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沉降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917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5
本申请涉及一种轨道沉降测量装置,涉及轨道沉降测量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位于轨道侧壁上,轨道旁用于检修的平面为检修面,检修面上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测量箱,测量箱内靠近底端与靠近轨道的侧壁连接处的位置固设有凹透镜,激光发射器所发射的激光照射在凹透镜中间位置,测量箱内部中空,测量箱平行于激光发射器发射光线的侧壁远离激光发射器的位置开设有观测孔,观测孔开口端面布有刻度线,本申请具有提高轨道沉降测量精确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沉降测量装置
本申请涉及轨道沉降测量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沉降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火车和地铁等交通工具均需要在条形钢材铺成的轨道上行驶,轨道主要由两条相互平行的钢轨组成;作为火车和地铁等交通工具行驶必不可少的设施,轨道的形变检测也成为保障火车或地铁正常运行的重要检测环节。现有的轨道检测包括轨道沉降检测,检测轨道沉降的设备主要为激光检测设备,通过激光检测设备能够检测出轨道相对于地面是否发生沉降。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激光检测设备无法直观的观测到轨道沉降的变化值,在轨道沉降测量的精确度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轨道沉降测量的精确度较低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轨道沉降测量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轨道沉降测量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沉降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位于轨道侧壁上,轨道旁用于检修的平面为检修面,检修面上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测量箱,测量箱内靠近底端与靠近轨道的侧壁连接处的位置固设有凹透镜,激光发射器所发射的激光照射在凹透镜中间位置,测量箱内部中空,测量箱平行于激光发射器发射光线的侧壁远离激光发射器的位置开设有观测孔,观测孔开口端面布有刻度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支撑架,使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位与凹透镜的中间位置,在轨道产生沉降时,轨道带动激光发射器一同进行位移,进而使激光的路径发生改变,激光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后进入到测量箱内,通过观测孔和刻度线一同对激光对应的位置进行读数,进而对轨道沉降进行测量,提高了轨道沉降测量的效率;凹透镜有效的将激光发射器的偏移量进行放大,提高了轨道沉降测量的精确度。可选的,所述观测孔为向远离凹透镜的方向凸起的圆弧状的条孔,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通过凹透镜的中心位置后,激光路径位于观测孔中间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激光路径正对观测孔的中间位置时,对测量箱完成调零,在激光发射器发生向上或向下的位移使,测量箱均能够对位移量进行测量,提高了测量箱的测量范围。可选的,所述凹透镜为长条状、且长度方向平行于轨道长度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透镜的长条状设置有效的减少了激光发射器产生水平方向的偏移对测量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箱对轨道沉降测量的精确度。可选的,所述凹透镜中间位置固设有长度方向平行于自身长度方向的遮光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激光透射到遮光带并垂直于遮光带时,完成对测量箱的位置调节,在激光路线产生偏移时,激光会脱离遮光带并射入到测量箱内,通过观测孔观测到激光路线即可说明轨道发生沉降,提高了轨道沉降的警示性。可选的,所述检修面上开设有燕尾槽,支撑架底端固设有燕尾板,燕尾板与燕尾槽内壁抵接滑移,燕尾板的滑移方向与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路径处于同一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支撑架,支撑架带动燕尾板在燕尾槽内滑移,有效的提高了支撑架滑移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测量箱位置调节的效率。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底端固设有与检修面抵接的固定板,固定板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底端与检修面顶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架位置调节完成后,转动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与检修面顶紧,进而对支撑架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了测量箱对轨道沉降测量的精确度。可选的,所述测量箱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且转动轴线位于底端靠近激光发射器的位置,测量箱转动连接处对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的路径进行避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测量箱,对测量箱的角度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箱的调节性。