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琼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太阳能的小夜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69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的小夜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左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插接有灯架,所述灯架的内部开设有灯槽,所述灯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灯带,所述的灯架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通过底座可以固定灯架与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灯槽内部固定安装的灯带供电,卡板可以插接在窗户滑槽的内部,从而将底座固定在窗台上,螺纹杆可以支撑底座的左端位置,并且通过吸盘可以使底座的位置更加稳固,通过螺纹杆与固定块螺纹连接,从而可以调节底座一端的高度,使用简单,并且不用担心小夜灯的电源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太阳能的小夜灯
本技术涉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的小夜灯。
技术介绍
太阳能灯是由太阳能电池板转换为电能的电灯,在白天,即使是在阴天,这个太阳能电池板也可以收集,存储太阳能量,太阳能灯作为一种安全、环保新电灯,从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夜灯灯光柔和,在茫茫黑暗中,起到指引照明的作用,同时又兼具一灯多用之功能,小夜灯造型千变万化,材质包括陶瓷,木艺,铁艺,亚克力,金属等材质,小夜灯灯光柔和,在茫茫黑暗中,起到指引照明的作用,同时小夜灯品种丰富,可选性强,具有装修,点缀的家居功效。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小夜灯通常结构简单,必须放置在有插座的地方,或是通过电池供电,而现有的太阳能灯结构设计比较复杂且体积较大,不能够普遍适合大众消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太阳能的小夜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的小夜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左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插接有灯架,所述灯架的内部开设有灯槽,所述灯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灯带,所述的灯架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插接在第二凹槽的内部,所述底座的右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吸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座可以固定灯架与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灯槽内部固定安装的灯带供电,卡板可以插接在窗户滑槽的内部,从而将底座固定在窗台上,通过底座下端固定连接的螺纹杆可以支撑底座的左端位置,并且通过吸盘可以使底座的位置更加稳固,通过螺纹杆与固定块螺纹连接,从而可以调节底座一端的高度。较佳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底座的上端右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第二凹槽相连通,所述通槽的内部插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贯穿通槽与连接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插接在第三凹槽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杆贯穿通槽与连接杆插接在第三凹槽的内部,使得定位杆可以固定连接杆的位置,避免连接杆滑出第二凹槽的内部。较佳的,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环外壁固定连接的拉绳可以方便将定位杆取出。较佳的,所述通槽的上端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内部插接有皮塞,所述皮塞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皮塞插接在第四凹槽的内部可以封闭通槽,避免定位杆脱落,通过把手可以方便将皮塞取出。较佳的,所述卡板的侧壁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万向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弧形槽内部转动连接的第一万向珠,可以避免影响窗户的移动。较佳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螺纹槽的内部,所述螺纹槽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杆外壁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转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纹槽的内部,从而方便调节底座一端的高度,通过限位块转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可以避免第二固定块脱落。较佳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端开设有插槽,所述吸盘的上端插接在插槽的内部,所述插槽的内壁嵌有第二万向珠,所述第二万向珠与吸盘的上端外壁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吸盘可以固定底座一端的位置,避免底座晃动,通过第二万向珠可以避免时吸盘影响第二固定块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通过底座可以固定灯架与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灯槽内部固定安装的灯带供电,卡板可以插接在窗户滑槽的内部,从而将底座固定在窗台上,通过底座下端固定连接的螺纹杆可以支撑底座的左端位置,并且通过吸盘可以使底座的位置更加稳固,通过螺纹杆与固定块螺纹连接,从而可以调节底座一端的高度,使用简单,并且不用担心小夜灯的电源问题;第二、通过定位杆贯穿通槽与连接杆插接在第三凹槽的内部,从而可以将连接杆固定在第二凹槽的内部,从而稳固太阳能电池板与灯架的位置,避免太阳能电池板与灯架脱落,通过皮塞插接在第四凹槽的内部,使得皮塞可以封闭通槽稳固定位杆的位置,避免定位杆滑出通槽的内部,造成太阳能电池板与灯架脱落;第三、通过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纹槽的内部,使得转动第二固定块可以调整底座一端的高度,从而达到调整灯架角度的目的,通过转动第二固定块可以使螺纹槽在螺纹杆的外壁纵向移动,从而调整底座一端的高度,通过吸盘可以固定底座一端的位置,避免底座晃动,通过吸盘的上端插接在插槽的内部,通过第二万向珠使得吸盘不会影响第二固定块的转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卡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B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底座;2、第一凹槽;3、灯架;4、灯槽;5、灯带;6、太阳能电池板;7、第二凹槽;8、连接杆;9、第三凹槽;10、通槽;11、定位杆;12、固定环;13、拉绳;14、第四凹槽;15、皮塞;16、把手;17、第一固定块;18、固定杆;19、卡板;20、弧形槽;21、第一万向珠;22、螺纹杆;23、第二固定块;24、螺纹槽;25、限位槽;26、限位块;27、插槽;28、吸盘;29、第二万向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考图1-4,一种新型太阳能的小夜灯,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左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的内部插接有灯架3,所述灯架3的内部开设有灯槽4,所述灯槽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灯带5,所述的灯架3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底座1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下端插接在第二凹槽7的内部,所述底座1的右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7,所述第一固定块1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卡板19,所述底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的下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3,所述第二固定块2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吸盘28。参考图2,为了固定连接杆8的目的;所述第二凹槽7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9,所述底座1的上端右侧开设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与第二凹槽7相连通,所述通槽10的内部插接有定位杆11,所述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太阳能的小夜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左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的内部插接有灯架(3),所述灯架(3)的内部开设有灯槽(4),所述灯槽(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灯带(5),所述的灯架(3)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底座(1)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下端插接在第二凹槽(7)的内部,所述底座(1)的右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7),所述第一固定块(1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卡板(19),所述底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的下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3),所述第二固定块(2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吸盘(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太阳能的小夜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左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的内部插接有灯架(3),所述灯架(3)的内部开设有灯槽(4),所述灯槽(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灯带(5),所述的灯架(3)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底座(1)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下端插接在第二凹槽(7)的内部,所述底座(1)的右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7),所述第一固定块(1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卡板(19),所述底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的下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3),所述第二固定块(2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吸盘(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的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7)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9),所述底座(1)的上端右侧开设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与第二凹槽(7)相连通,所述通槽(10)的内部插接有定位杆(11),所述定位杆(11)的一端贯穿通槽(10)与连接杆(8),所述定位杆(11)的一端插接在第三凹槽(9)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琼
申请(专利权)人:张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