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纳微复合球的病毒单颗粒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301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纳微复合球的病毒单颗粒分离方法,取含有纳微复合球的阵列的芯片,纳微复合球由纳米球镶嵌在微米球上的纳米孔组成,纳米球具有病毒吸附能力,微米球表面对病毒没有特异性吸附能力,球内部含有磁性颗粒,利用纳微复合球上的纳米球捕获病毒溶液中的病毒,得到病毒‑纳微球复合颗粒,分离出单个病毒‑纳微球复合颗粒,从而分离出病毒单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微吸管法、磁镊子法或液滴微流控法结合纳微复合球,实现对病毒单颗粒的捕获、检测和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具有高效快速、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纳微复合球的病毒单颗粒分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
,特别涉及基于纳微复合球的病毒单颗粒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病毒研究的一项关键的基础工作是需要获得各种病毒颗粒和基因组信息。在常规生物学中,主要通过培养皿的单菌落技术、光学显微操作的单颗粒技术,来获得单菌落、单细胞,进而通过纯培养和分子测序,获得基因组。但由于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在15-200nm,采用这些生物学方法,难以获得病毒单颗粒。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纳微复合球的病毒单颗粒分离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基于纳微复合球的病毒单颗粒分离方法,取含有纳微复合球的阵列的芯片,所述纳微复合球由纳米球镶嵌在微米球上的纳米孔组成,所述纳米球具有病毒吸附能力,所述微米球表面对病毒没有特异性吸附能力,球内部含有磁性颗粒,利用所述纳微复合球上的纳米球捕获病毒溶液中的病毒,得到病毒-纳微球复合颗粒,分离出单个病毒-纳微球复合颗粒,从而分离出病毒单颗粒。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球直径为5-1500nm,表面经氨基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纳微复合球的病毒单颗粒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含有纳微复合球的阵列的芯片,所述纳微复合球由纳米球镶嵌在微米球上的纳米孔组成,所述纳米球具有病毒吸附能力,所述微米球表面对病毒没有特异性吸附能力,球内部含有磁性颗粒,利用所述纳微复合球上的纳米球捕获病毒溶液中的病毒,得到病毒-纳微球复合颗粒,分离出单个病毒-纳微球复合颗粒,从而分离出病毒单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纳微复合球的病毒单颗粒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含有纳微复合球的阵列的芯片,所述纳微复合球由纳米球镶嵌在微米球上的纳米孔组成,所述纳米球具有病毒吸附能力,所述微米球表面对病毒没有特异性吸附能力,球内部含有磁性颗粒,利用所述纳微复合球上的纳米球捕获病毒溶液中的病毒,得到病毒-纳微球复合颗粒,分离出单个病毒-纳微球复合颗粒,从而分离出病毒单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微复合球的病毒单颗粒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球直径为5-1500nm,表面经氨基化、羧基化、生物素化或量子点修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微复合球的病毒单颗粒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球的直径为1-25μm,表面经荧光或量子点修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纳微复合球的病毒单颗粒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单颗粒的分离步骤如下:
A1、取含有纳微复合球的阵列的芯片,将含有病毒的溶液添加到所述芯片表面,病毒颗粒被吸附在纳微复合球的纳米球上;
A2、用不含病毒的液体洗涤芯片,通过芯片底面负压抽吸过滤,经若干次淋洗和过滤去除多余的病毒;
A3、取出所述芯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吸附了单个病毒的纳微复合球的位置;
A4、在光学显微镜下用磁镊子或者微吸管,捕获吸附了单个病毒的纳微复合球,从而得到单个病毒颗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纳微复合球的病毒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方成徐玲慧蔡佳达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