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内转动连接有调节筒,调节筒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顶端固设有转动球,测量箱底端远离自身转动连接处的位置固设有供转动球球铰接在内的铰接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杆,调节杆相对与调节筒进行滑移,进而通过转动球对测量箱的角度进行调节,使激光垂直于凹透镜中间位置的平面,提高了测量箱调节的效率,进而提高了测量箱对轨道沉降测量的精确度。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测量箱位置调节完成后,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投射在遮光带上,轨道发生沉降后,激光的位置发生改变,激光的投射位置偏离遮光带、并通过凹透镜的反射投射到测量箱内,通过观测孔和刻度线对激光光线对应的刻度进行读数,进而测量出轨道沉降的竖直,通过凹透镜对激光偏离角度的扩大,提高了轨道沉降测量的精确度;2.对测量箱进行调节时,移动支撑架,使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投射到凹透镜上,通过固定螺栓对支撑架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了测量箱位置调节的效率,同时还提高了测量箱位置调节后的稳定性;3.测量箱位置调节完成后,转动调节杆,调节杆通过与调节筒螺纹配合与调节筒进行相对滑移,进而对测量箱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使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投射点位于遮光带上、且垂直于所投射的平面,提高了测量箱调节的精度,进而提高了轨道沉降测量的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显示测量箱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为显示凹透镜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3中A部分为显示铰接座的放大图。图中,1、激光发射器;2、检修面;21、燕尾槽;3、支撑架;31、燕尾板;32、支撑梁;4、测量箱;41、避让孔;42;凹透镜;421、遮光带;43、观测孔;44、刻度线;45、铰接座;451、转动孔;5、固定组件;51、固定板;52、固定螺栓;6、调节组件;61、调节筒;62、调节杆;621、转动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轨道沉降测量装置。参考图1,轨道沉降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1和测量激光发射器1发射的激光偏移量的测量箱4,相邻轨道的用于检修轨道的平面为检修面2,激光发射器1固设在轨道靠近相邻检修面2的侧壁上,激光发射器1发射的激光路线在远离轨道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设置、且垂直于轨道的长度方向,检修面2上沿垂直于轨道长度方向滑移的支撑架3,测量箱4位于支撑架3顶端,支撑架3设有使自身位置固定的固定组件5。移动支撑架3,通过支撑架3使测量箱4位于能够正常测量激光发射器1发射的激光偏移量的位置,通过固定组件5对支撑架3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了测量箱4位于测量位置的稳定性,提高了轨道沉降测量的精确度;最后通过测箱对因轨道沉降使激光发射器1发射的激光位移偏移量进行测量,完成对轨道沉降的测量。参考图2和图3,测量箱4内部中空、且平行于激光发射器1发射的激光路径的侧壁形状为凸起处远离激光发射器1的扇形,测量箱4的下表面水平设置,测量箱4靠近轨道的侧壁和下表面连接处中间部分开设有避让孔41,避让孔41供激光通过,避让孔41周向内壁固设有长条状的凹透镜42,凹透镜42用于将通过的激光向上方或下方进行折射,凹透镜42的长度方向平行与轨道的长度方向,凹透镜42的中间位置固定粘接有长度方向平行与自身长度方向的遮光带421,遮光带421对激光具有拦截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沉降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1)位于轨道侧壁上,轨道旁用于检修的平面为检修面(2),检修面(2)上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上安装有测量箱(4),测量箱(4)内靠近底端与靠近轨道的侧壁连接处的位置固设有凹透镜(42),激光发射器(1)所发射的激光照射在凹透镜(42)中间位置,测量箱(4)内部中空,测量箱(4)平行于激光发射器(1)发射光线的侧壁远离激光发射器(1)的位置开设有观测孔(43),观测孔(43)开口端面布有刻度线(4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沉降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1)位于轨道侧壁上,轨道旁用于检修的平面为检修面(2),检修面(2)上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上安装有测量箱(4),测量箱(4)内靠近底端与靠近轨道的侧壁连接处的位置固设有凹透镜(42),激光发射器(1)所发射的激光照射在凹透镜(42)中间位置,测量箱(4)内部中空,测量箱(4)平行于激光发射器(1)发射光线的侧壁远离激光发射器(1)的位置开设有观测孔(43),观测孔(43)开口端面布有刻度线(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沉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孔(43)为向远离凹透镜(42)的方向凸起的圆弧状的条孔,激光发射器(1)发射的激光通过凹透镜(42)的中心位置后,激光路径位于观测孔(43)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沉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透镜(42)为长条状、且长度方向平行于轨道长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沉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透镜(42)中间位置固设有长度方向平行于自身长度方向的遮光带(4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静赵延龙苏孟加毛延强刘东路刘锐杜泽儒吴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同创天成工程勘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