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快速止血和长效抗菌作用的聚离子液体/黄原胶水凝胶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2823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快速止血和长效抗菌作用的聚离子液体/黄原胶水凝胶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乙烯基离子液体与PEGDA的光引发聚合物反应构筑了聚离子液体凝胶网络结构,并且利用聚离子液体中咪唑基团与黄原胶分子羧基基团的静电相互作用,构筑了聚离子液体‑黄原胶阴阳离子网络结构,获得的复合水凝胶为双层网络结构。该复合凝胶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即使在溶胀平衡状态下,也不会发生形状的崩塌产生细小颗粒,避免给创面清洁带来副作用,也避免了内部负载物的爆释且该复合凝胶具有长效抗菌功能和快速止血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快速止血和长效抗菌作用的聚离子液体/黄原胶水凝胶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
,涉及一种具有快速止血和长效抗菌作用的聚离子液体/黄原胶水凝胶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包括止血,炎症,细胞增殖和重塑等多个阶段。特别是在伤口愈合初期,失控的出血和伤口感染会延误伤口愈合甚至会导致机体死亡,因此在伤口愈合阶段特别是初期需要控制出血和伤口感染问题。水凝胶具有类似于天然细胞外基质的三维聚合物网络结构,能够吸收和保留一定量的水分,作为伤口敷料,具有促进氧气交换和伤口渗出物吸收功能,可以对坏死组织进行补水并增强创口的自溶性清创(Autolytic)能力,已广泛应用在皮肤组织工程。但是大多数水凝胶达到溶胀平衡的时间较长,特别是对于出血严重的伤口,很难短时间内吸收大量血液,达到止血的效果,并且在溶胀状态下机械性能差,容易发生结构的崩塌,对凝胶敷料的应用带来问题。特别是目前具有抗菌功能的水凝胶伤口敷料,大多需要额外负载抗菌药物或试剂,通过凝胶的释放行为达到抑菌的目的,一方面增加了凝胶的制备流程和工艺复杂性,另一方面溶胀凝胶的结构不稳定性常常带来抗菌药物的“爆释”现象,起不到长效抗菌功能,需要短时间多次更换辅料,并且抗菌药物的“爆释”行为和凝胶本体破碎产生的小颗粒也会给伤口愈合和机体带来不良副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快速止血和长效抗菌作用的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伤口敷料是以离子液体(ILs)和天然多糖黄原胶(XG)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复合水凝胶,具有双重网络结构,故而在溶胀平衡状态具有较好的机械稳定性,并且该水凝胶具有独特大孔结构,在极短时间内(1~10min)即可达到吸附溶胀平衡。这种优异的快速吸水能力,能将血液中的水分快速吸收,有利于血液中凝血因子,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浓缩富集,从而达到快速止血目的,另外构成该水凝胶网络结构的组分之一为聚离子液体,本身具有抗菌功能,无需额外负载抗菌药物或抗菌性功能纳米粒子(Ag、CuO等),制备工艺简单,且不会产生传统抗菌性水凝胶中药物的“爆释”现象,具有良好的长效杀菌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避免现有水凝胶伤口敷料机械性能不稳定,止血功能差和长效抗菌功能弱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结构稳定性,兼具快速止血和长效抗菌性能的一种复合水凝胶。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复合水凝胶为双层网络结构,一层为聚乙烯基离子液体PILs与PEGDA形成的共价网络结构,另一层为PILs与XG形成的阴阳离子静电网络结构;其中聚离子液体PILs为乙烯基离子液体(ILs)的均聚物、乙烯基离子液体和PEGDA形成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优选,共价网络结构中聚乙烯基离子液体PILs与PEGDA的质量比为10:0.5-5,更为优选是10:1;作为优选,阴阳离子静电网络结构中聚乙烯基离子液体PILs与XG的质量比为10:0.1-2;更为优选是10:1;作为优选,PEGDA与XG的质量比为0.5-5:0.1-2;更为优选是1:1;所述复合水凝胶具有大孔或超大孔结构,孔尺寸为10~500μm。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乙烯基离子液体(ILs)、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黄原胶(XG)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光引发剂,在紫外或蓝光照射下反应一定时间后,制备得到聚离子液体/黄原胶复合水凝胶,将该复合水凝凝胶经纯水透析后除去未反应物,冷冻干燥后即能获得。所述的乙烯基离子液体(ILs)质量浓度为5~50%;XG质量浓度为0.1~10%;PEGDA质量浓度为0.1~5%;溶剂为水。所述的紫外或蓝光照射下反应时间为1~30min。