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种高压充油型套管取样防潮吸气装置,分气装置的第一堵块和第三堵块对应封堵的进气口预留的间隙相等,第二堵块对应封堵的进气口预留的间隙大于第一堵块和第三堵块对应封堵的进气口预留的间隙;使得油泵依据接收的空气湿度参数,选择向充油腔供油与否或者供油量大小,提供出向第一吸湿部独立供气、向第二吸湿部独立供气以及向第一吸湿部、第二吸湿部和混流部同时供气三种工作模式;采用该装置配合进行充油设备油样采集不再受天气因素制约,可提高油样采集效率,降低充油设备检查不及时造成的设备故障引起的停电事故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充油型套管取样防潮吸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套管绝缘油取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充油型套管取样防潮吸气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为防止设备缺陷等故障造成的停电事故,需要定期对充油设备做油样采集化验工作,以进行判断电气设备健康状态,化验油样的前提是采集油样,为了保证化验的准确度,对采集的油样有着严格的要求,而油样受潮等二次污染是最常遇到的问题,目前对充油设备进行油样采集工作为避免油样受潮污染选择在晴朗的天气进行采样,可以保证采集油样基本保持原始状态,操作也比较简单;但是这种方式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在我国南方沿海湿度较大地区缺陷被放大,如果等待合适的天气再进行油样采集工作,那么势必工作效率无法提升,甚至会出现检查不及时造成设备故障引起的停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充油型套管取样防潮吸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充油型套管取样防潮吸气装置,包含圆筒形的本体;所述本体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吸气口、过滤器、导流部、分气装置、第一吸湿部、吸湿电机、电机支承部、倒水底板、排水箱、第二吸湿部、混流部和橡胶封堵;所述过滤器下部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吸湿部包含中部设有进气开口的基板,所述基板上部粘结有吸湿材料,基板的下部粘着有加热板,加热板的下部连接有电极,所述第一吸湿材料为在一定温度感测点以下显示亲水性、超过感测点的温度范围显示疏水性的吸湿材料,所述吸湿电机驱动粘结吸湿材料和加热板的基板旋转,利用离心力将加热到已超过感测点的吸湿材料吸收的水分做为水滴沿倒水底板释放至排水箱中;所述分气装置与电机支承部和倒水底板间形成密封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二吸湿部上部设有第二吸气口,电机支承部和第二进气口间形成第二内腔,所述电机支承部上部设有除湿空气流入开口,电机支承部下部设有除湿空气流出开口,并且该除湿空气流出开口与第二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吸湿部包含活性炭填层和变色硅胶填层;所述分气装置包含油泵、充油腔、三级通气腔、三个进气口、三个出气口、封堵件和复位弹簧,其中油泵与所述湿度传感器信号连接,三个出气口分别通向基板的进气开口、第二内腔和混流部,所述封堵件包含第一堵块、第二堵块、第三堵块、连接段和固定头,复位弹簧连接于三级通气腔右侧端部和固定头间,其中第一堵块和第三堵块对应封堵的进气口预留的间隙相等,第二堵块对应封堵的进气口预留的间隙大于第一堵块和第三堵块对应封堵的进气口预留的间隙;使得油泵依据接收的空气湿度参数,选择向充油腔供油与否或者供油量大小,提供出向第一吸湿部独立供气、向第二吸湿部独立供气以及向第一吸湿部、第二吸湿部和混流部同时供气三种工作模式。进一步,上述的高压充油型套管取样防潮吸气装置,所述本体包含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第二箱体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螺纹连接,其中第一吸气口、过滤器、导流部、分气装置、第一吸湿部、吸湿电机、电机支承部、倒水底板和排水箱从上至下设置在第一箱体内,第一箱体左侧部设有允许排水箱抽出的门,第二吸气口和第二吸湿部设置在第二箱体内,所述橡胶封堵设置在第三箱体的端部,在第三箱体和第二箱体螺纹连接后,第二吸湿部和橡胶封堵间形成混流部。