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刚专利>正文

一种耐热的改性塑料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87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热的改性塑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材料组成:环氧树脂96‑98份、强化剂3‑4份、抗氧化剂1.5‑1.9份、玻璃粉20‑25份、脱模剂0.5‑2.5份和偶联剂1‑3份、纯铝粉8‑10份和碳酸钙8‑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改性塑料技术领域。该耐热的改性塑料及生产工艺,达到了将塑料分层压塑,实现塑料外接触面的耐热和耐腐蚀性,对内测塑料进行隔离保护,在不降低耐热性的前提下,降低耐热塑料生产成本,并且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热的改性塑料及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塑料
,具体为一种耐热的改性塑料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现有的改性塑料的耐热性差,从而压塑成型后塑料外部受热后直接损坏,传统塑料外表面与内结构成分相同,不具备对塑料内部结构的保护能力,长时间使用后传统塑料的磨损和腐蚀性大,不利于塑料的长周期性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热的改性塑料及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的改性塑料的耐热性差,从而压塑成型后塑料外部受热后直接损坏,传统塑料外表面与内结构成分相同,不具备对塑料内部结构的保护能力,长时间使用后传统塑料的磨损和腐蚀性大,不利于塑料的长周期性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耐热的改性塑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材料组成:环氧树脂96-98份、强化剂3-4份、抗氧化剂1.5-1.9份、玻璃粉20-25份、脱模剂0.5-2.5份和偶联剂1-3份、纯铝粉8-10份和碳酸钙8-10份。一种耐热的改性塑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材料组成:环氧树脂97份、强化剂3.5份、抗氧化剂1.7份、玻璃粉22份、脱模剂1份和偶联剂2份、纯铝粉9份和碳酸钙9份。一种耐热的改性塑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粉碎,将环氧树脂加入粉碎机中单独粉碎,并将粉碎均匀的粉末过筛过滤,直至环氧树脂完全被筛选过滤,粉碎后的材料收集备用;步骤二、混料,取三分之二份的粉碎后的环氧树脂加入混合容器中,再依次将强化剂、抗氧化剂、玻璃粉、脱模剂和偶联剂加入混合容器中充分混合,制得第一混合料;再将剩余的环氧树脂粉末、纯铝粉和碳酸钙加入另外一个容器中均匀混合,制得第二混合料;第二混合料成型后,纯铝粉在外部环境的氧化下,形成铝膜保护塑料的外侧,提高无聊的耐腐蚀性,同时铝膜和碳酸钙的混合作用,提高塑料的耐热性;步骤三、塑练,将第一混合料和第二混合料单独加入塑炼机中,塑炼期间不断对材料搅拌,塑炼温度设置在115℃-120℃,直至混合料软化并均匀混合;步骤四、压塑成型,将塑炼后的第一混合料和第二混合料分别加入模压成型模具中,将成型后的塑料冷却,制得耐热的改性塑料。将塑料分层压塑,实现塑料外接触面的耐热和耐腐蚀性,对内测塑料进行隔离保护,在不降低耐热性的前提下,降低耐热塑料生产成本,并且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优选的,所述模压成型模具包括下模槽,所述下模槽外部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限制机构,所述传动限制机构的内测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压机构,所述上模压机构与下模槽的上方对称设置;所述上模压机构包括储料收纳仓,所述储料收纳仓外部的两侧与传动限制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储料收纳仓内部的底端贯穿且滑动连接有压模板,所述储料收纳仓内部顶端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密封排料杆,所述储料收纳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导料压板,所述密封排料杆均与内导料压板的内部贯穿且延伸至下方,所述压模板内部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导料锥板,所述储料收纳仓背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料口。第二混合料张力作用下可将压力稳定的传输至下方,保证第一混合料的初步压塑压力充足。优选的,所述密封排料杆底端的外部表面均匀设置有收纳配合槽,所述收纳配合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刮料叶片,所述密封排料杆与导料锥板对应设置。刮料叶片将导料锥板两侧的材料向出口刮动,降低出口位置材料堆积和浪费。优选的,所述传动限制机构包括限位支杆,所述限位支杆的底部与下模槽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支杆外部的表面套设有限制内框,所述限制内框内部且靠近右侧的位置转动连接有单向增阻轴件,所述单向增阻轴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行走接触轮,所述行走接触轮外部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行走接触片。优选的,所述行走接触轮外部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穿插导杆,所述穿插导杆内测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抖动弹性块。优选的,所述限位支杆的内部且靠近行走接触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穿插弧槽,所述穿插导杆与穿插弧槽的内部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穿插弧槽内部的右侧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抖动斜块,所述抖动斜块与抖动弹性块对应设置,所述限位支杆右侧且位于穿插弧槽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行走增阻块,所述行走增阻块与行走接触片对应接触设置。