所述的乙烯基离子液体(ILs)为含有咪唑基团的不同烷基链长和阴离子种类的乙烯基咪唑盐离子液体,分子式为其中X为Cl-、Br-、PF6-、BF4-、CH3COO-中的一种,n=2-6。进一步,所述的PEGDA分子量为200~2000,优选为600。进一步,所述的光引发剂为具有紫外或蓝光下引发聚合反应的化学物质,优选为光引发剂Irgacure2959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膦酸锂(LAP)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复合水凝胶在作为伤口敷料上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利用PEGDA与乙烯基离子液体的光引发聚合物反应构筑了聚离子液体凝胶网络结构,并且利用聚离子液体中咪唑基团与黄原胶分子羧基基团的静电相互作用,构筑了聚离子液体-黄原胶阴阳离子网络结构,获得的复合水凝胶为双层网络结构。该网络结构使得复合凝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即使在溶胀平衡状态下,也不会发生形状的崩塌产生细小颗粒,给创面清洁带来副作用,也避免了内部负载物的爆释。2)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凝胶敷料的抗菌特性来源于水凝胶网络结构的组分-聚离子液体网络,在体外抑菌实验中表现长效抑菌功能,可以完全抑制细菌增殖至少7天以上,无需频换更换敷料,减少病患痛苦。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凝胶敷料具有快速吸液功能,可吸收至少10-30倍自重的血液或组织渗出液,具有快速止血和清创功能,且创伤接触面可始终保持湿润的环境,有利于创面恢复。附图说明图1为聚离子液体/黄原胶水凝胶的制备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聚离子液体/黄原胶水凝胶的红外光谱图。图3为实施例1聚离子液体/黄原胶水凝胶的扫描电镜图。图4.(A)为聚离子水液体凝胶在饱和溶胀状态下的数码照片;(B)为聚离子液体/黄原胶水凝胶在溶胀状态下的数码照片。图5为实施例1聚离子液体/黄原胶水凝胶的体外抑菌实验结果。图6(A)为纱布对大鼠脾脏创面止血结果;(B)为实施例1聚离子液体/黄原胶水凝胶的大鼠脾脏创面止血实验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列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本专利技术复合水凝胶为双层网络结构,一层为聚乙烯基离子液体PILs与PEGDA形成的共价网络结构,另一层为PILs与XG形成的阴阳离子静电网络结构;所述的聚离子液体PILs为乙烯基离子液体(ILs)的均聚物、乙烯基离子液体和PEGDA形成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优选,共价网络结构中聚乙烯基离子液体PILs与PEGDA的质量比为10:0.5-5,更为优选是10:1;作为优选,阴阳离子静电网络结构中聚乙烯基离子液体PILs与XG的质量比为10:0.1-2;更为优选是10:1;作为优选,PEGDA与XG的质量比为0.5-5:0.1-2;更为优选是1:1;所述复合水凝胶具有大孔或超大孔结构,孔尺寸为10~500μm。上述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将乙烯基离子液体(ILs)、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水凝胶,其特征在于为双层网络结构,一层为聚乙烯基离子液体(PILs)与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形成的共价网络结构,另一层为PILs与黄原胶(XG)形成的阴阳离子静电网络结构;其中聚乙烯基离子液体PILs为乙烯基离子液体ILs的均聚物、乙烯基离子液体和PEGDA形成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水凝胶,其特征在于为双层网络结构,一层为聚乙烯基离子液体(PILs)与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形成的共价网络结构,另一层为PILs与黄原胶(XG)形成的阴阳离子静电网络结构;其中聚乙烯基离子液体PILs为乙烯基离子液体ILs的均聚物、乙烯基离子液体和PEGDA形成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水凝胶,其特征在于共价网络结构中聚乙烯基离子液体PILs与PEGDA的质量比为10:0.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水凝胶,其特征在于阴阳离子静电网络结构中聚乙烯基离子液体PILs与XG的质量比为10:0.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水凝胶,其特征在于PEGDA与XG的质量比为0.5-5:0.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水凝胶,其特征在于复合水凝胶具有大孔或超大孔结构,孔径尺寸为10μm-5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基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媛媛李勇进吴彦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