进一步,上述的高压充油型套管取样防潮吸气装置所述基板为圆环状,层叠有多个。进一步,上述的高压充油型套管取样防潮吸气装置所述吸湿材料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或聚乙烯醚。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油泵依据接收的湿度传感器检测的从第一吸气口吸入的外界空气湿度参数,控制向充油腔供油与否或者供油量大小,从而提供出了向第一吸湿部独立供气、向第二吸湿部独立供气以及向第一吸湿部、第二吸湿部和混流部同时供气三种工作模式;具体的当吸入的外界空气湿度参数符合油样采集标准时,油泵选择不向充油腔供油,此时三个出气口同时处于打开状态,从而第一吸湿部、第二吸湿部和混流部同时进气,由于直接流向混流部的阻力最小,起主导作用;当外界空气湿度参数大于油样采集标准时,例如空气湿度在60%以上时,油泵开始向充油腔供油,此时封堵件在油压推动下在三级通气腔内移动,直至第一堵块和第三堵块刚好封堵住相对应的进气口,而第二堵块对应封堵的进气口预留的间隙大于第一堵块和第三堵块对应封堵的进气口预留的间隙,此时第二堵块对应的封堵的进气口还留有一定间隙,从而外界空气通过分气装置的第二堵块对应的出气口被送入第一吸湿部的基板上的进气开口,然后通过第一吸湿部进行一级除湿,一级除湿的空气通过电机支承部的除湿空气流入开口流入电机支承部内腔,再通过除湿空气流出开口流入第二内腔,然后在第二内腔循环通过第二吸气口进入第二吸湿部进行二级除湿,最终进入混流部的则为干燥的空气,符合采集油样空气湿度标准。当吸入的外界空气湿度参数符合油样采集标准却接近采样临界空气湿度标准时,油泵继续向充油腔供油,此时封堵件在油压推动下在三级通气腔内继续移动,直至第一堵块完全封堵住第一堵块和第二堵块相对应的进气口,而原先第三堵块对应封堵的进气口局部被第二堵块封堵后留有一定间隙,第三堵块则进入三级通气腔的右侧,此时只有第三堵块对应的进气口与相对应的出气口被导通,该出气口与第二内腔连通,从而将吸入的外界空气直接导入第二吸湿部进行除湿,只进行二级除湿既保证了空气湿度参数符合采样标准,又不必启用第一吸湿部,可减少整个吸气装置的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压充油型套管取样防潮吸气装置工作模式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工作模式1时的分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吸湿部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高压充油型套管取样防潮吸气装置工作模式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高压充油型套管取样防潮吸气装置工作模式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工作模式2状态时分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工作模式3状态时分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含:第一箱体101、第二箱体102、第三箱体103、门104、第一吸气口2、过滤器3、导流部4、分气装置5、油泵50、第一进气口5a、第二进气口5b、第三进气口5c、第一出气口5x、第二出气口5y、第三出气口5z、充油腔51、三级通气腔52、第一堵块530、第二堵块531、第三堵块532、连接段533、固定头534、复位弹簧54、第一吸湿部6、基板60、进气开口601、吸湿材料61、加热板62、电极63、吸湿电机7、电机支承部8、除湿空气流入开口80、除湿空气流出开口81、支撑件82、倒水底板9、排水口91、排水箱10、第二吸湿部11、活性炭填层110、变色硅胶填层111、第二吸气口112、混流部12、橡胶封堵13、第一内腔14、第二内腔15、湿度传感器16、封堵盖17、双向针头18、橡胶堵帽19、套管取样阀2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充油型套管取样防潮吸气装置,包含圆筒形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吸气口(2)、过滤器(3)、