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淹没射流材料表面强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表面强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非淹没射流材料表面强化方法。
技术介绍
在当今军事工业领域中,使用铝合金替代钢作为新型装甲材料成了新的趋势。综合比较铝合金和钢的强度及密度,等同质量的铝合金装甲板的厚度为钢装甲的几倍。当有对抗弹性能的要求一定的情况下,使用铝合金装甲代替钢装甲,可减重。因此铝合金在装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铝合金装甲到目前一共经历了3代的发展,即第一代以1系为代表、第二代以国内的2系为代表、第三代以3系为代表。目前广泛应用的仍是第三代装甲铝合金,3系铝合金为上世纪美国铝业公司专利技术。在此基础上,我国中南大学张新明课题组进行自主创新,得到了新一代装甲铝合金。作为装甲铝合金,抗弹性能是其所有服役性能中最重要的指标,而材料的强度对抗弹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影响材料强度的因素很多,宏观上与材料自身的成分、形变热处理等生产工艺,服役的环境息息相关;微观上与第二相的析出、位错的运动等也有很大的联系。为了提升装甲铝合金的抗冲击性能,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通过时效处理、挤压和轧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淹没射流材料表面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对待加工件进行固溶处理;/n步骤S2:对固溶处理后的待加工件进行时效处理;/n步骤S3:对时效处理后的待加工件进行液氮深冷处理;/n步骤S4:对液氮深冷处理后的待加工件进行非淹没射流强化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非淹没射流材料表面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待加工件进行固溶处理;
步骤S2:对固溶处理后的待加工件进行时效处理;
步骤S3:对时效处理后的待加工件进行液氮深冷处理;
步骤S4:对液氮深冷处理后的待加工件进行非淹没射流强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淹没射流材料表面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固溶处理的温度为470℃,持续时间为1.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淹没射流材料表面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时效处理包括:
S21:先对待加工件进行100℃低温时效处理,持续时间为1h;
S22:然后再对待加工件进行50℃低温时效处理,持续时间为140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淹没射流材料表面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液氮深冷处理的持续时间为45-50h。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张显程,张成成,涂善东,龚从扬,刘怡心,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