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16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为固定组,第二透镜组为可沿光轴移动的变焦组,第四透镜组为可沿光轴移动的对焦组;第二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满足:9.5≤|(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焦镜头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焦镜头。
技术介绍
变焦镜头由于其焦距可变从而可适用多种监控场景,在安防监控市场上越来越受到青睐。市面现有的恒定光圈变焦头,仍存在一些性能缺陷而限制其使用场景。如广角端角度不够大,监控范围有限;光圈较小,不能满足低照度环境的监控需求;解像力不足,分辨率较低,变倍范围较小,监控范围有限等诸多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变焦镜头,解决变焦镜头成像性能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变焦镜头,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为固定组,所述第二透镜组为可沿光轴移动的变焦组,所述第四透镜组为可沿光轴移动的对焦组;所述第二透镜组与所述第三透镜组满足:9.5≤|(d1-d2)/(fT/fW)|≤13其中,d1表示在变焦镜头的广角端时所述第二透镜组最后一枚镜片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三透镜组第一枚镜片的物侧面的间距;d2表示在变焦镜头的望远端时所述第二透镜组最后一枚镜片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三透镜组第一枚镜片的物侧面的间距;fT为望远端的焦距值,fW为广角端的焦距值。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一枚光焦度为负的镜片和两枚光焦度为正的镜片;其中,从物侧到像侧方向,第一镜片和第三镜片的光焦度为正、第二镜片的光焦度为负;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三枚光焦度为负的镜片和一枚光焦度为正的镜片;其中,从物侧到像侧方向,第四镜片和第七镜片的光焦度为负;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透镜组包括:两枚枚光焦度为负的镜片和六枚光焦度为正的镜片;其中,从物侧到像侧方向,第九镜片和第十五镜片的光焦度为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从物侧到像侧方向,所述第三透镜组中的第八镜片为光焦度为正的非球面镜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组中采用两枚镜片构成第一胶合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第五镜片和第六镜片构成第二胶合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中,从物侧到像侧方向,第十镜片、第十一镜片和第十二镜片构成第三胶合透镜组,第十三镜片和第十四镜片构成第四胶合透镜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四透镜组包括:一枚光焦度为负的镜片和两枚光焦度为正的镜片;其中,从物侧到像侧方向,第十六镜片和第十八镜片的光焦度为正、第十七镜片的光焦度为负;或者,所述第四透镜组包括:两枚光焦度为负的镜片和两枚光焦度为正的镜片;其中,从物侧到像侧方向,第十六镜片和第十八镜片的光焦度为正、第十七镜片和第十九镜片的光焦度为负。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组焦距f1与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3满足以下关系式:1.4≤|f1/f3|≤3.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焦距fW与所述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L满足以下关系式:0.1≤|fW/L|≤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组中,至少有一枚光焦度为正的镜片的折射率Nd1和阿贝数Vd1满足以下关系式:1.4≤Nd1≤1.6,60≤Vd1≤9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透镜组中,至少有两枚光焦度为负的镜片的折射率Nd2和阿贝数Vd2满足以下关系式:1.4≤Nd2≤1.6,40≤Vd2≤7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透镜组中,至少有两枚光焦度为正的镜片的折射率Nd3和阿贝数Vd3满足以下关系式:1.4≤Nd3≤1.6,60≤Vd3≤9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本技术的变焦镜头通过合理地搭配四个透镜组,实现不同倍率下都能高质量成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本技术的变焦镜头通过合理地分布不同折射率的玻璃,达到高质量的成像效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本技术的变焦镜头具有优秀的解像力,像质接近衍射极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本技术的变焦镜头具有大且恒定光圈,保证不同倍率下照度均匀。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本技术的变焦镜头能够实现红外共焦,保证了在可见光波长和红外光波长下都能高质量成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本技术的变焦镜头畸变小,成像质量高,像质均匀,画质细腻,色彩丰富,对比度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本技术的变焦镜头整体透过率高,且画面亮度均匀。