实现对第一混合料的排放空气,保证塑料生产的合格率,提高生产质量。优选的,所述单向增阻轴件包括弹性滚轮,所述弹性滚轮与限制内框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滚轮的外部套设且转动连接有填充内槽,所述弹性滚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阻尼锥板,所述单向阻尼锥板延伸至填充内槽的内部,所述单向阻尼锥板位于填充内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铲料斜板。可保证移动时速率的稳定性,同时单向阻尼锥板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反向顺时针转动时阻力大,避免挤压时出现反向回弹的现象,保证压塑成型具有稳定驱动力。(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热的改性塑料及生产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耐热的改性塑料及生产工艺,压模板向下挤压下模槽内部的第一混合料,随着外部驱动力的逐渐增大,将料坯初步均匀压平分布,在压模板顶端的第二混合料张力作用下可将压力稳定的传输至下方,保证第一混合料的初步压塑压力充足。(2)、该耐热的改性塑料及生产工艺,当第一混合料的形状不在发生变化后,储料收纳仓继续向下移动,将第二混合料从导料锥板挤压并传导至压模板的下方,并在压力的作用下,第二混合料贴合在第一混合料的外表面,第二混合料为塑料的外接触面,形成料坯的合二为一,同时提高了材料合成效率。(3)、该耐热的改性塑料及生产工艺,随着第二混合料逐渐流出,密封排料杆也逐渐插入导料锥板的内部,第二混合料从导料锥板与密封排料杆之间的缝隙流出,同时刮料叶片将导料锥板两侧的材料向出口刮动,降低出口位置材料堆积和浪费。(4)、该耐热的改性塑料及生产工艺,导料锥板采用上大下小的结构,密封排料杆的直径与导料锥板下端位置的直径相通,内导料压板与压模板表面接触时,此时第二混合料被完全挤压排出,同时密封排料杆的底部与导料锥板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保证压塑表面的平整性,保证压塑成型质量。(5)、该耐热的改性塑料及生产工艺,压塑过程中限制内框在限位支杆的竖向位置移动,行走增阻块与行走接触片之间的阻力带动行走接触轮转动,从而穿插导杆翻转并插入穿插弧槽的内部,抖动弹性块与抖动斜块接触卡接,当继续向下移动,被拉出,此时与发生抖动,并将抖动传导至下模槽,从而实现对第一混合料的排放空气,保证塑料生产的合格率,提高生产质量。(6)、该耐热的改性塑料及生产工艺,挤压时填充内槽逆时针旋转,从而铲料斜板的尖端与填充内槽内部的非牛顿流体接触铲料,此时非牛顿流体的黏性较小,可保证移动时速率的稳定性,同时单向阻尼锥板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反向顺时针转动时阻力大,避免挤压时出现反向回弹的现象,保证压塑成型具有稳定驱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热的改性塑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材料组成:环氧树脂96-98份、强化剂3-4份、抗氧化剂1.5-1.9份、玻璃粉20-25份、脱模剂0.5-2.5份和偶联剂1-3份、纯铝粉8-10份和碳酸钙8-1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热的改性塑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材料组成:环氧树脂96-98份、强化剂3-4份、抗氧化剂1.5-1.9份、玻璃粉20-25份、脱模剂0.5-2.5份和偶联剂1-3份、纯铝粉8-10份和碳酸钙8-10份。


2.一种耐热的改性塑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材料组成:环氧树脂97份、强化剂3.5份、抗氧化剂1.7份、玻璃粉22份、脱模剂1份和偶联剂2份、纯铝粉9份和碳酸钙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的改性塑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粉碎,将环氧树脂加入粉碎机中单独粉碎,并将粉碎均匀的粉末过筛过滤,直至环氧树脂完全被筛选过滤,粉碎后的材料收集备用;
步骤二、混料,取三分之二份的粉碎后的环氧树脂加入混合容器中,再依次将强化剂、抗氧化剂、玻璃粉、脱模剂和偶联剂加入混合容器中充分混合,制得第一混合料;再将剩余的环氧树脂粉末、纯铝粉和碳酸钙加入另外一个容器中均匀混合,制得第二混合料;
步骤三、塑练,将第一混合料和第二混合料单独加入塑炼机中,塑炼期间不断对材料搅拌,塑炼温度设置在115℃-120℃,直至混合料软化并均匀混合;
步骤四、压塑成型,将塑炼后的第一混合料和第二混合料分别加入模压成型模具中,将成型后的塑料冷却,制得耐热的改性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热的改性塑料的生产工艺,所述模压成型模具包括下模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槽(1)外部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限制机构(2),所述传动限制机构(2)的内测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压机构(3),所述上模压机构(3)与下模槽(1)的上方对称设置;
所述上模压机构(3)包括储料收纳仓(31),所述储料收纳仓(31)外部的两侧与传动限制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储料收纳仓(31)内部的底端贯穿且滑动连接有压模板(32),所述储料收纳仓(31)内部顶端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密封排料杆(33),所述储料收纳仓(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导料压板(34),所述密封排料杆(33)均与内导料压板(34)的内部贯穿且延伸至下方,所述压模板(32)内部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导料锥板(35),所述储料收纳仓(31)背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料口(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林文丹曹畅
申请(专利权)人:李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