的,成像源为TFT/AMOLED/MINILED/LCos/DLP/激光投影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成像源与所述AR镜片之间的夹角为30°-70°。进一步的,上固定件的长度大于所述下固定件的长度,以使所述矫正镜片竖直安装在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上。进一步的,AR镜片镶嵌于或粘接于所述镜框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AR镜片和矫正镜片结合的方式,通过在镜架主体的镜框上安装AR镜片,镜框的内侧设置连接件,矫正镜片位于镜框内侧并固定在连接件上,而成像源设置在AR镜片上方并固定在镜框上,达到了将矫正镜片和AR镜片结合到镜架主体上,利用成像源将图像投影至AR镜片上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使视力矫正人群通过矫正镜片可清晰观察到图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AR眼镜无法实现视力矫正人群在使用AR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清晰观察的需求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1镜腿,2矫正镜片,3成像源,4镜框,5AR镜片,6连接件,61上固定件,62下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设置”、“设有”、“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AR眼镜,该智能AR眼镜,包括:镜架主体,所示镜架主体包括镜框4和镜腿1;AR镜片5,设于镜框4上;连接件6,设于镜框4内侧;矫正镜片2,设于连接件6上;成像源3,设于镜框4上并位于AR镜片5上方,以使图像投影至AR镜片5上。本实施例中,镜架主体可采用相关技术中的镜架结构,其包含两个镜框4和两个镜腿1,AR镜片5设置为两个并分别固定在对应的镜框4上,其固定方式可为嵌设或粘接或通过螺丝固定,此处不再赘述,AR镜片5设为HOE全息衍射膜,连接件6位于镜框4的内侧,即镜框4贴近人体眼睛的一侧,连接件6可与镜框4以及镜腿1一体成型设置,便于产品的制作,连接件6主要用于固定矫正镜片2,因此矫正镜片2也固定在镜框4的内侧,矫正镜片2为对近视、远视、散光等进行矫正的工具,矫正镜片2与连接件6采用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不同度数的矫正镜片2,成像源3位于AR眼镜的上方,成像源3为TFT/AMOLED/MINILED/LCos/DLP/激光投影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便于将图像投影至AR镜片5上,成像源3与AR镜片5呈30°-70°夹角,优选为60°夹角,使用者在佩戴该眼镜时,通过矫正镜片2对视力进行矫正以使用户可清晰的观察到AR镜片5上投影的图像信息,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AR眼镜无法实现视力矫正人群在使用AR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清晰观察的需求的问题。如图1至图2所示,设于每个镜框4上的连接件6至少为两组并分布在对应镜框4的左右两侧,成像源3位于连接件6上方,矫正镜片2固定在至少两组连接件6之间,通过镜框4左右两侧的连接件6固定矫正镜片2,使得矫正镜片2的固定更为稳定,连接件6包括固定在镜框4上的上固定件61和下固定件62,成像源3位于上固定件61上方,矫正镜片2的两端与对应的上固定件61和下固定件62连接,每个镜框4的上固定件61和下固定件62均设置为两个,使得矫正镜片2的四个角均被固定,提高矫正镜片2固定后的稳定性,为进一步提高矫正镜片2的稳定性,在上固定件61和下固定件62内侧均设置为与矫正镜片2四个角匹配的弧面,通过该弧面将矫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AR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n镜架主体,所示镜架主体包括镜框和镜腿;/nAR镜片,设于所述镜框上;/n连接件,设于所述镜框内侧;/n矫正镜片,设于所述连接件上;/n成像源,设于所述镜框上并位于所述AR镜片上方,以使图像投影至所述AR镜片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AR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架主体,所示镜架主体包括镜框和镜腿;
AR镜片,设于所述镜框上;
连接件,设于所述镜框内侧;
矫正镜片,设于所述连接件上;
成像源,设于所述镜框上并位于所述AR镜片上方,以使图像投影至所述AR镜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AR眼镜,其特征在于,设于每个所述镜框上的连接件至少为两组并分布在对应镜框的左右两侧,所述成像源位于所述连接件上方,所述矫正镜片固定在至少两组所述连接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在镜框上的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所述成像源位于上固定件上方,所述矫正镜片的两端与对应的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内侧均设置为与矫正镜片四个角匹配的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斌斌,苗顺平,柳如风,张昌会,曹长金,张凯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车萝卜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