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村屋附属式低动力塔式生物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64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村屋附属式低动力塔式生物滤池,包括滤池外壳,滤池外壳上部设有进水腔,进水腔连通有高层污水进水管,高层生活污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高层污水进水管流入进水腔;进水腔还连通有底层污水进水管,底层污水进水管末端设有调节池,调节池上设有电动抽吸装置,积蓄在调节池中的底层生活污水在电动抽吸装置的作用下,通过底层污水进水管流入进水腔;滤池外壳下部设有过滤污水的滤层,滤层下方设有集水池,集水池用于盛接过滤后的污水,集水池底部设有排放污水的排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面既减少了污水管网系统建设,又使装置可以在无人工调节温度及增氧的情况下微动力甚至无动力运行,还能够配合电动抽气装置使整体装置无动力输、排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村屋附属式低动力塔式生物滤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村屋附属式低动力塔式生物滤池。
技术介绍
目前农村处理生活污水的方式主要有采用化粪池、自然湿地等简单设施处理污水或者照搬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建设污水厂集中处理污水,然而这两种污水处理方式有着各自的缺点。采用化粪池、自然湿地等简单设施处理农村污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设备占地面积较大;2.净水能力不足无法充分降解和处理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排放水水质达不到我国污水排放标准;3.设备的使用寿命较短,且维护困难。建设污水厂集中处理污水同样存在着大量问题如:1.因农村存在规模小、数量多且住户高度分散的特点,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建设排水管网系统将几个村庄的污水收集集中处理的方式,使得因管道建设导致成本增加;2.农村地区生产的污水总量少,污水厂净水存在单位运行成本高、但处理率低的问题;3.由于农村地区缺少运行管理管网、污水厂的技术人员使管网、污水厂事故率、闲置率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和养禽废水任意排放,对农村的水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卫生问题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村屋附属式低动力塔式生物滤池,利用附属式结构,将塔式生物滤池和现代村屋组合成一个整体,既减少了污水管网系统建设,又使装置可以在无人工调节温度及增氧的情况下微动力甚至无动力运行,还能够配合电动抽气装置使整体装置无动力输、排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村屋附属式低动力塔式生物滤池,包括滤池外壳,滤池外壳上部设有进水腔,进水腔连通有高层污水进水管,高层生活污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高层污水进水管流入进水腔;进水腔还连通有底层污水进水管,底层污水进水管末端设有调节池,调节池上设有电动抽吸装置,积蓄在调节池中的底层生活污水在电动抽吸装置的作用下,通过底层污水进水管流入进水腔;滤池外壳下部设有滤层,滤层采用球状颗粒滤料,高密度微生物群在滤料表面由内到外形成厌氧层、缺氧层、好氧层生物膜,生物膜依靠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发育的同时进行过滤;滤层下方设有集水池,集水池用于盛接过滤后的污水,集水池底部设有排放污水的排水管;滤池外壳顶部设有通气立管,用于排放生物膜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滤层下部设有通风底座,利用拔风效应补偿生物膜生长、发育所需的氧气。进一步地,所述滤层与所述进水腔间设有过滤块粒固体物质的格栅。进一步地,所述进水腔内设有机械粉碎式搅拌机,用于搅碎污水中的块粒固体物质。进一步地,所述进水腔内壁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机械粉碎式搅拌机根据水位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启动,避免块粒固体物质堵塞格栅。进一步地,所述进水腔侧壁连通有事故溢流管,事故溢流管末端与排水管连通,污水溢流时,溢出的污水通过排水管排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塔式生物滤池利用附属式结构,将塔式生物滤池和现代村屋组合成一个整体,一方面减少了污水管网系统建设,另一方面使装置可以在无人工调节温度及增氧的情况下微动力甚至无动力运行。2、本专利技术附属式结构为本装置创造了利用污水机械能的高差条件,让二层及二层以上的污水和装置初净废水形成重力流,配合装置中的电动抽气装置使整体装置无动力输、排水。3、本专利技术还加装了事故应急装置,在装置发生事故时可以自动感应、处理,减少了人力维护和增长了装置的运行寿命。