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本技术的变焦镜头能够解决温度漂移问题,在-40℃~80℃的温度范围不需重新对焦即可清晰成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本技术的变焦镜头单部品及组装公差较好,有良好的制造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第一透镜组作为固定组,主要起到了收光作用,可以使光线平顺的进入成像系统,进而降低系统的公差敏感度,另外可以校正系统色差和系统的温漂,从而保证良好的色彩还原度和高质量的光学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第二透镜组作为变焦组,主要是具有变焦功能,保证不同倍率下系统的光学成像质量,其次是通过镜片光焦度搭配保证无热化系统的温漂校正和色差校正,并分担系统公差敏感度的压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第三透镜组作为固定组,通过有效搭配镜片光焦度对降低系统的公差敏感度、校正系统色差和校正系统温漂有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第四透镜组作为对焦组,主要作用是在变倍过程中合理对焦,保证不同倍率下的高光学性能,另外通过镜片光焦度搭配保证光线平缓进入像面,维持较小的CRA.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一中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中间端和望远端三个端的结构图;图2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一中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中间端和望远端三个端的畸变、倍率色差、位置色差图;图3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一中变焦镜头广角端的性能图、可见光与红外光的离焦曲线、高低温的离焦曲线图;图4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二中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中间端和望远端三个端的结构图;图5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二中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中间端和望远端三个端的畸变、倍率色差、位置色差图;图6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二中变焦镜头广角端的性能图、可见光与红外光的离焦曲线、高低温的离焦曲线图;图7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三中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中间端和望远端三个端的结构图;图8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三中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中间端和望远端三个端的畸变、倍率色差、位置色差图;图9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三中变焦镜头广角端的性能图、可见光与红外光的离焦曲线、高低温的离焦曲线图;图10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四中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中间端和望远端三个端的结构图;图11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四中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中间端和望远端三个端的畸变、倍率色差、位置色差图;图12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四中变焦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n所述第一透镜组(G1)和第三透镜组(G3)为固定组,所述第二透镜组(G2)为可沿光轴移动的变焦组,所述第四透镜组(G4)为可沿光轴移动的对焦组;/n所述第二透镜组(G2)与所述第三透镜组(G3)满足:/n9.5≤|(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所述第一透镜组(G1)和第三透镜组(G3)为固定组,所述第二透镜组(G2)为可沿光轴移动的变焦组,所述第四透镜组(G4)为可沿光轴移动的对焦组;
所述第二透镜组(G2)与所述第三透镜组(G3)满足:
9.5≤|(d1-d2)/(fT/fW)|≤13
其中,d1表示在变焦镜头的广角端时所述第二透镜组(G2)最后一枚镜片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三透镜组(G3)第一枚镜片的物侧面的间距;d2表示在变焦镜头的望远端时所述第二透镜组(G2)最后一枚镜片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三透镜组(G3)第一枚镜片的物侧面的间距;fT为望远端的焦距值,fW为广角端的焦距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G1)包括:一枚光焦度为负的镜片和两枚光焦度为正的镜片;其中,从物侧到像侧方向,第一镜片(L1)和第三镜片(L3)的光焦度为正、第二镜片(L2)的光焦度为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G2)包括:三枚光焦度为负的镜片和一枚光焦度为正的镜片;其中,从物侧到像侧方向,第四镜片(L4)和第七镜片(L7)的光焦度为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组(G3)包括:两枚枚光焦度为负的镜片和六枚光焦度为正的镜片;其中,从物侧到像侧方向,第九镜片(L9)和第十五镜片(L15)的光焦度为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到像侧方向,所述第三透镜组(G3)中的第八镜片(L8)为光焦度为正的非球面镜片。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G1)中采用两枚镜片构成第一胶合透镜组(B1);
所述第二透镜组(G2)中,第五镜片(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静
申请(专利权)人: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