导流部(4)、分气装置(5)、第一吸湿部(6)、吸湿电机(7)、电机支承部(8)、倒水底板(9)、排水箱(10)、第二吸湿部(11)、混流部(12)和橡胶封堵(13);/n所述过滤器(3)下部设有湿度传感器(16);/n所述第一吸湿部(6)包含中部设有进气开口(601)的基板(60),所述基板(60)上部粘结有吸湿材料(61),基板(60)的下部粘着有加热板(62),加热板(62)的下部连接有电极(63),所述吸湿材料(61)为在一定温度感测点以下显示亲水性、超过感测点的温度范围显示疏水性的吸湿材料(61),所述吸湿电机(7)驱动粘结吸湿材料(61)和加热板(62)的基板(60)旋转,利用离心力将加热到已超过感测点的吸湿材料(61)吸收的水分做为水滴沿倒水底板(9)释放至排水箱(10)中;所述分气装置(5)与电机支承部(8)和倒水底板(9)间形成密封的第一内腔(14),所述第二吸湿部(11)上部设有第二吸气口(112),电机支承部(8)和第二进气口(5b)间形成第二内腔(15),所述电机支承部(8)上部设有除湿空气流入开口(80),电机支承部(8)下部设有除湿空气流出开口(81),并且该除湿空气流出开口(81)与第二内腔(15)连通,所述第二吸湿部(11)包含活性炭填层(110)和变色硅胶填层(111);/n所述分气装置(5)包含油泵(50)、充油腔(51)、三级通气腔(52)、三个进气口、三个出气口、封堵件和复位弹簧(54),其中油泵(50)与所述湿度传感器(16)信号连接,三个出气口分别通向基板(60)的进气开口(601)、第二内腔(15)和混流部(12),所述封堵件包含第一堵块(530)、第二堵块(531)、第三堵块(532)、连接段(533)、固定头(534)和复位弹簧(54),复位弹簧(54)连接于三级通气腔(52)右侧端部和固定头(534)间,其中第一堵块(530)和第三堵块(532)对应封堵的进气口预留的间隙相等,第二堵块(531)对应封堵的进气口预留的间隙大于第一堵块(530)和第三堵块(532)对应封堵的进气口预留的间隙;使得油泵(50)依据接收的空气湿度参数,选择向充油腔(51)供油与否或者供油量大小,提供出向第一吸湿部(6)独立供气、向第二吸湿部(11)独立供气以及向第一吸湿部(6)、第二吸湿部(11)和混流部(12)同时供气三种工作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充油型套管取样防潮吸气装置,包含圆筒形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吸气口(2)、过滤器(3)、导流部(4)、分气装置(5)、第一吸湿部(6)、吸湿电机(7)、电机支承部(8)、倒水底板(9)、排水箱(10)、第二吸湿部(11)、混流部(12)和橡胶封堵(13);
所述过滤器(3)下部设有湿度传感器(16);
所述第一吸湿部(6)包含中部设有进气开口(601)的基板(60),所述基板(60)上部粘结有吸湿材料(61),基板(60)的下部粘着有加热板(62),加热板(62)的下部连接有电极(63),所述吸湿材料(61)为在一定温度感测点以下显示亲水性、超过感测点的温度范围显示疏水性的吸湿材料(61),所述吸湿电机(7)驱动粘结吸湿材料(61)和加热板(62)的基板(60)旋转,利用离心力将加热到已超过感测点的吸湿材料(61)吸收的水分做为水滴沿倒水底板(9)释放至排水箱(10)中;所述分气装置(5)与电机支承部(8)和倒水底板(9)间形成密封的第一内腔(14),所述第二吸湿部(11)上部设有第二吸气口(112),电机支承部(8)和第二进气口(5b)间形成第二内腔(15),所述电机支承部(8)上部设有除湿空气流入开口(80),电机支承部(8)下部设有除湿空气流出开口(81),并且该除湿空气流出开口(81)与第二内腔(15)连通,所述第二吸湿部(11)包含活性炭填层(110)和变色硅胶填层(111);
所述分气装置(5)包含油泵(50)、充油腔(51)、三级通气腔(52)、三个进气口、三个出气口、封堵件和复位弹簧(54),其中油泵(50)与所述湿度传感器(16)信号连接,三个出气口分别通向基板(60)的进气开口(601)、第二内腔(15)和混流部(12),所述封堵件包含第一堵块(530)、第二堵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薛立峰,王佳伟,徐交国,付英男,张宏斌,梁军红,李玮月,孙金凤,孙宪,黄学君,侯佑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奎屯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