4、本专利技术运行时无需调节恒温和增加供氧,自然曝气,能耗更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滤池外壳;2、进水腔;3、底层污水进水管;4、高层污水进水管;5、调节池;6、电动抽吸装置;7、集水池;8、排水管;9、通气立管;10、通风底座;11、格栅;12、机械粉碎式搅拌机;13、水位传感器;14、事故溢流管;15、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村屋附属式低动力塔式生物滤池,包括滤池外壳1,滤池外壳1上部设有进水腔2,进水腔2连通有高层污水进水管4,高层生活污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高层污水进水管4流入进水腔2;进水腔2还连通有底层污水进水管3,底层污水进水管3末端设有调节池5,调节池5上设有电动抽吸装置6,积蓄在调节池5中的底层生活污水在电动抽吸装置6的作用下,通过底层污水进水管3流入进水腔2;滤池外壳1下部设有滤层15,滤层15采用球状颗粒滤料,高密度微生物群在滤料表面由内到外形成厌氧层、缺氧层、好氧层生物膜,生物膜依靠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发育的同时进行过滤;滤层15下方设有集水池7,集水池7用于盛接过滤后的污水,集水池7底部设有排放污水的排水管8;滤池外壳1顶部设有通气立管9,用于排放生物膜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滤层15下部设有通风底座10,利用拔风效应补偿生物膜生长、发育所需的氧气。本专利技术塔式结构克服了传统塔式生物滤池所需的地形要求,且占地面积更小。塔式生物滤池利用附属式结构,将塔式生物滤池和现代村屋组合成一个整体,一方面减少了污水管网系统建设,另一方面使装置可以在无人工调节温度及增氧的情况下微动力甚至无动力运行。其次,附属式结构为本装置创造了利用污水机械能的高差条件,让二层及二层以上的污水和装置初净废水形成重力流,配合装置中的电动抽气装置使整体装置无动力输、排水。滤层中形成薄而均匀的微生物膜,构建好氧—缺氧—厌氧于一体的代谢环境,使之既能充分降解BOD,又能实现生物脱氮,有效实现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以及进一步分解无机物,最终实现高标准出水。利用拔风效应的原理,合理利用装置中产生的热能,使装置除自然通风外无需供氧,减小了运行能耗。所述滤层15与所述进水腔2间设有过滤块粒固体物质的格栅11。所述进水腔2内设有机械粉碎式搅拌机12,用于搅碎污水中的块粒固体物质。所述进水腔2内壁设有水位传感器13,所述机械粉碎式搅拌机12根据水位传感器13发送的信号启动,避免块粒固体物质堵塞格栅11。所述进水腔2侧壁连通有事故溢流管14,事故溢流管14末端与排水管8连通,污水溢流时,溢出的污水通过排水管8排出。利用格栅、水位传感器、机械粉碎式搅拌器和事故溢流管的结合可以让装置在发生装置堵舍时可以自动感应、处理,减少装置的维护需求和增强装置工作寿命。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村屋附属式低动力塔式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池外壳,滤池外壳上部设有进水腔,进水腔连通有高层污水进水管,高层生活污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高层污水进水管流入进水腔;进水腔还连通有底层污水进水管,底层污水进水管末端设有调节池,调节池上设有电动抽吸装置,积蓄在调节池中的底层生活污水在电动抽吸装置的作用下,通过底层污水进水管流入进水腔;滤池外壳下部设有滤层,滤层采用球状颗粒滤料,高密度微生物群在滤料表面由内到外形成厌氧层、缺氧层、好氧层生物膜,生物膜依靠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发育的同时进行过滤;滤层下方设有集水池,集水池用于盛接过滤后的污水,集水池底部设有排放污水的排水管;滤池外壳顶部设有通气立管,用于排放生物膜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滤层下部设有通风底座,利用拔风效应补偿生物膜生长、发育所需的氧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村屋附属式低动力塔式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池外壳,滤池外壳上部设有进水腔,进水腔连通有高层污水进水管,高层生活污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高层污水进水管流入进水腔;进水腔还连通有底层污水进水管,底层污水进水管末端设有调节池,调节池上设有电动抽吸装置,积蓄在调节池中的底层生活污水在电动抽吸装置的作用下,通过底层污水进水管流入进水腔;滤池外壳下部设有滤层,滤层采用球状颗粒滤料,高密度微生物群在滤料表面由内到外形成厌氧层、缺氧层、好氧层生物膜,生物膜依靠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发育的同时进行过滤;滤层下方设有集水池,集水池用于盛接过滤后的污水,集水池底部设有排放污水的排水管;滤池外壳顶部设有通气立管,用于排放生物膜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滤层下部设有通风底座,利用拔风效应补偿生物膜生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柱武裴炎炎陈兴平吴诗佳张奇挺张伟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