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291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由主胶和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且主胶与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按照重量比100:2~10配合使用;其中,主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分散体50~70份,水性本体阻燃型丙烯酸酯10~30份,反应型水性氨基树脂10~30份,水性增稠剂0.1~0.5份,气相二氧化硅1~3份,偶联剂0.1~0.5份,润湿剂0.1~0.5份,中和剂0.1~0.5份,消泡剂0.1~0.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环保无毒、低VOC、低气味,而且引入了反应型阻燃剂,显著提高了胶黏剂成膜后的阻燃效果,可广泛用于汽车、高铁、家具、制鞋、纺织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性聚氨酯胶黏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高铁、家具、制鞋、纺织等领域的常用胶黏剂分为油性胶黏剂和水性胶黏剂。油性胶黏剂气味大,不环保,不仅影响工人健康,而且使得上胶部件持续散发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使用人员的身体健康。水性胶黏剂环保无毒、低VOC、低气味,能够避免油性胶黏剂的缺点。然而上述胶黏剂均属于高分子胶黏剂,成膜后仍然具有可燃或易燃特点,带来了火灾隐患。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阻燃胶黏剂是外加非反应型阻燃剂混合而成,胶黏剂固化后,阻燃剂容易向胶膜表面迁移、流失,使得阻燃性能下降,而且现有阻燃胶黏剂成分单一,阻燃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不仅环保无毒、低VOC、低气味,具有优良的粘接强度,而且引入了反应型阻燃剂,充分利用氮磷协同阻燃能力,显著提高了胶黏剂成膜后的阻燃效果,解决了阻燃剂迁移和流失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高铁、家具、制鞋、纺织等领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该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由主胶和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且所述主胶与所述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按照重量比100:2~10配合使用;其中,所述主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一种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重量份计,将50~70份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30份水性本体阻燃型丙烯酸酯、10~30份反应型水性氨基树脂、1~3份气相二氧化硅、0.1~0.5份偶联剂、0.1~0.5份润湿剂、0.1~0.5份中和剂、0.1~0.5份消泡剂混合,并在500~600r/min转速下搅拌10~20min,然后加入0.1~0.5份水性增稠剂,加完后在700~800r/min转速下继续搅拌30~60min,直至粘度达到3000~7000mPa.s停止搅拌,过滤后即得到主胶;将主胶与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按照重量比100:2~10配合使用,从而得到上述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采用特定比例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水性本体阻燃型丙烯酸酯、反应型水性氨基树脂、水性增稠剂、气相二氧化硅、偶联剂、润湿剂、中和剂和消泡剂制成主胶,充分利用含磷水性本体阻燃型丙烯酸酯与含氮反应型水性氨基树脂的氮磷协同阻燃特点,提高了胶黏剂成膜后的氮磷协同阻燃性,提升了阻燃效率和阻燃效果,而且可显著降低胶黏剂成膜后的VOC排放、降低胶膜的气味、改善生产车间环境质量。同时,该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中的反应型水性氨基树脂具有反应官能团,可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接到聚氨酯链段中,这有效解决了阻燃剂迁移和流失的问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汽车、高铁、家具、制鞋、纺织等领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一种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该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由主胶和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且所述主胶与所述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按照重量比100:2~10配合使用。其中,所述主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分散体50~70份,水性本体阻燃型丙烯酸酯10~30份,反应型水性氨基树脂10~30份,水性增稠剂0.1~0.5份,气相二氧化硅1~3份,偶联剂0.1~0.5份,润湿剂0.1~0.5份,中和剂0.1~0.5份,消泡剂0.1~0.5份。具体地,该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可以包括以下实施方案:(1)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拜耳的U53、拜耳的U54、拜耳的U56、万华化学的1633、万华化学的1665中的一种或几种。(2)所述水性本体阻燃型丙烯酸酯可以采用中国专利CN102408853B(申请人: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的水性本体阻燃型丙烯酸酯。(3)所述反应型水性氨基树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翁开尔公司CYMEL385。(4)所述水性增稠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赢创的TEGOViscoPlus3000、罗门哈斯的AcrysolRM2020、罗门哈斯的AcrysolRM8W、罗门哈斯的AcrysolRM12W、罗门哈斯的AcrysolRM5000、合肥安科的HEUR-A、合肥安科的HEUR-B、万华化学的VesmodyA801中的一种或几种。(5)所述偶联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KH450、KH550、KH560、KH570、KH602中的一种或几种。(6)所述润湿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赢创的TEGOWETKL245、毕克的BYK345、毕克的BYK346、毕克的BYK349、毕克的BYK378中的一种或几种。(7)所述中和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AMP-95、N-甲基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二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8)所述消泡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BASFFoamaster8034、毕克的BYK018、毕克的BYK019、毕克的BYK093、凯来恩的A200、AFCONA2590、桑井化工SKCDF942、DF677的一种或几种。(9)所述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拜尔的DesmodurDN、拜尔的Bayhydur3100、烟台万华的Aquolin268、烟台万华的Aquolin270、烟台万华的Aquolin278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该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按照重量份计,将50~70份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30份水性本体阻燃型丙烯酸酯、10~30份反应型水性氨基树脂、1~3份气相二氧化硅、0.1~0.5份偶联剂、0.1~0.5份润湿剂、0.1~0.5份中和剂、0.1~0.5份消泡剂混合,并在500~600r/min转速下搅拌10~20min,然后用纯水稀释0.1~0.5份水性增稠剂再缓慢滴加到混合液中,加完后在700~800r/min转速下继续搅拌30~60min,直至粘度达到3000~7000mPa.s停止搅拌,用200目滤网进行过滤后,即得到主胶;将主胶与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按照重量比100:2~10配合使用,从而得到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在使用时,将主胶与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按照重量比100:2~10调配,然后在500~600r/min转速下搅拌5~10min,即可施胶。施胶后,将成件熟化72小时后即可进行性能测试。经检测: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该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由主胶和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且所述主胶与所述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按照重量比100:2~10配合使用;/n其中,所述主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该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由主胶和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且所述主胶与所述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按照重量比100:2~10配合使用;
其中,所述主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一种氮磷协同阻燃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重量份计,将50~70份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30份水性本体阻燃型丙烯酸酯、10~30份反应型水性氨基树脂、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朱恕真罗善国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高盟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