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便携磁吸组合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68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式便携磁吸组合灯具,其包括灯体、充电底座和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卡接件或卡槽,所述灯体的下部或底部设有卡槽或卡接件,所述卡槽与卡接件匹配;所述充电底座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灯体上设有与充电接口匹配的充电端,所述充电接口处设有磁铁或铁磁性构件,所述充电端处设有铁磁性构件或磁铁。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磁吸充电的结构设计,把灯体跟充电底座分离设计,可以快速对准并连接可靠,并且随时分离,随时结合;而且灯体在不需要充电时,可以安装在不带磁吸的底座上,充电的时候再安装到充电底座上,使用更加方便,节约了充电时间,灯具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式便携磁吸组合灯具
本技术涉及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便携磁吸组合灯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小夜灯或氛围灯,有的是将灯体与充电座做成一体,充电座上有充电接口,可以外接电源线进行充电,有的是直接在灯体内安装干电池,还有的是采用与灯体分离的底座,充电的时候灯体要对准底座充电孔,才能充电。对于第一种一体充电的,充电需要等候,需要拔了线才能使用,使用完要重新插回去,不够便携。第二种采用干电池的,浪费电池,造成环保问题。第三种采用分离底座的,灯体在充电时与底座对准不方便,而且美观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离式便携磁吸组合灯具,采用灯体与底座分离的设计,灯体可以与充电底座、磁吸充电底座切换结合使用,使用更加方便,灯具更加美观。对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离式便携磁吸组合灯具,其包括灯体、充电底座和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卡接件或卡槽,所述灯体的下部或底部设有卡槽或卡接件,所述卡槽与卡接件匹配;所述充电底座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灯体上设有与充电接口匹配的充电端,所述充电接口处设有磁铁或铁磁性构件,所述充电端处设有铁磁性构件或磁铁;所述灯体内设有充电电池和充电电路板;所述充电底座设有充电输入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充电输入接口电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在灯体需要充电时,将灯体通过磁吸的方式与充电底座连接,连接对准快速可靠;在不需要充电时,可以将灯体通过卡接件和卡槽的配合安装在支撑底座上使用,保持了灯体的美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接口位于灯体的卡槽或卡接件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上部均设有往外延伸的凸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截面为半月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支撑件和第二卡接支撑件,所述第一卡接支撑件、第二卡接支撑件分别位于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之间的两侧。进一步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卡接支撑件和第二卡接支撑件之间留有间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接支撑件和第二卡接支撑件的端部外侧设有圆弧角或斜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底座包括位于底部的支撑定位底盘,所述支撑定位底盘通过支撑件与卡接件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件的侧面为弧形。采用此技术方案,当灯体安装在支撑底座上时,更加美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底座包括支撑座和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位于支撑座上,所述充电接口位于充电座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座的表面为内凹的弧形面,与灯体的表面配合,使得灯体可以更好的与充电底座连接固定,使充电更加可靠。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接口位于灯体的卡槽或卡接件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体为半球形。进一步的,所述灯体上设有按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有硅胶垫。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上盖和底座下盖,所述充电座位于底座上盖的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盖为圆台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体包括灯体面壳、面罩、反光杯、灯体底壳,所述灯体底壳内设有灯板和PCB板,所述灯板和PCB板电连接,所述反光杯罩在灯板外侧,并与灯体底座连接,所述面罩与反光杯连接,所述面壳位于面罩外侧并与灯体底壳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底座内设有充电电芯和控制板,所述充电电芯和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充电接口、充电输入接口电连接。也就是充电底座可以当作充电宝给灯体充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磁吸充电的结构设计,把灯体跟充电底座分离设计,分别在灯体、底座上装上磁吸部件,通过磁力把两个结合固定在一起然后进行充电,可以快速对准并连接可靠,底座移动,灯体跟着移动,并且随时分离,随时结合;而且灯体在不需要充电时,可以安装在不带磁吸的底座上,充电的时候再安装到充电底座上,使用更加方便,节约了充电时间,灯具更加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分离式便携磁吸组合灯具的灯体与充电底座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灯体与支撑底座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灯体与支撑底座的连接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底座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灯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灯体,2-充电底座,3-支撑底座;11-卡槽,12-磁吸正极,13-灯体面壳,14-面罩,15-反光杯,16-灯体底壳,17-灯板,18-PCB板,19-按键;21-卡接件,22-第一卡接部,23-第二卡接部,24-第一卡接支撑件,25-第二卡接支撑件,26-支撑定位底盘,27-支撑件;31-磁吸负极,32-支撑座,33-充电座,34-底座上盖,35-底座下盖,36-硅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8所示,一种分离式便携磁吸组合灯具,其包括灯体1、充电底座2和支撑底座3,所述支撑底座3上设有卡接件21,所述灯体1的下部或底部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与卡接件21匹配;所述充电底座2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灯体1上设有与充电接口匹配的充电端,所述充电接口、充电端为磁性构件,本实施中,所述充电接口为磁吸负极31,所述充电端为磁吸正极12。所述灯体1内设有充电电池和充电电路板,所述充电底座2设有充电输入接口。所述磁吸正极12位于灯体1的卡槽11内。所述卡接件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部22和第二卡接部23、对设置的第一卡接支撑件24和第二卡接支撑件725,所述第一卡接部22和第二卡接部23的上部均设有往外延伸的凸台,用于与卡槽11卡接。所述第一卡接支撑件24、第二卡接支撑件25分别位于第一卡接部22和第二卡接部23之间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部22和第二卡接部23的截面为半月形。所述第一卡接支撑件24和第二卡接支撑件25的端部外侧设有斜面,方便插入到卡槽11内。所述第一卡接部22和第二卡接部23之间、所述第一卡接支撑件24和第二卡接支撑件25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撑底座3包括位于底部的支撑定位底盘26,所述支撑定位底盘26通过支撑件27与卡接件21连接。所述支撑件27的侧面为弧形面。所述充电底座2包括支撑座32和充电座33,所述充电座33位于支撑座32上,所述充电接口即磁吸负极31位于充电座33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式便携磁吸组合灯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灯体、充电底座和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卡接件或卡槽,所述灯体的下部或底部设有卡槽或卡接件,所述卡槽与卡接件匹配;所述充电底座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灯体上设有与充电接口匹配的充电端,所述充电接口处设有磁铁或铁磁性构件,所述充电端处设有铁磁性构件或磁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便携磁吸组合灯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灯体、充电底座和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卡接件或卡槽,所述灯体的下部或底部设有卡槽或卡接件,所述卡槽与卡接件匹配;所述充电底座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灯体上设有与充电接口匹配的充电端,所述充电接口处设有磁铁或铁磁性构件,所述充电端处设有铁磁性构件或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便携磁吸组合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上部均设有往外延伸的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便携磁吸组合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截面为半月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便携磁吸组合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支撑件和第二卡接支撑件,所述第一卡接支撑件、第二卡接支撑件分别位于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之间的两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兰涂中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彩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